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2024-04-15 10:27:0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選擇留學,那其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本文則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整理了資料,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該校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亞琛工業大學,米蘭理工大學等國際上著名的工業技術大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也與許多跨國公司和知名研究機構如英特爾、微軟、飛利浦、阿斯麥爾 (ASML)、殼牌 (Shell)等保持密切聯系與合作。 代大擁有約25000名學生和超3600名科研人員 ,在微電子方面,擁有自己的芯片生產公司和研發中心,其航空航天工程系更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之一的科研型六自由度飛行模擬器-SIMONA以及飛行試驗機-Cessna Citation II,與NASA (美國航空航天局) Ames、NASA Langley、ESA (歐洲航天局)、Boeing (波音)、Airbus (空客)、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公司或組織有著緊密項目合作關系,主持完成了歐盟、空客、波音、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等公司或組織的多個科研項目。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57名,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75名。
歷史沿革
皇家學院 (Royal Academy) 1842-1864:
1842年1月8日,為提供優質的工程師教育給想為荷蘭王國工業效力的百姓,也為培養貿易相關領域的學徒,荷蘭時任國王-威廉二世決定在代爾夫特市成立“皇家學院” 。同時,該皇家學院還為荷蘭殖民地培養公務員,也為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財政官員提供培育。
荷蘭國王威廉二世
理工學校 (Polytechnic School) 1864-1905:
1864年6月20日,一項荷蘭皇家法令頒布,該法令作用于解散所處代爾夫特市的皇家學院,并為計劃建立在當地的全新“理工學校”鋪路。該學校將會繼續在土木、造船、機械以及采礦等工程領域培養優秀工程師。
理工學院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05-1986:
代大舊貌
1905年5月22日,因一項認可該理工學校的技術教育以及學術水平的法案通過,該理工學校成為了一所真正的“理工學院”。隨后,荷蘭威廉敏娜女王出席了于1905年7月10日舉辦的該理工學院的正式開幕典禮。該學院的第一位校長是水利工程學院的教授:ir. J. Kraus。1956年6月7日,一項授予該學院企業權利 (Corporate Rights) 的法案通過。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86至今:
于1986年9月1日生效的一項法案將該理工學院正式更名為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簡寫為“TU Delft”。
代大現代校園鳥瞰圖
標志由來
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不惜觸犯神怒從奧林匹斯為人類盜火,使得人類文明得以誕生并發展,他教會人類創新,教會人類控制火焰、觀察恒星、航海遠行、烤磚建房,還教會人類尊重自然之美。因此,普羅米修斯被視為第一個工程師。普羅米修斯的火焰可以被視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象征。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校徽
代大的校徽是由字母、火炬和火焰等組成,此校徽正是寓意著追隨普羅米修斯的腳步,不斷創新和開發出更好的技術,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力量。
TU Delft的Logo是基于代大的三種代表色:青色、黑色和白色構成的。字母“T“上面具有一個樣式化的火焰,象征的就是普羅米修斯違背宙斯的意愿,從奧林匹斯山帶給人類的火焰,而”T“則代表火炬。普羅米修斯及其火焰更是這所大學的重要象征與符號。
TU Delft Logo
學術研究
代大具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其在量子納米工程、生物納米工程、航海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以及機器人工程等諸多工程領域展開了全球認可的研究。在保持其進行研究的強勢地位的同時,代大還努力通過提供對知識密集型、技術驅動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來提高其社會影響力。在代大,研究以及創新 (即科學知識在社會上的應用) 是并駕齊驅的,作為一個科研組織,代大的追求不僅是做好眼下事務,也會時刻積極探索并突破完善其他方面的工作。
由代大與ErasmusMC,LUMC共同研發的質子放射治療中心
代大在世界級水平的研究和創新方面與廣泛的國際合作伙伴進行合作,這對解決全球挑戰和促進區域和國際性質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通過參與獨家聯盟和網絡,代大繼續努力發揮影響力,保持作為一個既屬于本地又屬于全球生態系統的學術機構的知名度,并致力于創造全球影響力。
