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英語(專升本)專業考試計劃
2023-11-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英語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水準、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較高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語言能力。要求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歷史、社會文化狀況等相關專業知識,具備熟練運用英語的能力、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運用本專業知識進行思辨和創新的能力。
點擊進入: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 自考專業基本信息 | |||
|---|---|---|---|
| 專業名稱 | 英語 | 學科門類 | 文學 |
| 主考院校 | 四川師范大學 | 專業類別 | 外國語言文學 |
| 專業代碼 | W050201 | 課程門數 | 13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總學分 | 72 |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歷層次及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專升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學科門類為文學,專業類別為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合格課程門數13門(其中考試課程相關的實踐考核環節部分不單獨計入課程總門數),總學分72學分。
凡按照本專業考試計劃的規定,取得相應課程合格成績且達到規定學分要求,畢業環節和實踐性環節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經審核通過,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試委員會頒發英語(專升本)專業畢業證書,主考學校副署,國家承認學歷。符合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由主考學校按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水準、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較高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語言能力,能夠在各類涉外企事業單位以及外語教育、文化交流等行業從事翻譯、教育、管理、研究、對外交流等方面工作的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歷史、社會文化狀況等相關專業知識,具備熟練運用英語的能力、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運用本專業知識進行思辨和創新的能力。主要包括:
1.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相關人文與科技知識和基本修養;
2.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尤其是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
3.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4.具備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思辨、創新與開展研究的能力;
6.熟悉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7.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人文素養以及較強的法治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代碼:W050201

五、主要課程說明
1.高級英語
本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分為高級英語上、下兩冊,每冊16單元,涵蓋不同題材和體裁,融語言、文學、翻譯和文化知識于一體,通過語言交際任務促進聽、說、讀、寫、譯高階語言技能的形成和發展。在考生具備基礎的詞匯、語法、語音語調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1)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詞匯運用能力。要求能區分和掌握近義詞、易混詞、關鍵詞,正確理解文章內容主題思想,抓住文章要點,正確理解篇章結構、語言技巧和修辭特點。(2)提高翻譯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要求能用英語釋義、用漢語翻譯文章中的難句、重點句,能用英語歸納文章主題思想,能用英語對文章進行分析、評論。(3)提高對篇章的賞析能力和思辨能力。要求能領會文體特點、文章發展技巧、高階表達方式和蘊含的思政元素。
2.英美文學選讀
本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時間上貫穿英國文學的文藝復興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維多利亞時期、現代時期及美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現實主義時期、現代時期,內容涉及英美文學發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簡要介紹及作品分析,各階段的歷史背景、文學文化思潮、文學流派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文學發展的影響,主要作家的文學生涯、創作思想、藝術特色及一些代表作的主體結構、人物刻畫、語言風格、思想意義等。
3.第二外語:日語/法語/俄語
第二外語-日語:本課程主要內容在為自學考試本科英語專業學生打下日語語言基礎,包括了解基礎語法、句法,具備基本的“四會”能力,為學習者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數量最大的英語專業自學考試學員選擇日語作為二外目標語種,本課程使學生逐步掌握日語知識和技能,重視日常會話等內容的實用性,有計劃地選擇句型、語法、詞匯,還適當介紹與日本的語言文化有關的知識性材料,以幫助學生擴大視野,增加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對日語語言(語音、詞匯、語法等)和日本文化的學習,能夠掌握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異,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健康的人生觀。
本課程主要內容:課程分前后兩個部。第一部分主要內容為五十音圖及日語的基礎語音;第二部分主要內容為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前十課。
課程突出傳授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服務于交際活動。文化素養是實現得體交際的前提,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此三者相互關聯,共同構成日語課程總體目標的基本框架。
