2025廣西專升本公安與司法大類考試大綱與說明
2025-08-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5年廣西專升本公安與司法大類大綱與說明已公布!本站專升本欄目為廣西專升本學子整理了2025年廣西專升本公安與司法大類大綱與說明,供大家參考!整理的內容包含了考試的說明、考查的內容、考試的形式和試卷的結構等信息,詳細內容見下表。

廣西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考試(以下簡稱專升本考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普通高校全 日制高職(專科)應屆畢業生升入普通本科高校和本科層次 職業學校的選拔性考試,旨在促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考試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在高職(專科)階段相 關專業知識、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利于各本科院校擇優選拔,確保招生質量。
公安與司法大類專業基礎綜合課考試包括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3 門課程,注重考查考生對刑法、行政法、民法等部門法的基本理論及法律規范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法律規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考生是否掌握法律思維的基本方式方法,以提高考生法治素養,培養具有較高法學理論水平和法治素養的專業人才。
一、考查內容
(一)刑事法律
1.刑法概述
(1)了解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2)掌握刑法解釋的分類及各種解釋方法。
2.刑法的基本原則
(1)掌握罪刑法定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2)掌握罪刑法定原則的立法體現和司法適用;
(3)掌握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4)掌握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5)掌握罪責刑原則的立法體現和司法適用。
3.刑法的效力
(1)理解刑法的空間效力的概念和原則;
(2)掌握我國刑法關于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及普遍管轄權的相關規定;
(3)了解刑法的生效時間和失效時間;
(4)理解我國刑法關于溯及力的規定。
4.犯罪概念及犯罪構成
(1)理解犯罪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掌握犯罪構成的概念及其特征。
5.犯罪客體
(1)掌握犯罪客體、一般客體、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的概念;
(2)理解犯罪客體的三個不同層次;
(3)掌握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的區別。
6.犯罪客觀方面
(1)了解犯罪客觀方面的概念、特征;
(2)掌握危害行為的概念、特征及其基本表現形式;
(3)理解危害結果的含義及我國刑法對危害結果的規定;
(4)掌握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7.犯罪主體
(1)掌握犯罪主體的概念及共同要件;
(2)掌握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劃分;
(3)掌握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案件的處理;
(4)掌握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及程度劃分;
(5)掌握單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處罰原則。
8.犯罪主觀方面
(1)理解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犯罪故意的概念及類型;
(3)掌握犯罪過失的概念及類型;
(4)掌握意外事件的概念、特征及其與犯罪過失的區別;
(5)理解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的聯系與區別;
(6)理解刑法上的認識錯誤的分類及其處理方法。
9.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1)理解正當防衛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2)掌握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3)理解緊急避險的概念及成立條件;
(4)掌握避險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5)理解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的區別。
10.故意犯罪停止形態
(1)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態的概念和類型;
(2)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態與故意犯罪發展階段的關系;
(3)掌握犯罪既遂的概念、類型及處罰原則;
(4)掌握犯罪預備的概念、特征、類型及處罰原則;
(5)掌握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類型及處罰原則;
(6)掌握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類型及處罰原則。
11.共同犯罪
(1)了解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條件;
(2)理解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劃分;
(3)掌握我國刑法對共同犯罪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
12.罪數
(1)掌握一罪的類型及特征;
(2)理解繼續犯、想象競合犯、牽連犯的概念與特征;
(3)理解結果加重犯、結合犯、集合犯、連續犯及吸收犯的概念和特征;
(4)了解數罪的類型。
13.刑罰概述
(1)了解刑罰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措施的區別;
(3)了解刑罰體系的概念及內容;
(4)掌握主刑的種類及其特點;
(5)掌握附加刑的種類及其特點。
14.刑罰裁量制度
(1)理解刑罰裁量的概念及刑罰裁量的原則;
(2)了解刑罰裁量情節的概念、特征及適用;
(3)掌握累犯的概念、構成特征及刑事責任;
(4)掌握自首的概念、構成條件及法律后果;
(5)了解坦白的概念、構成條件及法律后果,立功的概念、種類及法律后果;
(6)掌握數罪并罰的原則及基本適用規則;
(7)理解不同法律條件下適用數罪并罰原則的具體規則;
(8)掌握緩刑的概念、適用條件、考驗期限及法律后果。
15.刑罰執行制度
(1)了解刑罰執行的概念與特征,理解刑罰執行的原則;
(2)掌握減刑的概念與條件;
(3)掌握假釋的概念、條件、考驗期限及法律后果。
16.刑罰消滅制度
(1)了解刑罰消滅的概念與特征;
(2)掌握追訴時效的概念及追訴時效期限的計算方法;
(3)了解赦免的概念與我國的特赦制度。
17.刑法各論概述
(1)了解刑法各論與刑法總論的聯系;
(2)掌握刑法分則的體系及犯罪分類排列的依據;
(3)了解具體犯罪條文的構成情況,掌握罪狀的分類,了解法定刑的分類與表現形式。
18.危害公共安全罪
(1)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與構成特征;