由代大研制的仿生飛蟲機器人被科學雜志排名為2018前十機器人
該校還配備了最先進的研究基礎設施來吸納科學人才,也用其來進行開創性的科學研究以及栽培新生代的工程師。其中一些設施在荷蘭甚至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科技創新突破是代大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各個系/專業有許多研究小組外,學校還有三個被荷蘭教育、科學和文化部認可和支持的研究所。另外,學校還與其他大學共建8個研究所,其中6個是荷蘭國家級研究單位 (Depth Strategy Studies)。因此許多學生有機會在這些機構中完成部分學業或研究工作,這也是其畢業生高質量和高薪金工作的保證。
該校還與國際上許多著名的工業技術大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也與許多跨國公司和知名研究機構如英特爾、微軟、飛利浦、阿斯麥爾 (ASML)、殼牌 (Shell)、歐洲航天局 (ESA)、荷蘭皇家航空公司、AkzoNobel、DSM等保持密切聯系與合作。
科研質量
所有代大的研究單位會每六年被一個獨立的國際委員會評估一次,以評估其研究質量,并找出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評估是基于荷蘭皇家文理院 (KNAW)、荷蘭科學研究組織 (NWO) 以及荷蘭大學協會 (VSNU) 制定的標準評估方案 (SEP 2015-2021) 來進行的。此外,代大的研究評估協議在SEP框架內規定了代大所有參與者的角色和職責,評估盡可能在于對比其他荷蘭或國外大學的可比性研究的基準上進行。代大目標于在“研究質量”、“社會相關性”、“可行性”三個維度上取得1分 (“世界領導標準”)。
由代大研制的六面施力(100噸)設備The Hexapod
在基于文獻計量學數據以及統計了全球900多所具有科學影響力的頂尖大學的2018年CWTS萊頓排名中,代大在“全科學”范疇位居第34位,在被引用最多的1%的優秀論文中,代大的出版論文占據其中2%。在代大的所有論文中,有14.7%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前10%。在與工業合作方面,代大排名第19位,其11%的出版論文是與工業界合作發表的。
量子計算研究
代大在量子計算領域處于世界頂尖水平,QuTech是位于代爾夫特市的量子計算與量子互聯網的高級研究中心,由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TNO共同創立。QuTech位于研究和開發量子技術的前沿,也致力于解決其他科學和工程方面的挑戰。
該校的量子計算研究得到了荷蘭科學研究組織 (NWO) 以及歐盟的經費支持。代大和TNO的各國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等科研人員和工程師與代大在科學和工業領域的合作伙伴展開緊密合作,以此力求實現QuTech的使命:創造第一個具有延展性的量子計算機原型以及建立安穩的量子互聯網。在之后的項目中,代大也將會與英特爾以及其他芯片制造商展開緊密合作。
代大的量子計算研究也收獲了世界諸多跨國科技公司的廣泛認可,其中便包括微軟。微軟于2017年6月1日正式確立與代大展開量子技術方面的合作,隨后便在代大開設了新的量子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也與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 (King Willem-Alexander) 共同建立開設,實驗室名為代爾夫特微軟量子實驗室 (The Microsoft Quantum Lab Delft)。
微軟將會與QuTech合作共同研究為量子計算機創建區塊,QuTech和微軟的共同目標是把拓撲量子比特 (Topological Quantum Bits) 構建到可運作的量子計算機中。
院系設置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共設有八大學院,分別是:
EWI學院仰瞰
EWI/EEMCS:電氣工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3mE:機械、航海與材料工程學院
BK:建筑學與構建環境學院
CiTG/CEG:土木工程與地球科學學院
IO/IDE:工業設計工程學院
LR/AE: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TBM/TPM:技術、政策和管理學院
TNW/AS:應用科學學院
師資力量
擁有約25000名學生和超3600名科研人員 (2018),學校還有許多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在微電子方面,擁有自己的芯片生產公司和研發中心,其航空航天工程系更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之一的科研型六自由度飛行模擬器-SIMONA以及飛行試驗機-Cessna Citation II,與NASA (美國航空航天局) Ames、NASA Langley、ESA (歐洲航天局)、Boeing (波音)、Airbus (空客)、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公司或組織有著緊密項目合作關系,主持完成了歐盟、空客、波音、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等公司或組織的多個科研項目。 校園配備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和科研設備,頂部附滿綠草的圖書館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藏有一百多萬冊書籍與海量的期刊雜志。 其多次被評為全球最美的圖書館之一。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中央圖書館前瞰