第二外語-法語:本課程主要內容是為自學考試本科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第二外語,是必修和必考課程之一,以讀、寫、譯為主,聽、說為輔的基礎性語言課程。本課程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法語閱讀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使他們能以法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本課程教學應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提高文化素養,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本課程以語言學理論為指導,以新型的教學模式為依托,充分調動、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使法語學習成為學生的個性化、主動式、自主式學習,構建適合學生實際需要的基于計算機網絡和課堂的多媒體如雨課堂配合《二外法語1》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實際的法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法語語音發音練習、語言修辭和口語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鑒賞、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和熟練的交際能力,把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意識、創造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落到實處。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改變過去閱讀課的學習方法,不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詞匯、語法上,更要注意文章的整體架構,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聯系,注意詞匯及分句的選擇及從中所反映出的修辭手法。注意文章的中心思想與概念,并注意分析與判斷文章中新概念的價值。從而使法語閱讀與寫作的水平產生質的飛躍。
第二外語-俄語: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俄語是聯合國和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之一,屬于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族的東斯拉夫語支,主要在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其他成員國中使用。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作為多個沿線國家的官方或者通用語言,俄語的不可替代性愈加凸顯。
作為自學考試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第二外語,俄語屬于可供選擇的必修必考課程之一。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習者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掌握正確的發音規則及要領,密切結合朗讀等言語訓練,完善語音、語調。初步掌握簡單的俄語語法知識,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和句型,并能利用所學的語音、語調、詞匯等知識進行簡單的俄語會話。該課程是學生學習俄語的基礎,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還可以了解到基本的俄羅斯國情知識,提高綜合文化素養,從而為提高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者掌握約1500有效詞匯后,初步具備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能夠就一定場合的一般難度話題用俄語進行交流。同時,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4.歐洲文化入門
《歐洲文化入門》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歐洲文明的發展歷程,同時夯實英語語言基礎,拓寬文化視野,提升人文素養和邏輯思辨能力,使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
本課程主要內容:課程為必要的英語文化學習課程,在前期涉及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基礎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本課程重在介紹歐洲文化傳統的形成與發展,讓學生對歐洲文化淵源有基本了解。涉及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歐洲政治革命等重要時段的歷史事件、主要的人文思想以及政治、經濟、宗教、科技等的發展狀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中有數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語、人名、地名等就源于古希臘羅馬的哲學、文學、歷史著作、希伯來的圣經、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或者牽涉到各時期思想、科技、政治、社會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5.英漢互譯
《英漢互譯》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翻譯理論和方法進行英漢/漢英筆譯的能力。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應能掌握翻譯的主要理論、方法和質量標準;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篇章特點和文化差異;能翻譯有一定難度的英漢語報紙、雜志、書籍中的文章,以及節錄的小說、散文、戲劇等文學原著,速度達到每小時300~350個詞;能獨立承擔一般用人單位的英漢/漢英筆譯任務。
本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包括翻譯理論學習和翻譯實踐能力培養兩個方面的內容。前者聚焦于學習中西翻譯理論和實踐發展簡史、中西主要翻譯流派及其基本思想和翻譯方法、當代翻譯學研究的主要課題等;后者重在通過案例分析和筆譯實訓,讓學生根據翻譯的標準以及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句法、篇章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異同,熟練運用各種翻譯方法和策略。翻譯素材兼顧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一般選取正式的文學、科技、旅游、新聞、廣告、商務、法律、說明書等類型的文本。
6.英語聽力與口譯
《英語聽力與口譯》同時考核學生的聽力和口譯水平,旨在培養學生的英漢和漢英口頭翻譯能力。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應能熟練掌握口譯的基礎理論和常用的口譯策略與技巧;具有扎實語言文化知識和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養成關心時事的習慣,能就熱門話題或專題進行口頭介紹和闡釋;勝任接待外賓、導游、一般性會議、商務洽談等日常口譯任務。
教學內容:本課程按篇章專題和口譯策略組織教學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口譯策略訓練和篇章口譯實踐兩個部分。口譯策略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聽辨、記憶、速記、轉述等常用口譯策略,以及主旨口譯、數字口譯等專題口譯技巧的講解與示范。篇章口譯部分主要訓練口譯策略與技巧在篇章口譯中的實踐應用,篇章題材廣泛,以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專題為主,兼顧禮儀、祝詞、會議、訪談、演講等專項內容,同時還應結合時事適量補充熱門話題的篇章口譯內容。