(2)掌握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等危險型犯罪的構成特征及認定問題;
(3)掌握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妨害安全駕駛罪
的構成特征與相互關系;
(4)了解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特征;
(5)理解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19.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1)了解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一般構成特征;
(2)掌握侵犯公民生命權、健康權犯罪的構成特征;
(3)掌握強奸罪、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等侵犯公民性權利犯罪的構成特征與認定;
(4)掌握綁架罪、非法拘禁罪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利犯罪的構成特征與認定;
(5)掌握侵犯公民民主權利、家庭婚姻權利的犯罪構成;
(6)理解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20.侵犯財產罪
(1)了解侵犯財產罪的一般概念及構成特征;
(2)掌握侵犯財產罪的概念及構成特征;
(3)理解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21.貪污賄賂罪
(1)理解貪污賄賂罪的同類客體,了解貪污賄賂罪的一般概念及構成特征;
(2)掌握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重點罪名的構成特征及認定;
(3)理解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二)行政法律
1.行政法的概述
(1)了解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律關系、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和行政第三人的概念;
(2)掌握行政機關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的統一性和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3)了解行政法的淵源。
2.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掌握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意義、種類及其內涵;
(2)理解行政法基本原則在行政立法與行政執法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夠運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分析具體行政訴訟案件。
3.行政組織法
(1)掌握行政主體的概念與類型、行政主體資格的認定;
(2)理解行政授權與行政委托的異同。
4.公務員法
(1)了解我國公務員的概念和種類,理解公務員的義務和權利;
(2)理解公務員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公務員的激勵機制。
5.行政行為概述
(1)了解行政行為的概念、特征、分類及分類標準;
(2)掌握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3)了解行政行為的效力、行政行為的生效要件和行政行為失效的情形。
6.行政立法
(1)了解行政立法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概念、性質、分類及分類標準;
(2)了解行政立法的程序;
(3)理解行政立法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效力范圍、行政立法的生效要件、失效情形和行政立法監督的主體、監督方式和監督程序。
7.授益行政行為
(1)了解授益行政行為與負擔行政行為的分類;
(2)理解行政給付與行政許可的概念、特征、種類和程序。
8.負擔行政行為
(1)了解負擔行政行為的法律屬性;
(2)掌握行政處罰、行政征收與征用、行政強制的概念、特征、種類和程序。
9.行政機關的其他行為
(1)了解行政規劃的概念、特征、功能、類型與適用范圍,把握行政規劃的確定程序與實施;
(2)了解行政指導的概念、特征、功能、依據、分類,把握行政指導的程序與救濟;
(3)了解行政協議的概念、特征、功能與分類,行政協議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把握行政協議的訂立程序與實施;
(4)了解行政確認的含義、特征、類別、原則,把握
行政確認的設定制度和實施制度;
(5)了解行政調查、行政檢查的概念、特征、分類與分類標準、原則,掌握行政調查、行政檢查的程序。
10.行政司法
(1)了解行政司法的概念與特征;
(2)了解行政司法的主要形式及其程序;
(3)掌握專門行政裁判制度的原則,了解專門行政裁判機構的受案范圍和裁判程序。
11.行政應急
(1)了解行政應急的概念與特征,行政應急法制的特點與功能,行政應急行為的要素、設定和分類;
(2)掌握實施行政應急行為的條件、主體、方式、程序、依據。
12.行政程序
(1)了解行政程序的主要類型及分類標準;
(2)了解職權分離制度、行政回避制度、行政聽證制度、行政公開制度、禁止單方接觸制度、說明理由制度、證據排除制度、案卷排他制度、行政時效制度的含義和基本要求;
(3)掌握行政程序的基本理論,行政程序法治建設的基本原則,政府信息公開的含義、類型和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基本要求。
13.監督行政
(1)理解監督行政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審計監督的基
本內容;
(2)了解一般監督行政的形式、主體和實施機構;
(3)了解行政執法監督制度的基本內容;
(4)理解各種監督行政類型的基本含義。
14.行政復議
(1)了解行政復議的特征、功能和原則,掌握行政復議的參加人;
(2)了解行政復議機關的確定和行政復議范圍;
(3)掌握行政復議的申請、受理、審理和決定的程序。
15.國家賠償與補償
(1)了解國家賠償的概念、方式、標準和費用,理解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的內涵、范圍、程序,以及國家補償的內涵、范圍和標準;
(2)掌握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范圍和程序,司法賠償的范圍和程序。
16.行政訴訟
(1)了解行政訴訟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訴訟與其他訴訟的關系;
(2)了解行政訴訟的目的和功能;
(3)掌握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17.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與管轄
(1)了解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概念、依據與標準、設定方式,掌握行政訴訟的具體范圍以及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情形;
(2)了解行政訴訟管轄的概念、行政訴訟管轄與相關概念的區分,掌握行政訴訟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18.行政訴訟參加人
(1)了解行政訴訟參加人的基本概念和類型;
(2)掌握行政訴訟原告的概念、范圍、認定標準,行政公益訴訟起訴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被告的概念、特征和特殊類型。
19.行政訴訟證據
(1)了解行政訴訟證據的概念、類型;
