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年修訂版)
船舶與海洋工程(中烏合作辦學)專業是由江蘇科技大學和烏克蘭國立造船大學(以下稱烏方大學)合作舉辦的本科學歷教育項目。學生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江蘇科技大學畢業和學位要求,可獲得江蘇科技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達到烏方大學的要求可獲得烏方大學的學位證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夠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制造、檢驗、使用、教育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尤其側重為大中型造船企業培養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外語聽說寫流利,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以及較好的科研論文(報告)撰寫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學習數學、力學、外語和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系統地學習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等本專業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現代設計與制造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受到現代造船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本專業工作所必需的設計、制圖、計算、測試和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熟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建造法規和國內外主要船級社的規范;了解造船與海洋開發的前沿理論、新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3.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具備從事初步科學研究及工程實踐創新的能力。
4.英語聽說寫要求流利順暢;鼓勵參加國家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鼓勵參加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
5.必須達到本培養方案規定的總學分要求和各類學分要求。還要求學生了解現代造船模式的理論,具有較強的船舶總體和結構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較寬的知識結構,具有較強的結構設計、建造技術以及較強的海洋環境、海洋結構物結構強度設計計算、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三.主干學科
數學、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四.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流體力學、船舶結構力學、船體結構、船體制圖、船舶靜力學、船舶阻力與推進、船舶設計原理、船體結構強度、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制造技術。
五.采用英語,雙語、外語教材和外教的課程
本專業的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實踐環節構成。
公共基礎課中的英語課主要是為學生接下來學習專業課程做語言準備而設置。
學科基礎課(8門),專業課(15門)和實踐環節(4)共27門課程全部從烏方大學引進,包括英文教材和教學大綱等資料。
27門引進課程主要由外教授課,其中9門課程中方教師適當配合用英語或雙語進行教學。
六.主要實踐性環節
工程基礎訓練(金工)、認識實習、畢業實習;船體制圖大作業;造船CAX上機實踐、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船舶總體設計、船舶結構設計、船舶生產設計等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七.學制與學位
標準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學校保留學籍的最長年限為6年。
八.畢業學分要求
畢業要求完成最低學分為194學分,其中必修課161.5學分,選修課32.5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