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中國教育在線編制
四、高校推免比例擴大 名校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學生占比低
近幾年,在相關政策的導向下,高校紛紛進行研究生擴招。但擴招對于普通考生來說,競爭壓力有增無減,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高校中接收推免生比例的提高,在一流大學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學生占比較低。
4.1 推免比例在“雙一流”建設高校招生中繼續放大
4.1.1 部分高校接收推免比例超過半數
對于“雙一流”建設高校而言,接收推免生是招生的重要招生手段之一。近年來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經超過半數。
浙江大學2017年、2018年推免生占比均為49.09%。 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例由于全日制招生計劃人數的縮減而大幅提升,占比高達54%。
數據來源: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四川大學2017年接收推免生數量為2000人,2018年和2017年基本持平,2019年接收推免生數量增至2800人,占比提高到48.44%。
數據來源: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武漢大學2017年接收推免生數量為2700人,占比49.91%,2018年推免占比50.00%,2019年推免占比超過半數,增加至52.85%。
數據來源: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2019年北京大學中國學(哲學與宗教)、地理學(景觀設計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保險碩士、統計學、高等教育學等專業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達到100%。
數據來源: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2019年,復旦大學的部分專業接收推免比例達到90%以上,其中固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推免比例達到100%。
數據來源: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2019年南京大學的部分專業接收推免比例達到或超過80%,其中材料物理與化學、海洋地質、傳播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達到80%,生態學、環境科學專業推免比例達到81%。
數據來源: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4.1.2 “雙一流”建設高校碩士招生占全國碩士招生比例約60%
2017年,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招收碩士研究生20.21萬人,約占全國碩士招生比例的28%;招生博士研究生4.22萬人,約占全國博士招生比例的50%。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招收碩士研究生21.5萬人,約占全國招生比例的32%;招收博士研究生2.69萬人,約占全國博士招生比例的32%。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網數據整理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網數據整理
從上數據可以看出,“雙一流”建設高校研究生招生,占據了全國六成以上碩士研究生、八成以上博士研究生招生。
4.1.3 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雙一流”建設高校占比在九成以上
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統考以外,還可以選擇推免。但推免不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薦免試資格,還需要考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學校層次也會成為錄取重要因素。
根據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公布的2019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碩士名單的數據,北京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來自于“雙一流”建設高校,占比高達94.8%。
數據來源: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中山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來自于“雙一流”建設高校,占比達到91%。
數據來源: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1849名,其中有1613人本科來自于“雙一流”建設高校,占比達到87.24%。
數據來源: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畢業于“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占比較高,意味著普通高校學生通過推免進入名校的機會相對較低。隨著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續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屆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4.1.4 不同高校之間推免率差異明顯
2017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2017年新增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普通高等學校予以備案的通知》,新增中國科學院大學等54所高校獲得備案,全國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至此增加至366所,在這366所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中推免率也有明顯差別。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網
從上圖可以看出,北京大學(校本部)以53.4%的推免率高居榜首,也就意味著北京大學超過半數的本科生能得到推免機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推免率34.25%,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推免率也較高,超過了25%;而寧波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推免率不足3%,差異明顯。
4.1.5 超九成招生單位認為推免生質量高于統考生
超過九成的招生單位認為推免生的質量普遍高于統考生;超過六成招生單位認為推免政策對考生來說比較公平。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數據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數據調查
隨著具有推免資格的學校數量、招生單位接收推免生比例的增長,疊加往屆生源比例增加,普通學校考生、往屆生讀研壓力日益加大。
4.2 高校研究生招生提高對考生要求
4.2.1 生源數量壓力緩解 研究生報名人數、錄取數量超過招生人數
近年來,隨著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張,高校的報考人數也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部分高校的錄取人數甚至超過了招生計劃人數。
東南大學2017年錄取人數增至4553人,招生計劃數為4000人,錄取人數高于招生人數553人;2018年錄取人數高達4882人,招生計劃數為4500人,錄取人數高于計劃數382人。 可以看出,近兩年,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高于招生計劃人數,而實考人數遠超錄取人數和招生計劃人數,并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深圳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錄取統考人數為1624人,招生計劃數為1469人,報考人數9405人;2017年錄取統考人數增至2232人,招生計劃數為2294人,報考人數9086人;2018年錄取統考人數高達2301人,招生計劃數為1904人,報考人數增至11981人。
根據近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深圳大學錄取人數開始逐漸高于招生計劃人數,而報考人數明顯高于錄取人數和招生人數,并呈現較明顯的增長趨勢。生源數量不再是學校招生考慮首要問題。
數據來源: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北京郵電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為2877人,上線人數為3844人,報考人數7465人;2017年錄取人數增至3402人,上線人數為4291人,報考人數增至8828人;2018年錄取人數高達3461人,上線人數為4792人,報考人數高達9635人。
可以看出,北京郵電大學報考人數和上線人數均明顯高于錄取人數,并呈現擴大趨勢。
數據來源: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隨著研究生報名人數,上線人數增加,研究生招生計劃數基本能夠得到保證,部分高校的錄取數量開始超過計劃數量,招生單位重心在由“數量”要求向“質量”要求轉變。
4.2.2 高校研究生調劑對考生層次提高要求
近年來,由于考生選擇專業熱度不同,導致不少招生單位專業需要接受調劑生。但在研究生報名數量逐年增長,高校研究生教育追求內涵式發展的影響下,招生單位對于調劑生要求也在提高。
2016年,山西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共108個,在調劑專業中提出對考生本科院校有層次要求的有4個,占比3.7%,2017年山西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共110個,其中對考生本科院校有層次要求的有12個,占比10.91%,2018年山西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有109個,其中對考生本科院校有層次要求的有34個,占比增至31.19%。
數據來源:山西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
2016年,南昌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共106個,在調劑要求中提出考生本科需畢業于985/211高校的調劑專業僅有1個,占比0.94%,2018年南昌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有59個,其中提出本科需畢業于985/211高校的調劑專業有30個,占比高達50.85%
數據來源:南昌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