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外的金融專業對比
2025-08-15 05:42:1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中國所說的金融—-宏觀金融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人民銀行說我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改革開放后,凡是以“國際”打頭的專業招生分數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說加上金融二字了。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宏觀金融”。有趣的是,這兩部分在美國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二、美國的finance—微觀金融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一說公司財務,人們就會把它跟會計聯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應把corporate finance譯成公司金融而不譯成公司財務,就是因為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并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投資學, 包括風險管理、投資組合理論與資產定價(assetpricing)等,比如資產定價,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所以公司金融和投資學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微觀金融”。根據這一分析,我們便清楚了。國內學生說自己是金融專業的,他們指的是宏觀金融,但是按國外的說法,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屬于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這些領域:國外說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觀金融。在美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通常設在經濟系,而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經濟系也會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為這一領域與微觀經濟學,特別是產權和激勵理論,有密切關系。事實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經濟系畢業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學生,按照國內的說法當然是學金融的。但是在美國,他們學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見在金融這一領域,美國和中國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別。所以在美國金融專業主要是分為兩大塊: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和投資學﹙investment﹚。美國無論是博士還是碩士所研究的內容都跑不出這兩部分;而這在我國金融教育里幾乎還是空白。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咨詢!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