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專業好就業
2025-07-04 10:52:2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申請熱門的四大專業——計算機、大數據、生物醫學和電氣工程,在經過這幾年的“風口”輪換后,就業形勢如何?是否真的有必要繼續“卷”下去嗎?
01
計算機科學 (CS) 相關專業
計算機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其分支學科也是非常多。拿美國的計算機研究生主要的專業方向舉例:有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程序應用 (Programming Language) ,計算機系統 (Systems) 以及計算機理論 (Theory) 這四個部分。而每個部分又有很多研究方向。
?計算機(CS) 就業路徑:● 首先,CS 從事科研的話,研究的東西比較先進,也會包括和其他專業的很多交叉學科, 因此 CS 的 PhD 其實對科研的貢獻很大。
● 其次 CS 畢業也可以 進金融或者是進銀行且發展天花板很高。 例如量化分析師 quant,其實頂層 quant 的收入比硅谷 CS 工程師更高,quant 行業在美國的下限可能比 CS 低,但是上限比 CS 高。
●最后,除互聯網 IT 行業以外,各行各業都需要 CS。因為都需要開發軟件、網站,甚至是處理數據,開發客戶端,建立數據庫等。
?計算機就業形勢:
其實 CS 只是一門技術并不等于一個行業,更不能直接等同于程序員,然而就最近就業形勢來說并不樂觀:
國內:各大廠招聘緊縮,互聯網行業進入嚴冬, CS 畢業生過多造成極度內卷, 但是未來經濟復蘇依然需要 CS 崗位。
海外:2021 年互聯網行業就業開始下降, 2022 年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凍結招聘,部分公司大量裁員 ,新的經濟拐點暫時還看不到在哪里。需要注意的是,CS 出路不等于互聯網未來,高薪的是互聯網行業,并不是 CS 本身。
收入參考:早期 $101,200,中期 $152,300(數據來源:PayScale 全美畢業生薪酬)
02
數據科學相關專業
數據科學 DS 全稱 Data Science,看看這個專業的名字,很明顯它是大數據時代/孕育的孩子之一。不同于計算機,數據科學各個學校基本都有碩士項目,但很少有 PhD 的項目。原因即在于 數據科學研究到深處其實就偏重計算機方向, 所以一般來講數據科學做到真正頂級研發崗位的都是計算機的 master,而不是數據科學的 master。
** **?數據科學就業路徑:****
● ML ** research(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_)* -研究各種新的模型以及算法。爭取提出有重大突破意義上模型或者 framework。 很偏數學、CS,絕大部分是 CS 博士或數學、統計 博士在從事。_
**●*MLE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機器學習工程)- 這類崗位會更加專注在產品線上的機器學習應用。利用算法來改善產品的使用體驗,更多做著建模的工作, 偏應用。相比于 ML research 來說, MLE 更多是去應用這些算法,做相關的產品工作,也會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建模,但不會像 ML 那么難。**
**●*數據分析師/*商業分析師-和大量的數據打交道,更多做的分析的工作。 不一定要 data science 畢業才能做 DA/BA 崗位,統計、CS,甚至理工科在美國都很容易轉行。對于數理基礎好的同學來說,這其實是一個轉行很友好的方向。**
**●*General DS:*需要掌握和熟悉 DS 各個環節,在工作中對于分析,建模的工作都會有所涉獵。**
?數據科學就業形勢:**相比 CS 極度內卷的狀態來說,DS 的就業形勢國內相對更加樂觀,而國外隨著經濟衰退影響仍然在等待機會:**
國內:**市場缺口比較大,這幾年呈上升趨勢 ,但是近幾年受經濟形勢影響增長放緩。**
