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2017年中國教育在線高招調查報告

高考改革正式啟動

3-1、各地新高考改革執行情況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浙江、上海率先啟動高考改革試點,2017年進入正式的新高考考試錄取階段。截至目前,除新疆外,全國其余30個省份已先后出臺了高考改革實施時間表。

圖3-1-1

從執行情況來看,僅浙江、上海兩地從2014年新高一開始實施新高考方案,其余均未啟動。其中,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將從2017年新高一開始實施。

3-2、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

2014年10月22日,經上海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批準,《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正式向社會公布。隨后又陸續公布了相關配套方案。

上海

從考試來看,上海新高考方案規定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即3門必考科目+3門選考科目。必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滿分150分,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選考科目: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每門滿分70分,按等級賦分,賦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考生總成績滿分660分。其中,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圖3-2-1

從錄取來看,上海新高考方案規定錄取分為本科、高職(專科)兩個階段,均不分文理。本科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設置,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每位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選擇24個“院校專業組”。高職(專科)階段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高職(專科)普通批次設置8個平行志愿。

圖3-2-2

浙江

從考試來看,浙江新高考方案規定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即3門必考科目+3門選考科目。必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滿分150分,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選考科目: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7門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按等級賦分,賦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考生總成績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圖3-2-3

從錄取來看,以普通類為例,浙江新高考以“1個專業/大類+1所學校”為志愿單位,每次可填報80個志愿單位,按照實考人數的20%;60%;90%三次投檔。投檔比例為1:1,實行“專業/大類+學校”平行錄取。

圖3-2-4

3-2-1、化學受青睞,物理遇冷

新高考方案規定學生將自選3個科目,同時高校也有選擇權,不同專業對選考科目進行了限制。從浙江公布的2017年高考選考科目中發現,如果選考物理,滿足高校專業選科要求的覆蓋率是最高的91%,成為專業不受限制最高的科目。而如果選擇政治,只有59.7%的專業不受限制。可見,數理化在新高考中受到高校足夠的重視。

圖3-2-1-1

然而從2016年10月選考杭州市公開的數據發現, 7門選考科目中,選考最多的是化學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理、歷史、政治、物理、生物,從5173人至4773人,選考最少的是技術,2007人,物理選考人數僅列倒數第三位。

3-2-2、選考科目屬于學業水平測試,考試壓力降低

以浙江為例,新高考方案規定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

這種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在降低考試難度,降低了考試負擔的同時,客觀上也降低了考試的區別度。

圖3-2-2-1

3-3、增加考生的選擇權和考試機會

新高考方案實行“3+3”模式,即3門必考科目+3門選考科目。必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選考科目: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要求,確定自己的3門選考科目。

以浙江省為例,3門選考科目,可以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目中任意選擇組合。這樣的選擇組合多達35種,而以前只有從文/理科綜合2種選擇。

圖3-3-1

3-4、推動高校招生、育人模式改進

新高考方案不僅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權,也擴大了高校選拔人才的自主權。給高校招生、人才培養帶來了積極推動作用。

3-4-1、實行大類招生成趨勢

3月31日,清華大學召開大類培養領導小組會并對外宣布,從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類招生,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將整合為16大類,包括數理類、化生類、能源類、計算機類等,學生填報志愿的時候也將會按照專業類來填報。

如今,按大類、寬口徑招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認可,包括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在內的不少985、211高校都在嘗試推進。

圖3-4-1-1

3-4-2、高校主動撤銷部分招生專業,向特色與長項靠攏

新高考是以專業為核心的錄取制度,它強化了專業的地位,迫使高校不得不回歸到自己擅長的領域,而不是盲目擴張。

新高考下錄取模式的改變,導致每個高校必然形成多個錄取分數線,部分985,211高校將不得不面臨部分專業學科分數線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況,這時就不得不采取措施,放棄部分自己不占優勢的學科專業,與雙一流形成合圍之勢,對高校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與特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月7日,中山大學對外宣布,決定調整或暫停18個本科專業的2017年招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在實施本科專業動態調整之前,中山大學有126個本科專業辦學權。在2016年之前,經過歷次調整,在辦的專業數已經減少至114個。從2016年開始,中山大學對全校本科專業開展摸底排查,分別于2016年、2017年暫停部分本科專業招生,經過本科專業辦學水平評估,2016年調整或暫停招生的專業數量為21個,2017年調整或暫停招生專業數量為18個,本科招生的專業數量調整為77個。

3-4-3、三位一體招考改革受推崇

2011年,浙江開始在省屬高校中嘗試“三位一體”招生模式,即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對考生的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數后擇優錄取。

圖3-4-3-1

當年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2所高校進行試點,到了2016年已擴大到省內外54所高校,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8所高水平大學。與此同時,三位一體招生計劃也從2011年260人增加到了2016年7800多人。

這一招考模式最大可能照顧了傳統高考,中學評價,高校評價等多維度的評價,又有效補充了傳統高考區別度降低的不足,受到高校青睞。但考慮到具體實踐的技術難度,大范圍實施的可能性并不大。

eol.cn簡介 | 聯系方式 | 網站聲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網文[2017]10376-118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賽爾互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