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重慶文理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其前身重慶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渝州教育學院分別創辦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兩校合并組建為渝西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
學校坐落在重慶市永川區,有紅河、星湖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767畝,校舍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91.1萬冊(含電子圖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億元。學校現有正高級職稱人員180余人、副高級職稱人員4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70余人,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30余人;外籍教師(專家)20余人,外聘專家300余人;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萬人;來自俄羅斯、意大利、馬來西亞等國留學生50余人;與市內外40余所高校合作開展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研究生累計500余名。2021年學校正式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機械碩士、材料與化工碩士、農業碩士等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校緊密結合重慶市產業發展需求,聚焦新材料、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化工制藥、現代農業、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打造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特色植物研究院、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究院等新型研究院所。目前,學校擁有“微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創新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擁有特色植物產業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環境材料與修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7個市級科研平臺。近5年,學校科研項目持續增長,累計獲得國家級項目80余項;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50項,獲得省級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得授權專利900余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數量大幅增加,高水平學術論文達到1800余篇,李洪雷博士、徐志剛博士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Cell》發表重要研究成果,劉嘉教授發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的研究論文進入農業科學領域全球ESI1%行列。學校利用國家級眾創空間及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E5抗抑制劑國際一類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美國FDA臨床批文,并以3000萬元成功轉化;納米銀線系列專利、脫毒生姜連作技術、獼猴桃良種脫毒工廠育苗技術等一批新技術成果正在進行轉化和推廣應用;抗癌新藥PZ-1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一類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主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重慶高教研究》和《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其中,《重慶高教研究》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2020)、WAJCI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統計源期刊、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來源期刊。
學校現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6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農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10個學科門類,擁有市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農林卓越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雙萬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認證)專業1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業3個,2個專業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項目,市級特色學科專業群2個,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19個,市級特色專業10個,市級大數據智能類特色專業1個,市級教學團隊8個,市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6個,市級精品類課程29門,市級一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48門。
重慶文理學院成人高等教育起始于上世紀80年代,學校積極開設社會急需專業,主動送教上門,面向基層、企事業單位和郊區辦學,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應用型人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根據社會需要,目前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共開辦專業16個,其中專升本專業13個,高起本專業3個,歡迎廣大社會人員報考!
部分專業簡介
《工商管理》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基礎和現代化管理科學知識,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及必須的基本素質,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從事管理等工作,并富有開拓創新與社會責任感的工商管理的中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前教育》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學前教育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學前保教能力,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良好,具有創新精神,能在學前教育領域從事教育、保育的學前教師或管理人員。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寬的知識面,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較高的職業素養。能在電力部門、用戶終端供配電、工業自動化、檢測與過程控制、電機與電器制造、電氣智能化等行業,從事電力系統裝備制造、系統運行、工業自動化控制以及電氣產品研發、營銷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財務管理》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財務會計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運用財務預測、財務決策方法,能在各類型的單位從事財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行政管理》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公文寫作、溝通協調、行政禮儀、社會調查、危機處理等專業能力,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領域從事行政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土木工程》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核心技能,“懂設計、精施工、會管理、敢創新、重責任”的高素質土木建筑現場工程師。
《工程管理》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面向施工、建設、中介、造價主管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具有工程管理綜合職業能力,具備工程管理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能從事建筑工程項目的投資估算、招投標、項目經濟評價、造價監理、合同管理、造價審計和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較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工程造價》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建筑業新業態、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工程綜合素質,牢固掌握建設工程領域的基本技術知識,掌握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和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全面獲得造價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支撐終身發展的能力,具有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能在建設工程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咨詢等企事業單位和相關政府部門,從事全要素和全壽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漢語言文學》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文學鑒賞能力、語言文字應用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中小學教育、新聞傳媒、社會文化管理等領域和企事業單位、機關,從事語文教學、行政管理、文化宣傳、新聞傳媒、編輯、文秘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業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適應建立學習型社會需要的,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具有軟件開發能力、軟件開發實踐和項目組織的初步經驗,具有一定的外語運用能力,能在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開發、系統維護、信息和網絡管理的、適應軟件技術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畢業與授予學位
1.學生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后取得正式學籍,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核合格,可以獲得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證書。
2.符合學位授予條件,且經本人申請可授予相應專業學士學位。
報考說明
一、報考條件
身心健康,能獨立完成學業,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考生
必須是已取得教育部門核準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的人員。
二、報名辦法
(一)報名方式
1.報名方式:網上報名加現場確認。
2.報名時間:8月底至9月初(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當年通知為準)
3.現場確認時間:考生網上報名后,須到所選區縣招辦進行現場確認,具體時間以考試院公布為準。
4.報名網址: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http://www.cqksy.cn)、重慶招考信息網(http://www.cqzk.com.cn)。
(二)注意事項
現場確認時考生務必帶上本人身份證和專科畢業證書原件。
三、成人高考考試時間
2022年10月下旬(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通知為準)
四、2022年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注:以當年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為準,錄取后按年交學費,由學生直交我校財務。
五、學習形式: 函授
學校采取“網上自主學習+面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六、學制
學制:高起本5年,專升本2.5年。
七、招生咨詢
重慶文理學院成教招生辦公室電話:023-49813978
聯系人:秦老師 傳真:023-49813978
聯系地址:重慶市永川區紅河大道319號(重慶文理學院紅河校區留學生公寓志仁樓101辦公室)
官方網址:http://jj.cq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