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醫學檢驗技術(專升本)專業考試計劃
2023-11-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具備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檢驗實踐技能以及臨床常用檢驗儀器設備使用方法,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掌握醫學基礎知識以及醫學檢驗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醫學檢驗專業知識運用的基本能力,具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
點擊進入: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 自考專業基本信息 | |||
|---|---|---|---|
| 專業名稱 | 醫學檢驗技術 | 學科門類 | 醫學 |
| 主考院校 | 成都醫學院 | 專業類別 | 醫學技術類 |
| 專業代碼 | 101001 | 課程門數 | 14 |
| 學歷層次 | 專升本 | 總學分 | 7 |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塑造考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和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求為導向,構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考試體系,著力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社會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學歷層次及規格
本專業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升本層次。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注重考核應考者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以及應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故總體要求與一般普通高等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本科水平要求一致。
本專業共14門課程(不含畢業論文),總學分72分(畢業論文10學分)。課程按百分制計分,60分為合格,每門課程考試成績合格者,可獲得本課程的相應學分,考試課程相關的實踐考核環節部分不單獨計入課程總門數。
凡取得本專業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合格成績和規定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畢業論文答辯達到規定要求者,頒發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且符合主考學校學位授予條件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將獲得由主考院校授予的學士學位證書。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檢驗實踐技能以及臨床常用檢驗儀器設備使用方法,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掌握醫學基礎知識以及醫學檢驗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醫學檢驗專業知識運用的基本能力,具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病原生物學及檢驗、生物化學及檢驗、血液學及檢驗、免疫學及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等醫學檢驗、檢疫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
3.具有醫學檢驗、檢疫的基本能力和實踐技能;
4.具有較高的實際工作能力,滿足醫學檢驗技術職業要求;
5.了解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修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代碼:101001

五、主要課程說明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本課程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側重研究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規律。本課程要求掌握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熟悉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和重大意義;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重大意義,堅定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了解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同中國封建勢力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來的深刻苦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接續奮斗的歷史。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樹立唯物史觀,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方法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警惕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課程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側重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本課程要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增強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自覺性;熟悉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識論和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方面知識的學習,結合中國在新時期、新背景下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深入理解相關問題的變化原因與趨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系統的思考方法、科學的實踐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實驗室管理學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該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課程主要闡述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著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發展觀念闡述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基本規律,以利于培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本科生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思路、提高創新型的思維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掌握實驗室管理及管理體系有關的概念、術語及定義,并能正確區別和靈活運用;通過學習質量管理內容,使學生能將質量管理與生物化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血液學檢驗等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做到融會貫通,能夠將室內質量控制和室內質量評價的方法學在實際工作中正確應用,熟悉與實驗室管理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驗室認可的相關知識;了解質量控制方法的最新研究進展;通過管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顯著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激發以后成為管理者的強烈愿望。
4.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是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和支柱,是服務于醫學檢驗及相關行業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講述人體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生物化學指標的變化、檢測及與疾病的聯系,利用現代生物化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測定體液生化成分,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可靠依據的技術性學科。通過介紹人體糖、蛋白質、脂類三大物質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生化指標的變化、檢測及與疾病的聯系;肝臟、腎臟、心臟、骨骼、胃腸胰以及呼吸系統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不同情況下,機體出現的生化指標改變和檢測意義;診斷酶學、腫瘤診斷、基因診斷的生化標志,將生化檢驗與疾病診斷、病情監測和預后判斷等結合起來。本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及積極性,養成臨床思維及創新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具有一定創新能力。
5.病原生物學及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側重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特征、對感染性疾病進行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的策略與方法,為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科學依據。本課程主要講授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臨床意義及其檢驗方法,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試驗、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以及醫院感染等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正確、熟練掌握臨床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特別是病原性細菌的生物學特性、臨床意義及其鑒定方法,了解當前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新技術;能做到對常見臨床感染性標本進行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并進行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試驗,正確分析檢驗結果,做出正確的檢驗結論。
