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選擇題怎么練?
2025-11-1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非選擇題部分包含6道題目,總分70分。通過分析這些題目,能幫助我們更系統地掌握知識要點。以下從圖表解讀、地理特征、歷史背景三個維度展開解析。

圖表分析中的關鍵數據
糧食產量與人口增長的關系是核心考點。1949年至1990年間,我國糧食總產量從1.1億噸增至4.35億噸,人均產量從210千克升至383千克。值得注意的是,總產量增長4倍多,而人均產量僅增長1.8倍。這種差異主要源于人口規模持續擴大,說明單純依靠增產難以滿足需求,必須同步控制人口增長。
地理分布與資源差異
世界谷物產量統計圖揭示了區域發展不平衡。亞洲作為最大產區,耕地面積優勢明顯,但人均產量卻低于大洋洲和北美洲。這反映出農業技術普及程度和人口密度對產出的影響。非洲面臨嚴重糧食危機,其困境主要來自資源分配不均、經濟結構單一和人口增速過快三方面。
地球運動與自然規律
地球公轉示意圖涉及兩個重要節點:夏至日(6月22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近日點(1月初)時公轉速度最快。這些知識點常與太陽高度角、晝夜長短變化結合考查。例如,冬至日(12月22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黃河治理的區域特征
黃河干流示意圖顯示,上游水能資源豐富,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形成“地上河”。綜合治理需分段施策:上游開發水電,中游開展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堤壩。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優勢,體現了地理條件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氣候類型與成因
歐洲西部氣候以溫帶海洋性為主,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雙重影響,形成溫和濕潤的特征。這種氣候類型與地中海氣候、大陸性氣候形成對比,需重點區分其形成機制和分布規律。
工業區位分析
遼中南工業區的發展依賴豐富礦產資源(遼河油田、撫順煤礦、鞍山鐵礦),但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制約。該區域形成以鋼鐵、機械、化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體現了資源型工業區的典型特征。
通過系統梳理這些知識點,考生可建立清晰的知識框架。建議在備考時注重圖表數據解讀、地理要素關聯分析和歷史背景理解,將零散信息整合為邏輯鏈條。同時關注區域發展差異和可持續發展策略,這往往成為高分答題的關鍵。
熱門推薦:
成人高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當地成考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