教學建設
航空航天工程講課
治學嚴謹、注重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積極探索最新前沿科學理論已成為該校教學和學術研究的主導思想。2005年11月28日出版的《EE Times》顯示,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最佳電氣工程類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七。
一名正操作量子計算機的代大成員
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的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NEET) 評測項目對在全球范圍內對178個世界領先的工程大學項目進行評估,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奧爾堡大學 (丹麥) 以及斯坦福大學 (美國) 一齊被評選為 “當代工程教育的領導者” (The Current Leader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同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還擁有久負盛名的世界前十建筑學院。其設計學院也被美國彭博商業周刊 (Bloomberg Businessweek) 評為世界頂尖的設計學院之一,其戰略產品設計專業 (Strategic Product Design) 被評為全球最好的30個設計專業之一。在創新管理 (Innovation Management) 領域,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作為歐洲代表被產品創新管理學刊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評為世界前十。
社團活動
代大擁有大量的學生社團,比如學校的NUON車隊在2017年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中奪得冠軍,這是該車隊第七次摘得此項賽事的桂冠。 在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于2017年1月舉辦的超回路列車挑戰賽 (Hyperloop Pod Competition)上,由代大的Delft Hyperloop Team所研發的超回路列車也取到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績。 2019年9月由代大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聯合組成的Human Power Team在World Human Powered Speed Challenge中創造了122.12 km/h的女子最高速度世界紀錄。代大的DUT Racing和Forze Delft團隊更是在FSAE和氫電賽車比賽中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從2019年開始,DUT Driverless還將和MIT Driverless一起參加FSAE Driverless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比賽。 代大學生社團 “AeroDelft” 還設計了世界第一架使用液體氫燃料驅動的航空器Phoenix號。
世界第一架使用液體氫燃料驅動的航空器: Phoenix號
由代大Dare社團研制的火箭
由代大Eco-Runner社團研制的氫能高效極速城市載具
Forze VI (紐博格林氫氣賽車圈速記錄保持者)
代大Hyperloop社團在第一屆超回路列車挑戰賽中取得世界第一
由代大學生團隊研制的Nuna5-太陽能載具挑戰賽項目
由代大Solar-Boat社團研制的太陽能船舶
由代大WASUB社團研制的人力驅動極速潛水艇
學科建設
本科生專業:航空航天工程 Aerospace Engineering (英授),應用地球科學 Applied Earth Sciences (英授),應用數學 Applied Mathematics,應用物理 Applied Physics,建筑 Architecture,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計算機科學與工程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英授),電氣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工業設計 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生命科學與技術 Life Science Technology,航海工程 Marine Technology,機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分子科學與技術 Molecular Science Technology,納米生物學 Nanobiology (英授),系統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政策分析與管理 Policy Analysis Management。
