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 最全介紹
2024-04-03 16:13:4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很多同學都很關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美國MIT霸榜!英國劍橋逆襲反超!中國清北穩定發揮!這個問題,那么接下來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相信你通過以下的文章內容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MIT霸榜!劍橋逆襲反超!清北穩定發揮!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作為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的第20個年頭,這一次,該排名共羅列了近1,500所院校,這也使得其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
此排名被評為全球最靠譜兒高等教育界排名:其排名被瀏覽了近1.5億次,被各大媒體報道了近10萬次~
信息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
QS世界大學排名由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出品,對世界85個地區的近1,500所大學、13,000余個大學學科進行專業權威的分析。
這一次QS不只是聚焦排名靠前的知大學。今年排名還包括了來自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等各個不同地區的大學。
信息來源PA Archive
作為世界上最具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大學排名之一,QS根據主要根據:1)獨立調查問卷結果、2)各類學術研究成果、摘要和論文引文的國際數據庫以及3)各所大學,包括學生數量、教師數量以及人員構成的國際化比例數據進行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指標|
■學術聲譽 40%
整理了世界高等教育領域超過130,000人對全世界大學教學和研究質量的專家意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學術意見調查;
■雇主聲譽10%
基于超過7.5萬名雇主關于大學畢業生就業水平調查問卷的答復;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 20%
衡量學術影響力,通過五年內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今年,QS評估了1,470萬篇論文中的9,600萬條引文,同時排除了自引文;
■師生比例 20%
代表教學規模,將學生的人數除以教職員人數得出,以用于全球學生群體參考所選大學的班級規模;為每名學生配備大量教員將減輕每名專業學者的教學負擔;
■國際教師比例5%
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衡量大學中非本國教師的比例;
■國際學生比例5%
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衡量一個大學中的非本國學生群體比例,這也可以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2023QS世界大學排名看點頗多!
* 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11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大學
* 英國大學超給力:劍橋升至第二,牛津保持前五
* 清華北大沖進前15名,拿到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中國院校排名穩步上升
2023QS世界大學綜合排行中,中國大學的排名可謂是相當亮眼,Top100上榜12所:北大12,清華14,港大21,復旦34,港中文38,香港科技大學40,浙大42,上海交大46,香港城市大學54,港理工65,臺灣大學77,中科大94。
多數國內院校排名都處于上升態勢——北京大學上升6名,現居世界第12名;清華大學上升4名,現居世界第14名;浙大上升3名,現居世界第42名;香港作為小而精的名校集中地,港八校中依然有5所院校位居世界top100,而且排名都比較靠前。可以說十分對得起這幾年亞洲留學越來越高的熱度。
2023QS綜排部分亞洲地區院校
名次上升的原因,我們拿這兩年排名飛速上升的北大舉個例子。
左為北大去年評分(去年排名世界第18);右為今年:數據源
對比一下兩年的得分,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和國際學生占比有輕微下滑,而論文引用指數(即圖中每位教員引用率)、國際教師占比、師生比這三項的提升都比較明顯,加權平均之下,總分從88.8上升到了91.3,排名一路上漲。(最后兩項“國際研究網絡”、“就業結果”為今年引入的新指標,但并未參與今年的排名,所以我們不考慮)
北大分數從88.8漲到91.3,主要得歸功于北京大學近年來在科研領域的成果增長。并且在國際化程度上,橫向對比一下,確實比清華大學的分數高一些。
清華大學QS分數
其實我們看清華和北大的分數情況就能發現,隨著國內頂尖院校的國際化建設,在保證學術實力的前提下,這個排名未來還有上升空間。越來越多同學看到國內院校的潛力,這也是考慮國內國外雙申、保研、直博等項目的同學越來越多的原因吧。
看看英美的情況
其實英美院校的排名整體來說跟之前大差不差,MIT蟬聯世界第一,劍橋從第3到第2,牛津從第2到第4。
雖然變動幅度不太,但美國院校大多在去年的排名下滑基礎上,呈現出了排名不變或略有下降的趨勢,縱向對比一下歷史數據可以說在QS的排名上并沒有發揮得很好。
當然排名向來只是個參考哈,而且排名依據的各項指標并不能涵蓋一所學校的所有方面,應該也沒有同學會因為今年劍橋比牛津高2名而覺得這兩所院校有很大的質量差距,所以大家看排名也見仁見智,不絕對代表院校教學質量。
分數不相上下的Top 5
美國院校的整體表現不佳跟國際師生占比數據的下滑是有直接關系的,從去年開始這個趨勢就已經很明顯了。而原因大家應該也都清楚,疫情和美國政策變動的影響。
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去年發布2020年度“SEVIS by the Numbers”(美國境內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統計報告)數據報告的時候,我們就分析過2020全年持F1、M1簽證的美國就讀留學生人數減少了超過27萬,占全美留學生的17.86%,對美國留學帶來的經濟和教育行業影響是很大的。
