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自考醫古文(一)復習資料整理匯總
2024-05-2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想要參加自考考試的考生,只要能夠滿足報名條件,即可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名參加考試,考生們想要順利通過2023年自考考試,就需要多做真題,多看復習資料。為此,我專門在下方的文章中為大家分享22年自考醫古文(一)復習資料,以供考生們參考!
I、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
醫古文課程是中藥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亦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藥學專業的必考課程,設置本門課程的目的是為培養自學應考者閱讀古代醫藥學著作的能力。醫古文課程考試也將著重檢驗自學應考者閱讀古代醫藥學著作的能力。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具有高中畢業語文水平的自學應考者掌握常用詞語及其主要義項、古漢語基礎知識以及標點與語譯的基本技能,能夠借助工具書比較順利地閱讀中醫藥古籍,以便發掘其精華,提高醫藥學水平與學術素養。
本課程是學習中藥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緊密圍繞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一根本目的,將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為文選。選注與醫藥相關的古文四十篇。通過學習,學生能熟悉并掌握古代語言的常用詞匯、語言規律和修辭表達方式,從而積累古代語言材料,增強感性認識。二為基礎知識。系統介紹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及古代文化的有關常識,使學生在通過文選學習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高對古代漢語的理性認識,掌握古代漢語的規律和文化常識,并學會運用規律來指導閱讀古典醫籍,提高閱讀能力。
II、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上編 文選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編學習,熟讀并理解全部文章,熟悉并掌握古代語言的常用詞匯、語言規律和修辭表達方式。積累常用詞語及其主要義項,包括實詞和成語典故的意義、常用虛詞的作用及其相應的意義。掌握借字與本字、古字與今字、異體字與正體字的對應關系,掌握常見固定結構的語譯規律,掌握詞類活用、古漢語的特殊語序。
二、考試內容與考核要求
共四十篇。所設欄目有“詞語”(包括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活用實詞以及虛詞等)、“語序”、“今譯”與“其他”。從課文實際出發,欄目并非各篇皆備。凡欄目所收內容均屬應當掌握的要點。各欄目所收均以在該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凡所收詞語為單音詞者,為明確所指,在該單音詞的前或后加括弧引出其上下幾字。
含義或用法相同的詞語,前文已出,后文一般不再贅引,但應考者仍須掌握。
一 秦醫緩和
[詞語]
1.晉(侯)2.(大)厲3.被(發)4.搏膺5.(而)踴6.(公)覺7.(不食)新8.(公)疾病9.為(之)10.為(之禮)11.歸(之)12.(欲)麥13.饋人14.示(而)15.張16.如廁17.晨(夢)18.(出)諸19.(是)謂20.慆堙(心耳) 21.(乃)忘22.琴瑟23.發(為) 24.征(為) 25.淫(生)26.序(為) 27. (為)菑28. (不)時29.(主)相30. (無)闕31.榮(其)32.圖恤33.社稷34.(大)焉35.(谷之)飛36.厚(其禮)
[語序]
1.主是謂 2.是以
[今譯]
1.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
2.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3.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將死,天命不祐。
4.和聞之,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大節。有菑禍興,而無改焉,必受其咎。
[其他]
1.二豎子 2.膏肓 3.若……何
二 扁鵲傳
[詞語]
1.少時2. 奇(之) 3.謹(遇) 4.遇(之) 5.閒(與) 6.上池之水7.悉(取) 8. 殆(非人) 9.以(其言) 10.垣(一方) 11.一(方) 12.(五)藏13.或(在) 14.當(晉昭公)15.(大夫)彊16.專(國事) 17.(血脈)治18.而(何怪) 19.(必) 閒 20. 居(二日半) 21.國(中)22.治(穰)23. (治)穰24.(暴)蹷25.雞鳴26.收(乎)27.(未)能28.生(之) 29.誕(之)30.(誕)之31.因(五藏) 32. (之)輸33.訣(脈)34.搦(髓腦)35.(揲)荒36.爪幕37.湔浣38.易(形)39.曾(不)40.咳嬰41. 終日42.歎(曰)43.以管窺天44.以郄視文45.寫(形) 46.見(于) 47.決(者)48.(兩)股49.(不)瞚50.撟(然)51.舉(之)52.棄捐填溝壑53.(不得)反54.(未)卒55.服臆56.(流)涕57.(長)潸58.忽忽59.承?60.厲鍼砥石61.(以)取62.有閒63.煑(之)64.更(熨) 65.更(適) 66.但(服湯) 67.(復)故68.起(耳)69.客(之) 70.腠理71.左右72.好(利)73.(退)走74.(其)故75.司命76.(體)病77.(逃)去78.使(圣人)79.(得)蚤80.(可)已81.(所)病82. 輕(身)83.重(財)84.(不能)適85.(陰陽)幷86.(形)羸87.重(難治) 88.貴(婦人) 89.雒(陽)90.伎(不如) 91.由(扁鵲)
[語序]
1.何怪 2.中庶子喜方者 3.是以 4.何以
[今譯]
1.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
2.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3.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于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4.使圣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其他]
1.特……耳 2.以……為 3.得無……乎 4.三陽五會 5.八減之齊 6.謂……曰 7.無奈……何 8.帶下醫
三 華佗傳
[詞語]
1.(一名)尃2.(數)經 3.舉(孝廉) 4.孝廉 5.(黃琬)辟6.(不)就7.(年)且 8.節度 9.輒(愈) 10.(七八)壯 11.應(除) 12.(當)針13.(某)許 14.行(差) 15.(行)差 16.刳(割) 17.(便)飲 18.須臾 19.膏(摩) 20.兒(尋)21.(共)止 22.(所)苦23.下(之)24.或(難其異) 25.難(其異) 26.(宜)殊 27.並(起)28.(並)起 29.病(咽塞) 30.車(載) 31.語(之) 32.向來 33.(賣)餅 34.(蒜)齏 35.(大)酢 36.縣(車邊) 37.造(佗) 38.逆(見) 39.(我)公 40.(車邊)病 41.無何 42.(留)書 43.屬(使) 44.瞋恚 45.不快 46.(不)足47.故(自) 48.痛癢 49.尋差 50.竟(死) 51.脈(之) 52.斯須 53.食頃 54.(三升)許55.(三)期 56.左右 57.(針)鬲 58.傷娠 59.案(脈) 60.(婦)稍 61.小差 62.多(脊痛) 63.(長)可 64.(尺)所65.見(業) 66.篤重 67.(此)近 68.遠(家)69.當(得) 70.暫(還)71.累(書) 72.書(呼) 73.(又)敕74.猶(不)75.信(病) 76.(四十)斛 77.收(送) 78.考驗 79.首服 80.(實)工 81.(所)縣 82.含宥 83.考竟 84.(不)彊85.養(吾病) 86.病困 87.歎(曰)88. 欬(嗽)89.(腸)臃90.(兩)錢 91.將愛 92.故(當) 93.去(藥) 94.已(故) 95.(適)值 96.見(收) 97.怱怱98.勞動99.(使)極 100.動搖101.引輓102.(五)禽 103.(曰)猨104.沾濡 105.(病)輒106. (皆)瘳 107.(為)率 108.輕(體) 109.處所 110.(朝歌)云
[今譯]
1.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
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縣車邊,欲造佗。佗尚未還,小兒戲門前,逆見,自相謂曰:“似逢我公,車邊病是也。”
3.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4.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語序]
1.虵一枚 2.黑血數升 3.蟲數升 4.湯二升 5.小豆四十斛 6.散兩錢 7.人有病如成者 8.多所全濟 9.是以
[其他]
1.熊頸鴟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