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科學家之一,約翰·霍普克羅夫特于1986年獲得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最高榮譽——圖靈獎。同時,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積極投身拔尖人才培養事業,同時也是“101計劃“建議者。這位終身熱愛講臺的科學家,此次出現在了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現場,并表達了自己對“AI+教育”的理解。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曾在15個國家從事過教育工作,他指出: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具有深遠影響力,但其能否重塑現有教育體系仍待觀察。在技術發展史上,僅有黑板和印刷術被證實對教育產生了革命性影響。他坦言,年輕時曾誤判電視技術將徹底變革教育模式,但實踐證明這一預測存在偏差,原因在于當時忽略了師生互動對于教育的重要意義。優秀教師的魅力并不完全來自淵博的知識儲備、出色的授課技巧,更源于他們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真心關注學生成長。
在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深層思考的問題是,教師到底應該教什么。如果ChatGPT、DeepSeek就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的話,那么教師應該教什么、怎么教?霍普克羅夫特教授指出,“如果一位教師上課都不看著學生,不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只是站在講臺上念課件,那就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評價方式有待完善,應更加重視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衡量指標。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全面評估教師教學質量。在各種評估方式的對比之下,我認為熟人回避、多人獨立打分的聽課評估方式相對合理,也便于推廣操作。”
教育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熱愛的事物,并引導其走向能讓其樂在其中的事業。霍普克羅夫特教授特別強調:“我從未‘去工作’,而是‘去做我熱愛的事’。那些能成功的人,也正是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業。對教師我想說,教育要關注學生成長。比起知識教學,與學生真誠互動、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才是教育的關鍵。”
在與湖南信息學院校長張福利的學術交流中,霍普克羅夫特教授提出了優秀教師的三大標準:一是教會學生學習、思考并促其高階發展:二是熱愛、實踐和研究教學并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三是恪守教學倫理、涵養師風師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