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林斯卡學院好不好
2024-05-19 16:39:4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卡羅林斯卡學院好不好,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正在準備留學的同學關心的一個問題,那么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感興趣的您趕緊往下了解吧。
卡羅林斯卡學院 (Karolinska Institute),又名卡羅琳學院、卡羅琳醫學院、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曾名皇家卡羅琳學院(“卡羅琳”是為了紀念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的軍隊),是瑞典著名的醫學院,世界頂尖醫學院之一。卡羅林斯卡學院建立于1810年,在瑞典國內僅晚于烏普薩拉大學和隆德大學。學校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地處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交匯處。卡羅林斯卡學院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單一醫學院之一,也是世界醫學排名前十的醫學院,承擔了全國43%的醫藥類學術研究,并擁有一個附屬的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 (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同時,學院有一個諾貝爾委員會而聞名于世,每年負責評審和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面就和中國教育在線了解一下卡羅林斯卡學院好不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英教育
崇尚精英教育是歐洲傳統的教育理念。特別在對博士生的培養上,卡羅林斯卡學院以令人驚嘆和感動的責任感扮演了一個“父母”的角色。每一個被卡羅林斯卡學院接收的博士生,無須通過勤工儉學來維持生存,每人每年可獲得來自導師的30萬瑞典克郎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樣的制度足以確保博士生衣食無憂,全力以赴投入學習與科研。
微生物和腫瘤生物中心副教授胡立夫是一位移民瑞典17年的華人。他說,他每年向有關教育基金會申請獲取的科研經費大約有100萬克郎,其中有38.5萬克郎要上交給卡羅林斯卡學院,余下部分要“全包”3位博士生的開支,日子過得緊巴巴。因為根據瑞典高額的稅收制度,他得為每位博士生付出超過24萬克郎的費用,他們每人每年才能凈得12萬克郎。雖然瑞典有著全世界最完備的福利制度,但卡羅林斯卡學院對教員和學生近乎嚴酷的要求,是他持續勤奮工作的動力,幾乎每晚都要工作到12點。
獨特的風景每隔幾天,都會在卡羅林斯卡學院的校園里上演——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自動停下腳步,向冉冉升起的一面或者數面校旗行注目禮。清點校旗的數目,便可得知,當天又有幾名博士生獲得了博士學位。
那是神圣而莊嚴的一刻。每個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博士生都以此為榮。或是天堂,或是地獄。一位在卡羅林斯卡學院呆了兩年的留學生說:“對有真才實學的學子,卡羅林斯卡學院是天堂;對想混一張文憑的人,卡羅林斯卡學院是地獄。”
與某些西方國家的大學不同的是,卡羅林斯卡學院并非以贏利為目的,所以在教學方面一向以嚴謹著稱。因此,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學生都有強大的自學能力。
科研創新
學院每年在世界頂級醫療刊物上發表論文超過4000篇,在干細胞、神經細胞、流行病學與腫瘤研究等領域走在國際前沿。研究血管增生的瑞典籍華人曹義海教授曾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工作過,他比較前者與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科研水平,覺得不能簡單地以排名先后來評判,而是在不同領域各有千秋。他認為,在卡羅林斯卡學院,創新思想的火花可能是被保護和激發得最完美的,同時可以向社會借助“合力”。
例如,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班格特教授領導發起的一項旨在研究腦部疾病的計劃——“Swedish Brain Power”項目共匯集了73個研究團體的積極參與,包括來自從腦成像到遺傳學等各個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衛生保健專業人員乃至商業人士,預算高達1億瑞典克朗,協力攻克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
腦科學可以說是瑞典的強項,這個領域內六分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瑞典人,新項目旨在鞏固瑞典神經學研究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10 Out-of-statetuition is reasonable以上是中國教育在線為你整理的出國留學干貨,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中國教育在線。
以上就是“卡羅林斯卡學院好不好”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留學頻道,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