海外:**2022 年以前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然而 2022 年以后受經濟衰退的影響,各大公司也處于招聘凍結,近幾年就業估計不會樂觀, 但是經濟復蘇應該會非常需要數據科學崗位的支持。**
03
電子電氣工程 (半導體)Electrical/Electronic Engineering,簡稱 EE, 作為應用性很強的工程類學科,向來是工程學院中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也正在逐漸成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力最大最廣的學科之一。 這里要討論的是 EE 專業中的半導體就業方向。隨著 科研機構和科技巨頭越來越重視芯片產業人才;英特爾、三星、SK Hynix 不斷加大投資擴產,帶來更大的人才缺口,半導體產業頻繁漲薪、發獎金來防止現有人才的流失,這個行業可以說是當下就業大熱門, 半導體行業特點是培養周期長,護城河高。
?半導體方向就業方向:*
**●*設計崗位(微架構、設計、驗證、版圖、DFT 等前后*端崗位):更傾向 微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的應屆生。 設計崗位一般來講就業面會比較廣,薪水暫時在半導體領域是較高的。 ●產品和質量可靠性崗位、以及工藝崗位(PE/PIE/EE):傾向 材料物理化學專業應屆生。 工藝崗大部分可能去一些比較壟斷的大企業,因為做工藝非常燒錢,小公司基本不做或找代工,能做工藝的公司數量有限,可選擇的范圍是比較窄的。但是從就業崗位上來講,工藝崗位其實并不少,大廠崗位是很多的,所以一般來講也是可以找到對口的工作,機會不少。?半導體方向就業形勢*:EE 半導體專業這幾年處于敏感狀態, 不完全受市場控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國內產業界:雖然市場緊縮,舉步維艱,但國家隊下場,政策利好。中國半導體各大公司受美國制裁原因無法進行前沿產品研發, 但是因政策扶持依然有大量投資資金, 所以目前畢業生如果能夠找到工作的話, 目前各大半導體公司開出崗位薪水都很高。收入參考: 國內半導體大廠 master 畢業薪水 20-30W 左右,PhD 50-60W,海歸甚至可以達到年薪上百萬。
國內科研界:各大高校跟風開設半導體相關院系和研究院,半導體方向科研崗位呈上升趨勢。 國家大力資金支持發展半導體,科研界也馬上跟進,在高校也產生大量科研崗位。所以雖然國內 PhD 存在一些不友好現象,但半導體領域現在缺口較大, 導致目前國內半導體方向的科研崗位并不是很卷,找教職或科研崗位不是很難。海外總體:2021 年呈增長趨勢, 2022 年突然進入嚴冬,大廠幾乎全部沒有新崗位,部分大廠大規模裁員。 海外半導體公司短期可能受美國制裁影響,但其實經濟衰退應該是核心原因。半導體是核心支柱產業,不會一蹶不振,新一輪機會或許需要等待經濟復蘇。
04
生物/醫學
說到理工“天坑”專業,生化環材中的生物無可避免,而醫學方向也是一個入坑后就是讀不完的書和考不完的試“大坑”專業。 但這兩個專業近幾年有了一些轉機。?生物/醫學就業路徑:
可從事崗位:科研,藥企研發,生物公司研發,其他公共衛生和健康醫療機構。
● 科研單位:國內藥企其實是就業崗位非常有限的, 生物大方向絕大部分會去科研單位, 內卷極其嚴重,不管是美國還是在中國都是競爭非常激烈。
● 藥企:中國國產藥企研發部門其實不多,人才缺口不大,就業崗位較少。 大部分好的藥企還是以外企為主。
● 生物公司:生物信息/基因組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偏數字化的生物方向就業相對較好一點, 主要集中在測序,生物數據分析,個性化醫療等領域的公司 ,傳統生物方向就業崗位較少。
然而!生物公司這幾年有蓬勃發展趨勢,轉機就在于 生物和量化科學結合新生的交叉學科: 生物信息、基因組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偏數字化、偏計算化的生物方向,這些方向應用性很強,就業也很好,甚至相關行業在美國薪水這幾年有趕上 data science、CS 等高薪崗位,這些領域這幾年在國內也陸陸續續有所發展。
乘上了計算機和大數據的風,生物和醫學也有了站在“風口”的機會。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