而與之相對的,美國的院校們也會對此作出應對措施,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你認可美國名校的教育質量,那么就讀人數下滑的這幾年申請可能反而更是申請的好時機。(后來的申請數據大家也看到了,越是頂級名校,申請人數越是指數上升,看來大家都明白“撿漏”這個道理)
全美數據均有所下降,截圖自數據報告
另外,QS對英聯邦地區院校的偏愛大家多少都心照不宣了,所以很多人會說如果想去美國院校,看看USNews比看QS好。這也意味著隨著藝術留學,或者說留學的普遍化,大家對于排名的看法也越來越綜合了。
其他榜單排名亮點
除了以上提到的英國、中國大陸以及美國的排名看點外,其他地區的排名也非常高能~
歐洲大陸方面,排名最高的高校是位居第9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它也是世界前十名當中唯一一所非英美高校。
亞洲排名方面,亞洲第一仍然來自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第11名,而去年亞洲第二南洋理工大學下滑至第19名。
在中國香港地區,香港大學穩步上升一位至第21名,港中文、港科分別位列第38和第40名;而東京大學保持在第23位,亞洲第6。
信息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
澳大利亞前四的大學今年的排名都有所上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位列第30名。 加拿大表現最好的2所大學分別是麥吉爾大學(31)以及多倫多大學(34)。
2023年QS全球大學排名前100
信息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
美國:MIT繼續稱霸,康奈爾重回前20
今年美國共有202所大學上榜,比去年大幅增加,美國依然是上榜數量最多的地區。MIT連續第11年守住了自己全球第一的位置,這是絕對實力的表現。
美國共有27所大學進入TOP100,MIT穩居第一,斯坦福大學(3)和哈佛大學(5)也與去年一樣,位列全國第二、第三。在世界TOP10中美國占了5席,其中3所大學占據前5,雖然總體比去年少了一所,但可以說還是非常亮眼的成績了。
耶魯大學(18)、康奈爾大學(20)、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4)、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2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7)、西北大學(32)、紐約大學(39)、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44)、德克薩斯大學(72),真是優秀的不講道理。
中國:清北復交浙穩居前50
中國大學排名繼續進步!今年共有71所中國大陸高校上榜,其中有6所進入QS榜單的TOP100名,5所進入前50名。清華北大的排名繼續前進,距離亞洲第一大學僅一步之遙,中國香港地區的大學名次穩定,港大、港中文、港科技位列前50,港理工、港城市位列前100。
北大:排名12,較去年上升6名(這也是中國大學世界大學排名歷史新高!)
清華大學:排名14,較去年上升3名
香港大學:排名21,較去年上升1名
澳洲:澳國立穩居前30
澳洲表現與去年相差不大,此次共有7所大學進入前一百名。可以看到,排名澳洲第一的依舊是澳洲國立大學,但較去年下降3名。墨爾本大學排名33,較去年上升4名。
悉尼大學排名41,UNSW排名45,昆士蘭大學排名50,蒙納士大學排名57,較去年上升1名,西澳大學排名90,較去年上升3名,阿德萊德排名109。
加拿大:多倫多和麥吉爾、UBC進入前50
今年共有30所加拿大大學上榜,然而位于前50名的就有3所: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和UBC。不過今年兩所名校多倫多大學和麥吉爾大學都掉出了前30名,麥吉爾大學成為加拿大排名最高的大學。
新加坡:依然有亞洲排名第一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太穩了!連續五年位列11名!南洋理工大學則往后退了7名,首次落后于清華北大。
排名怎么看
前段時間,中國人民大學等中國高校宣布退出世界大學排名,理由多是因為校方認為排名與學校真實實力不符。由此想跟大家探討一下排名的價值。
對于人大退出排名這件事,網絡上大家的評論基本上分為了兩派:一派覺得國外的排名本來就是生意,沒一點公信力,不玩就不玩了;另一派覺得排名低就是排名不準是吧,屬實是玩不起。
這兩派觀點出現其實跟現在大家對各大排名公信力的評價非常類似。一方面每次排名出來都有很多評價“xx大學比xx大學還高你們明白這排行榜有多好笑了吧”,但當企業、事業單位、研究機構等篩選人才和推出優惠政策的時候,偏偏又直接參考著“公認是笑話”的排行榜。
上海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發的新文件
這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排名依據”的不同。
QS看重的國際師生比例、國際影響力、與國際接軌程度等國際化因素方面,我們看人大官網的數據: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留學生只有1200多人,國際留學生占比僅為4.23%,外籍教師數量也比較少,這在國際大學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中,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人大認為自身的學校特色、優勢與國際評價標準差異較大,故而退出了排名。
再比如,有人說xx大學排名那么高,連個諾獎都沒有,這排名水得不行。然而排名依據中本來也沒有諾貝爾獎獲得數量這一條,xx大學的優勢其實在于學術聲譽高、教職人員的論文業內認可度高、師生比高、雇主認可度高等,那么對于在意雇主聲譽來選校的同學來說,這份排名的可參考價值就非常高了,一點都不水。
以上就是“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美國MIT霸榜!英國劍橋逆襲反超!中國清北穩定發揮!”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外語頻道,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