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成考動態

專升本語文考試知識點 必備文學常識100條

2025-08-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專升本語文是比較容易拿分的考試科目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100條,供參考。考生可以在空閑時間進行背誦記憶。

專升本語文常識積累

1.《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

2.《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整個西漢一代的歷史。

3.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4.孟郊,字東野。與賈島并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游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與賈島一起世稱“郊寒島瘦”。長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5.《尚書》是我國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

6.《紅樓夢》被認為是我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不僅僅是因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還在于它非凡的藝術成就。

7.晚唐詩壇,李商隱與杜牧并稱,號“小李杜”。

8.《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繼《尚書》之后以記事為主的一部史書。

9.《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完整的編年史,也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歷史散文著作,標志著史家之文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10.《戰國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學性相當高,在歷史散文的發展上達到了新的高峰。

11.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于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12.《戰國策》,最初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修書》、《長書》等名稱,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屬國別體史書。

13.“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派生萬物的表現;道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法則和根本規律,它主宰一切。

14.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莊子》在諸子散文中藝術成就最高。

15.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16.百家爭鳴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17.百家爭鳴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18.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這說明最早的注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徴。

19.孟子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

20.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謚伯陽。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21.《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22.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高峰的作品是《紅樓夢》。

23.唐代以山水詩著稱的詩人是王維和孟浩然。

24.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

25.《李將軍列傳》中,李廣和李蔡的對比描寫,主要是為了表現李廣的不幸遭遇。

26.辛棄疾的作品集是《稼軒詞》。

27.漢樂府民歌大多數收集在樂府詩集中,作者是宋人郭茂倩。

28.我國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岑參。

29.北宋以慢詞創作著稱的作家是柳永。

30.描寫大體可歸納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類。

31.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中,與王維齊名并稱的著名詩人是孟浩然。

32.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33.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34.庾信是六朝文學的集大成者。

35.“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36.“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37.“六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

38.古代散文:語錄體:《論語》(《論語十則》)紀傳體:《史記》(通史)史傳:《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散文)書信體: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史論體: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游記體: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寓言體:柳宗元《種樹郭駝橐傳》奏章體:李斯《諫逐客書》

39.文學主張:韓愈: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歐陽修: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王安石:文章應“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

40.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為《震川文集》。(《項脊軒志》、《先妣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41.古體詩四言古詩(《詩經》體):《詩經》的《氓》(棄婦詩、敘事詩)、《關雎》、《蒹葭》(愛情詩);五言古詩:陶淵明《飲酒》、《歸園田居》(田園詩);七言古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樂府古題、愛情詩)、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雜言詩:屈原《漁父》、王粲《登樓賦》(借景抒情詩)、李白《行路難》(樂府舊題詩);楚辭體:屈原《離騷》、《國殤》;樂府詩: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古題樂府(《行路難》、《春江花月夜》、王昌齡《出塞》)——新樂府(《游子吟》(五言古詩);歌行體: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悵恨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李白《行路難》。

42.樂府詩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木蘭辭》;樂府古題:曹操《短歌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難》、陸游《關山月》;新樂府:白居易《賣炭翁》、《杜陵叟》;孟郊《游子吟》(五言詩)

43.樂府原是古代音樂機關的名稱。最早設于秦朝。漢樂府原指漢代的音樂機關。

44.據記載,漢武帝時的樂府開始采集民間歌辭和樂曲。六朝時,將樂府采集和創作的樂歌稱為樂府,于是“漢樂府”就由漢代音樂機關的名稱而兼為一種詩體的名稱了。

45中唐文人詞詞體在民間興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詩人,開始涉入到了詞的領域。盛唐的文人作詞者還不多,所寫也基本上都是整齊的五、七言形式,但個別也有是長短句的,如托名李白的兩首詞《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這兩首詞究竟是否李白作,學界還有爭議。但無可非議的是,二詞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46.詞的分類婉約詞派:柳永《雨霖鈴》、《八聲甘州》;李清照《聲聲慢》;姜夔;周邦彥等。豪放詞派:蘇軾《念奴嬌、赤璧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辛棄疾《水龍吟》(楚天);

47.以詞的字數劃分:小令、中調、長調(慢詞);

48.以詞的段數劃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49.曲的分類散曲(分為:小令、套數)和劇曲)。

50.賦的類別漢大賦(西漢)、抒情小賦(東漢)、駢賦或律賦(魏晉南北朝)、文賦(主要在唐宋,代表作: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

51、五金:金、銀、銅、鐵、錫。

52、五味:酸、甜、苦、辣、咸。

53、五行:金、木、水、火、土。

54、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

55、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56、“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57、孟子認為人都有“四心”,即仁、義、禮、智。

58、“制民之產”是孟子提出的。

59、“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概念。

60、《老子》—書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

61、儒、道兩家文化構成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這兩條路向又互濟互補。

62.下列詩作中,屬于樂府舊題的是:《長干行》《春江花月夜》《短歌行》(含有“歌”“引”“吟”“行”都是樂府舊題)

6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自:杜甫的《登高》

64. 古代散文

語錄體:《論語》(《論語十則》)

紀傳體:《史記》(通史)

史傳:《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散文)

書信體: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史論體: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游記體: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寓言體:柳宗元《種樹郭駝橐傳》

奏章體:李斯《諫逐客書》

65.白居易《長恨歌》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中的“漢皇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6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描述的是:楊貴妃

67.李隆基、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時代背景是:安史之亂

68. 文學主張

韓愈: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

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歐陽修: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王安石:文章應“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

69. 詞的分類

(1) 婉約詞派:柳永《雨霖鈴》、《八聲甘州》;李清照《聲聲慢》;姜夔;周邦彥等。

(2) 豪放詞派:蘇軾《念奴嬌、赤璧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辛棄疾《水龍吟》(楚天);

(3) 以詞的字數劃分:小令、中調、長調(慢詞);

(4) 以詞的段數劃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70.白居易的《長恨歌》對李、楊事跡的態度:既有批判諷喻又有同情激賞

71.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李商隱,“杜”指的是杜牧

72.“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影射的詩人是李商隱

73.大量創作“無題”詩,并對宋初西昆派詩人產生很大影響的詩人是:李商隱

74.李商隱的詩歌具有缺月殘花的(凄美)風格

75、早期法家分為重法、重術、重勢三派,分別以商鞅、申不害、慎道為代表。

76、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77、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8、舒婷《致橡樹》的主題是:愛情

79、“也無風雨也無晴”出自:蘇軾的《定風波》

80、“五四”時期(散文、小品的成就最高。

81、下列小說不屬于明代四大奇書的是:《紅樓夢》

82、王實甫在《西廂記》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愛情口號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83、“吳中四士”是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

84、清人王闿運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的詩人是張若虛,“孤篇”是指《春江花月夜》

85、李頎的《古從軍行》屬于邊塞詩。

86、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87、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88、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89、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90、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92、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93、下列詩作中,屬于樂府舊題的是:《長干行》《春江花月夜》《短歌行》(含有“歌”“引”“吟”“行”都是樂府舊題)

94、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95、“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自:杜甫的《登高》

96、白居易《長恨歌》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中的“漢皇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97、李隆基、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時代背景是:安史之亂

98、“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出自:白居易《長恨歌》的結尾句。

99、“在天愿作比翼鳥”下一句為:在地愿為連理枝

100、大量創作“無題”詩,并對宋初西昆派詩人產生很大影響的詩人是:李商隱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