研究生項目:航空航天工程 Aerospace Engineering,應用地球科學 Applied Earth Sciences,應用數學 Applied Mathematics,應用物理學 Applied Physics,建筑學、城市規劃與建構科學 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Buiding Sciences,生物醫學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化學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復雜系統工程與管理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計算機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計算機科學 Computer Science,建造管理與工程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交互設計學 Design for Interaction, 電氣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嵌入式系統 Embedded Systems,工程與政策分析 Engineering and Policy Analysis,歐洲風能 European Wind Energy,地理信息學 Geomatics,工業生態學 Industrial Ecology,集成產品設計 Integrated Product Design,生命科學與技術 Life Science Technology,技術管理學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航海技術 Marine Technology,材料科學與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機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都市分析、設計與工程 Metropolitan Analysis, Design and Engineering,納米生物學 Nanobiology,離岸與疏浚工程 Offshore Dredging Engineering,機器人學 Robotics,科學教育與交流 Scienc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戰略產品設計 Strategic Product Design,可持續能源技術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系統與控制 Systems Control,技術醫藥 Technical Medicine,交通、基礎設施與物流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
校園文化人文
學校所在地代爾夫特是荷蘭的歷史名城。荷蘭王室的創始人-William of Orange就是在代爾夫特開始執掌政權的。直到今天,荷蘭王室的家族教堂仍然是在代爾夫特,為荷蘭王室成員安息之地。荷蘭著名畫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作者維米爾 (Johannes Vermeer) 和顯微鏡的發明人列文虎克 (Van Leeuwendhoek) 也都是在該誠出生、成名的。代爾夫特生產的瓷器 Delft Blue 更曾是歐洲王室專用的瓷器,在歐洲享有盛名。代爾夫特也與中國瓷都-景德鎮互為姊妹城。
代爾夫特老城
代爾夫特渠道
維米爾畫中的代爾夫特(1660-1661)
代爾夫特皇家瓷器廠藏品
知名建筑
Aula:建于1964年,由荷蘭建筑師Jacob Bakema于設計。他是現代建筑國際協會 (CIAM) 成員之一。Aula有1大4小共計5個報告廳,底層現為學校的公共食堂。設計上Aula可以被認為是當時粗獷主義混凝土建筑風格的代表。面對中央綠地的飛碟狀巨大懸挑使它具有了UFO的外號。
Aula
中央圖書館:建于1997年,由荷蘭建筑事務所Mecanoo設計。中央圖書館以其巨大的生態草坡屋頂而聞名。
中央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內部
Pulse:Pulse是一個讓學生與講師在一起進行聯系、合作、獲取知識、分享知識以及自我發展的中心場所。同時,Pulse也是代大校園里第一座能源中性 (Energy Neutral) 建筑。該建筑獲有A+++能源標簽。屋頂上裝配有490塊太陽能電池板 (750平方米),總計年發電量約為15萬千瓦時,這些太陽能電池板能為建筑物提供足夠的能源。建筑還配備了地下儲熱設備和超級中空玻璃 (Super Insulating Glass),內含一套智能建筑管理系統,可根據室內各個空間的使用情況對其進行通風、照明、冷卻和加熱。立面開口的設計是為了最佳利用日光,從而減少對電力照明的需求。面板的直流輸出則效用于整個建筑的照明和USB-C連接器等。
Pulse
Pulse內部
BK-建筑學與構建環境學院:由Bakema設計的老建筑系館于2008年毀于一場意外的火災。之后學校決定將建筑系移至原為代大主樓的Julianalaan 134。在保持主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這棟有100年以上歷史的老建筑被一種非常荷蘭的方式進行了改造,新的建筑系館包括一條BK街 (串聯起包括書店,打印點,咖啡吧,酒吧以及各種學生社團組織,ICT服務等),建筑圖書館,模型大廳,餐廳,橙色講堂,Berlage Zaal,Hyperbody Space等等。
BK
BK鳥瞰圖
TNW/AS-應用科學學院:
TNW / AS
CiTG/CEG-土木工程與地球科學學院:
CiTG / CEG
EWI/EEMCS-電氣工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EWI / EEMCS
3mE-機械、航海與材料工程學院:
3mE
IO/IDE-工業設計工程學院:
IO / IDE
LR/AE-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LR / AE
TBM/TPM-技術、政策與管理學院:
關于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這個問題本文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的內容,那么可以持續關注本頻道。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