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國際學校與美高的真實差距
2025-08-14 20:43: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孩子今年初三,目標是美國的本科,高中教育如何選擇?更具體點,高中可以選擇傳統高中,外國語的AP班或者美國私立高中。
面臨這么多的選擇,該如何找到最合適自己的?這個問題,應該說是目前中國不少家長所面臨的一個很實際的困惑。
根據這位家長自述,自己孩子現在處于初三,有意向去美國讀大學,但是糾結于高中的選擇。除了直接去美國讀高中之外,國內學校的選擇令人眼花繚亂。雖然最簡單的就是傳統的公立學校,但公立學校似乎跟國外大學銜接性不強。于是乎這位家長跑遍了整座城市,踏足每個國際班。
云里來,霧里去,長跑一段路之后,歇腳于成都某所知名高中,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去讀美國大學,A-level、IB或者AP這些國際課程都不是必需的呀。”這位家長講到這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仿佛是表達自己終于找到了滿意的答案了。
對于業內人來講,這是個很基礎的認知,但是對于這位家長,以及這位家長所代表的群體,弄清楚這個概念并不容易。為什么?原因之一是漫天飛的廣告和浮夸,比如學校大肆放大AP課程,ACT課程,SAT等等對升學的作用,而沒有去解釋美國教育和招生錄取的本質。因此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大部分家長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為孩子擇校,家長必須知道的背景知識
不管他人的宣傳如何,
最在乎你孩子教育的還是你自己。雖然我不期望每個父母擁有專業人士的辨別力,但是每個父母至少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假定目標是美國大學,除中國傳統公立學校之外,初高中階段到底有哪些選擇呢?
·美國本土中學
·中國大陸非傳統中學
對于中國家庭來講,美國本土中學一般只有私立的走讀或寄宿學校合適(公立學校一般只提供有限的交流機會)。這類學校進入中國家庭的視野也不過就是7、8年的時間。短短的幾年時間,申請進入優秀的美國私立中學,尤其是寄宿學校,競爭已經相當激烈,但是中國人是知難而進,雖然有迷茫,有困惑,但是無論怎樣踟躕,依舊目標堅定,因此留學低齡化的趨勢將繼續白熱化。
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給。有一部分人直接選擇美國讀中學,但是還有更多的人留在了中國。雖然留在中國,但是這群人對國際化教育有同樣強烈的需求,因此也就促使了中國國內國際化教育的激增。但是問題就在于任何一個新生的產業,剛開始都是混亂的。以上所述三個選擇里,“中國大陸非傳統中學”是最讓人看不明白的。該類再細劃分,如下:
國際學校 VS 國際課程 VS洋高考辦學
第一類是國際學校。
真正意義的國際學校的咨詢師和學生都必須是多元的,來自不同國家的。中國大陸的現狀是大部分國際學校只允許錄取非中國國籍,只有個別學校同時招收中外籍學生。
第二類是國際課程。
目前中國從海外引進來的有三大體系:
A-level, IB, AP。(更嚴格來講,AP不是體系,而是30+門課目的統稱)
國際課程目前運營于兩種環境之下:
1)中國公立高中的國際班
2)民辦的私立學校
第三類,我統稱為洋高考辦學。
這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方式跟傳統學校沒有區別,就是以考試為中心。之前是高考,目標為中國大學;現在改頭換面,以托福,雅思和SAT,ACT為中心,目標為英美大學。洋高考辦學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讓學生真正去享受國際教育,很多是跟第三方考試培訓機構合作,所以是一種美化版的考試培訓,一個單純的盈利培訓學校而已。
了解這三者之后,相信不用我再舌戰群雄,國內所謂的國際班,國際學校,國際課程班到底怎么樣?你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