7.英語寫作
《英語寫作》旨在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應熟練掌握英語寫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多種體裁短文的寫作;了解學術寫作的基本規范和方法,并能獨立撰寫小型課題研究報告及論文;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寫作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包括寫作知識、寫作策略和寫作能力三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寫作知識主要包括選詞組句、標點使用、篇章結構、文體特點、文章修改等方面的知識;寫作策略方面強調句型運用、段落組織、篇章布局、范文模仿等寫作技能和方法;寫作能力培養主要包括立意構思、觀點論證、修改評閱,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教學內容按任務難度依次進行句段寫作、多體裁寫作和初級學術寫作教學。寫作話題循序漸進,從人物場景、家庭生活、校園活動向科技發明、人生哲理、社會問題推進,注重人文性、科學性和思想性的有機結合,著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邏輯思辨和有效表達的能力
8.二語習得概論
《第二語言習得(簡稱“二語習得”)概論》,講述母語習得之后學習者對其他語言、主要是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系統的學習行為、機制及策略。目的是對其語言系統的描寫和對其習得機制的解釋,從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角度去了解人們怎樣運用第二語言、對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特征及其發展變化、學習者學習外語時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個別差異進行闡釋,并分析影響二語習得的內外部因素。
本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將系統介紹該領域的主要理論觀點、研究方法、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應用。在獲得第二語言中,第二語言習得相關理論知識可以幫助習得者科學地引導自己獲得語言的過程;在語言教學時,習得理論有助于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科學研究里,習得理論還可以協助大家了解不同的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及現有成果。
具體而言,本課程將系統介紹第二語言習得概論、語言學習本質與第一語言習得、對比分析與偏誤分析、中介語研究、習得順序研究、克拉申的語言監控模式、文化適應模式、社會文化理論、語言輸入與互動、普遍語法與第二語言習得、第二語言習得的認知模式、第二語言學習者個體因素等,以及二語習得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結果對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啟示。通過該課程的系統學習,學生能夠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概貌,學習當前主要的理論和流派,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及數據分析處理方法,既有助于專業學生對相關領域的高水平研究論文進行研讀和討論,也能幫助學生為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
9.跨文化交際
本課程主要內容:跨文化意識、文化與語言、文化與(非)言語交際、跨文化語用、跨文化障礙、跨文化適應能力等諸多方面,涉及高/低語境文化、集體主義/個人主義文化等重要跨文化交際理論,并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來幫助英語專業學生從單純語言學習提升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從多文化視角出發來運用語言,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培養實際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0.英語演講
課程的主要內容為:講授演講語言、演講謀篇的基本特點;了解英語演講的基本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非語言因素有效表達;根據演講的主題、目的、聽眾等收集素材,擬列提綱、撰寫演講稿;如何提高口頭表達的效果和方法,包括:學會如何開場、過渡和總結;如何運用表情、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如何把控音量、音高、語氣和語調;如何克服緊張情緒等。
11.英語專題口譯
《英語專題口譯》是自考本科英語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旨在加深學生對常見專業領域的了解,幫助學生不斷擴充知識面,在進一步鞏固口譯技巧的同時,提升學生完成專業領域口譯任務的能力。
課程主要內容:通過講授口譯中交替傳譯的基本理論、背景知識以及對學生進行口譯基本技巧的訓練,使學生初步掌握口譯程序和基本技巧,初步學會口譯記憶方法、口譯筆記、語言分析與重組等基本技巧和口譯基本策略;培養學生的話語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雙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英漢兩種語言互譯的能力;幫助學生勝任基本的接待外賓的口譯工作,為商務口譯和一般性會議洽談等口譯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口譯專題為導向,覆蓋商務談判、科學技術、會展會務、國際交流、體育事業、醫療服務等多個專題。通過介紹與專題相關的專業詞匯及基本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并記憶專業詞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口譯練習,加深學生對各個專題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口譯準確度和流利度,加強學生應對專業性較強的口譯任務的能力。
12.全國統一命題考試課程(略)。
13.實踐性學習環節課程(按主考學校要求執行)。
六、實踐性環節學習考核要求
1.可根據實際條件適當安排在各類涉外企事業單位或教育機構進行實習。
2.畢業綜合能力考核或畢業論文。
七、其他
1.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進行畢業考核。畢業考核有畢業綜合能力考核和撰寫畢業論文兩種方式,采用何種方式由各地自行規定。
2.畢業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重要方式。論文一般用英語撰寫,長度5000詞左右,須經審查答辯后評定成績。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的基本技能、理論知識來表述和分析本專業涉及的課題,并提出獨立的見解。
注意:2025年10月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考試。2025年12月,畢業辦理最后一次按照舊考試計劃申辦;2026年1月1日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申請畢業。
以上是關于四川自考的相關內容,考生可以作為備考參考,具體以官方公告為準!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自考的相關資訊,如成人自考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四川自考問答頻道。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