(2)掌握行政訴訟證明標準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3)理解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和舉證規則。
20.行政訴訟程序
(1)了解起訴與受理的相關立法規定;
(2)掌握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二審程序;
(3)了解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和審理。
21.行政訴訟法律適用
(1)了解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概念、特征及依據;
(2)理解行政訴訟中的規范適用、規范審查與規范沖突。
22.行政訴訟裁判與執行
(1)了解行政訴訟裁判的定義與形式、行政訴訟執行的定義與類型;
(2)了解行政訴訟判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再審判決的基本概念與具體類型;
(3)了解行政訴訟判決、裁定與決定的區別;
(4)掌握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的定義與適用范圍;
(5)掌握行政訴訟裁定的適用范圍以及行政訴訟決定的適用范圍。
23.涉外行政訴訟
(1)了解涉外行政訴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涉外行政訴訟適用對象、權利義務和基本原則;
(3)了解涉外行政案件的特別訴訟程序規定。
(三)民事法律
1.總則
(1)了解民法的概念、調整對象,民法的性質、淵源及適用;
(2)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則;
(3)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以及民事法律事實、客體;
(4)了解民事主體的概念及分類,掌握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監護和住所、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5)了解法人的概念、特征、分類,了解法人的成立、 登記與終止,理解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了解營利性法人、非營利性法人、特別法人的概念及法律規定;
(6)了解民事權利的概念、類型及分類,理解民事權利的取得和變動,掌握民事權利的行使和保護;
(7)了解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分類和形式,理解意
思表示、民事行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為的附條件和附期限;
(8)了解代理的概念、分類,理解代理權,掌握代理權的行使、代理行為及其效果,了解代理權的消滅及無權代理;
(9)了解民事責任的概念、分類及承擔方式,理解民事責任的減輕及免除,掌握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權益的民事責任,理解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10)了解時效制度,了解訴訟時效的概念及適用范圍,理解訴訟時效的起算、中斷、中止和延長,理解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后果。
2.物權
(1)理解物權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物權客體、效力和類型;
(2)掌握物權變動以及物權的保護;
(3)理解所有權的概念、取得、行使與消滅及主要形式;
(4)理解共有的概念和類型,理解按份共有、共同共有、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理解相鄰關系的概念及種類;
(5)了解用益物權的概念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的法律規定;
(6)理解擔保物權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擔保物權的類型;
(7)掌握抵押權的概念和特征,抵押財產的范圍,抵押權的取得、效力與實現;
(8)了解浮動抵押權、最高額抵押權、質權的概念和
特征;了解質權的種類,動產質權的取得、效力與實現,可以出質的權利的范圍;
(9)理解留置權的概念、特征、成立、效力與實現;
(10)了解占有的概念、效力和保護。
3.合同
(1)理解債和債權的概念、債權的法律特征;掌握債的發生根據、債的分類;
(2)了解合同的概念及其類型,掌握合同訂立、合同生效、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履行、保全以及合同的消滅的相關法律規定;
(3)掌握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以及免責事由;
(4)理解合同解釋的原則;
(5)理解轉移財產的合同、提供服務的合同、技術合同、合伙合同的法律規定;理解無因管理的概念、構成要件、權利和義務;理解不當得利的概念及構成要件、不當得利之債的履行。
4.人格權
(1)了解人格權的概念、人格權法律關系、人格權的權能;
(2)理解人格權保護的規定;
(3)掌握具體人格權及其法律保護。
5.婚姻家庭
(1)了解親屬的概念及法律效力,理解身份權的法律規定;理解親屬關系的發生和消滅;
(2)理解配偶權、親權、親屬權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保護;
(3)理解親屬權財產關系的概念,掌握夫妻共有財產、家庭共有財產的相關法律規定。
6.繼承
(1)了解繼承與繼承權的概念、遺產范圍;
(2)理解法定繼承的概念、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代位繼承、轉繼承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
(3)掌握遺囑繼承的概念,遺囑的有效條件,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行,遺贈與遺囑繼承的異同;理解遺贈扶養協議的概念與法律特征、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的區別;
(4)理解繼承的開始、繼承權的接受、放棄和喪失、遺產分割和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無人繼承與無人受遺贈的遺產處理。
7.侵權責任
(1)了解侵權行為的概念與特征、侵權責任的概念、侵權責任方式;
(2)掌握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構成,理解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3)掌握侵權損害賠償的概念及其規則,掌握人身、人格損害的類型及其賠償范圍,財產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范圍及精神損害賠償金的計算、懲罰性賠償;
(4)掌握一般侵權行為及其責任類型,掌握特殊侵權行為及其責任類型;
(5)理解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分別侵權行為及其責任形態,理解與有過失和過失相抵。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專業基礎綜合課合卷)、筆試。
(二)試卷分值及考試時間
滿分300分,其中刑事法律100分,行政法律100分,民事法律10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三)題型結構
| 題型 | 題量 | 分值 |
| 單項選擇題 | 45題 | 每題2分,共90分 |
| 多項選擇題 | 24題 | 每題4分,共96分 |
| 簡答題 | 3題 | 每題8分,共24分 |
| 辨析題 | 3題 | 每題10分,共30分 |
| 案例分析題 | 3題 | 每題20分,共60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