6.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側重研究各種免疫學檢測技術并應用于醫學領域中。本課程要求掌握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的基本理論及操作技術,即掌握各種疾病血清、體液、組織等標本的免疫學檢驗原理及操作程序;熟悉免疫檢驗在臨床上的應用對疾病診斷的意義,可依據抗原或抗體的變化規律,對疾病的產生、發展及預后做出診斷;了解學科最新的發展前沿。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熟練應用常用的免疫學檢驗技術,熟悉臨床免疫相關疾病的免疫學特征,對不同的臨床病例開展相關免疫學診斷,并能對診斷結果進行合理的臨床解釋和分析。由于免疫學是當今生命科學中最前沿的學科之一,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礎上,還要求學生了解免疫學檢驗相關的新知識、新理論及新技術,以使學生既能適應一般臨床免疫檢驗工作,又具有一定的創新工作能力。
7.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是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和支柱,是服務于醫學檢驗及相關行業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以疾病為主線,主要講述人體骨髓細胞發育規律及過程,各類血液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斷標準,將細胞形態與疾病診斷、病情監測和預后判斷等相結合。本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及積極性,養成臨床思維及創新思維,提高分析疾病、診斷疾病的能力,使學生既具備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又具有一定創新能力。
8.臨床檢驗基礎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其所包括的內容是醫學檢驗學中最基礎、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項目,是臨床醫學在預防、診斷、治療、預后判斷等方面必不可少的實用性學科,因此是每位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本課程主要內容是基于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法學原理的自動化儀器檢測手段研究人體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理化性質、細胞形態和有形成分的病理變化,將所獲得的結果作為臨床疾病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的依據,旨在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檢驗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能夠從事常規的臨床檢驗工作,為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人體血液、尿液、糞便及其他體液和分泌物的物理學、化學和形態學等檢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檢驗方法的質量保證及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了解方法學的評價及檢驗項目的參考值區間。
9.衛生檢驗
本課程是公共醫學、預防醫學、基礎醫學、檢驗檢疫等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內容涉及空氣理化檢驗、水質理化檢驗、食品理化檢驗、生物材料檢驗、衛生檢疫學、病毒學檢驗、細菌學檢驗、免疫學和免疫檢驗、生化檢驗與分子檢驗等方面,同時關注現代消毒技術、實驗室安全與管理、化妝品安全與檢驗等新興產業與學科的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兼顧實踐技術的培養,力求培養出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和開拓進取精神的優秀學生。
10.食品衛生學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側重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脅人類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預防措施,以及食品在生產、加工、貯運、銷售等過程中的衛生監督和衛生檢驗,以提高食品衛生質量,保障食用者安全、健康的科學。本課程主要講授食品污染及其預防、各類食品的主要衛生問題、食品添加劑、食物中毒及其預防以及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等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正確、熟練掌握食品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和衛生質量檢驗的操作技能,掌握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種類及危害,食品添加劑定義、分類和使用要求,糧豆類、水果、蔬菜、禽畜肉的主要衛生問題處理,油脂酸敗的原因、常用指標及衛生學意義,保健食品的概念及與普通食品及藥品的異同,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基本要素、病原物分類,食物中毒的分類及相關概念,食品衛生監督、食品衛生管理的基本含義及作用;熟悉常見的食品污染菌屬及毒素,食用作物中農藥殘留量的影響因素,糧豆類、水果、蔬菜、禽畜肉的衛生管理,油脂酸敗的預防,食源性疾病預防措施中衛生宣教的主要內容,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的范圍及內容,食品衛生法律規范的結構;了解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其他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衛生管理,食品原料、加工、運輸等過程的衛生要求及衛生管理,部分食物中毒的機制及預防措施,對違反相關法律的行為追究責任、依法進行行政處罰的內容。
11.寄生蟲學及寄生蟲學檢驗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高等醫藥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本科的必修專業基礎課。其主要研究寄生蟲病與臨床相關內容,如致病、診斷、流行與防治等,在形態上偏重于與實驗診斷有關的寄生蟲的發育階段,對于寄生蟲的生活史、流行規律及防治等內容則同時兼顧。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掌握各種人體寄生蟲的形態和病原學檢測操作技能;熟悉各種寄生蟲的臨床致病和生活史過程;了解各種寄生蟲的流行特點及防治原則。本門課程約含60種人體寄生蟲種類、病原檢查方法和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掌握臨床檢驗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相關實驗室操作技能,養成良好的實驗室工作作風,為能從事臨床檢驗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能適應臨床檢驗專業的學習工作發展要求。
12.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術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從事醫學檢驗實驗技術的基礎。課程內容主要介紹生物學實驗室須知、核酸分離與純化、核酸電泳檢測與含量測定、聚合酶鏈反應、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反應、感受態細胞制備及重組子轉化、基因克隆與表達、分子雜交、熒光實時定量PCR、逆轉錄PCR等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術,并結合臨床疾病的預測、診斷和治療進行分析。從實驗設計、實驗選材到實驗操作,都經過多次實踐和反復證明,絕大部分內容具有典型代表性,且易于開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學實驗技術及原理,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術、并使其學會將常用的生物學實驗技術應用于臨床醫學檢驗的實際診斷工作中,為其未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3.儀器分析、檢驗儀器原理及維護
本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是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和支柱,是服務于醫學檢驗及相關行業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以儀器為主線,主要講述各種儀器的檢測原理、儀器的結構、維護與保養。本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升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養成臨床思維及創新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專業實踐操作能力且具有一定創新能力。
14.衛生法規
本課程是結合醫學、法學而形成的一門新興的法律學科,涵蓋衛生法基本理論、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法律制度、醫事人員管理法律制度、傳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國境衛生檢疫法律制度、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公共衛生監督法律制度、母嬰保健與計劃生育法律制度、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法律制度、血液管理法制制度、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醫學技術法律制度、醫療糾紛處理法律制度等內容;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衛生法學的本質、特征、作用及我國當前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精神實質和條文釋義,掌握我國現行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政策依據、立法理由、條文釋義以及適用上應當注意和尚待解決的問題,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和實踐應用合理地內化為行業需求的職業技能,能夠解決醫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了解衛生法律產生和發展是歷史必然規律,熟悉我國衛生法的淵源和體系是衛生從業人員的基本素養,學生加強衛生法學的學習,是依法治國,發展衛生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
六、實踐性環節學習考核要求
1.含實踐的課程及實踐所占學分: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檢驗(實踐)1學分、病原生物學及檢驗(實踐)1學分、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實踐)1學分、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實踐)1學分、臨床檢驗基礎(實踐)1學分、寄生蟲學及寄生蟲學檢驗(實踐)1學分、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術(實踐)3學分。
2.實踐環節的考核在主考學校或主考學校認可的單位進行。
3.畢業設計(論文)并答辯。
七、其他必要的說明
參加本專業相關課程學習需具有醫用化學、醫學統計學、人體解剖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本專業所需的基礎知識。
注意:2025年10月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考試。2025年12月,畢業辦理最后一次按照舊考試計劃申辦;2026年1月1日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申請畢業。
以上是關于四川自考的相關內容,考生可以作為備考參考,具體以官方公告為準!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自考的相關資訊,如成人自考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四川自考問答頻道。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