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非研究生?一篇搞定日本“研究生”申請
2025-10-10 16:46:0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什么是研究生?
定義:日本的研究生與國內的研究生不同,沒有正規學位是旁聽生的一種,也叫預科生。研究生申請是日本考修士的重要途徑之一,需要提前聯系教授套磁、提交材料,主要錄取形式為書類審查+線上面試,合格研究生后,還需進一步參加修考,合格后才能成為碩士。
范圍:絕大多數國公立院校都會開設研究生申請制度,如七帝大、筑波千葉廣島等等。
優勢:
1.相比于語言學校過渡一年學費4萬左右人民幣,研究生過渡需要付出的經濟成本更低,約一年2萬元左右
2.能提前接觸校內資源,如研究生、圖書館等,學習氛圍更好。
3.能從研究室前輩那里獲取往年過去問、升學經驗等,獲得進一步的優勢。
4.相比于校外學生,本校研究生修考合格率更高,且面試時有隱藏“印象分”。
缺點:
1.申請時對自身條件要求高,出身校、績點、語言成績等方面不能太差。
2.升學優勢主要集中在本校,考其他院校并無明顯優勢,仍然需要自行獲取過去問等資源。
3.研究生雖然被稱為“一只腳”跨入修士,但并未真成功,在研究室學習時表現不好依舊考不上修士,甚至有些教授會直接說修考不會給過。
二、申請條件
學歷方面:需要滿足正規16年教育,大專生(15年學制)需要經過資格審查(預科生也是大專生補充學制的好選擇)。
語言方面:文科日語通常要求n1,理科要求n2。英語方面建議托福85以上或雅思6.5以上,需要跟據目標校進行調整。
材料清單:
研究計劃書:可以說是學術方面最重要的材料,直接反應專業掌握能力與研究思維,需要貼合教授研究方向,面試時主要圍繞研究計劃書進行問答。
成績單:建議績點達到3.0以上,教授會根據這個判斷我們學習態度。
畢業證明或預畢業證明:確保學歷符合要求,預畢業證明需要滿足入學前能完成畢業。
存款證明:確保申請人員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承擔在日的學費與生活費用。
其他材料:推薦信、入學申請書、畢業論文、個人簡歷等等。
三、申請流程(以4月生為例)
四月入學:
前一年4月前:可提前準備語言成績、研究計劃書等。
入學前年4月:確認目標校、專業,選擇教授。準備研究計劃書、自薦信等逐步開始聯系教授套磁拿內諾(教授可能要求面試)。
入學前年7月:若未成功考下日語成績,可以再參加JLPT考試,但套磁時需要提前跟教授表明7月參加考試。
入學前年10月:整理出愿材料,文科專業出愿。、
入學前年11月:理科專業出愿。
入學前年12月:選考結果公布。入學許可下發。
當年1月至3月:提交在留材料、申請宿舍。大約2月在留下發后辦理簽證。
四、提升申請成功率的要素
1.學校適配:認清自己,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更貼合的院校、專業與教授,避免和其他申請者扎堆申請相同院校導致競爭過大。
2.材料優化;研究計劃書要避免泛泛而談,要展現自身專業程度,學會引用前沿研究,邏輯思維嚴密。語言方面盡可能超過學校平均要求。
3.良好的態度:跟教授交流時注意日本敬語體系,約面試或出愿時一定一定要準時,日本人很看重時間觀念,往年有出現學生已經拿到內諾但出愿太晚理由太敷衍,教授明說之后修士不給過。
想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以聯系本站老師詳細咨詢。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