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英國 024 從帝國理工走出的市長
2023-09-19 10:39:3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選擇留學,那其中中國人在英國 | 024 從帝國理工走出的市長?本文則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整理了資料,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從英國帝國理工博士后,到清華大學副教授、校長,再到環境保護部部長、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海歸的20年,走過了什么樣的足跡?自1981年考入清華大學,除了中間留學英國并任教的十年,陳吉寧在清華園里待了24年。從環境系副主任,到清華大學校長,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1988年,環境工程系碩士畢業的陳吉寧,由校方公派到英國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生物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一年后,陳吉寧轉至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攻讀環境系統分析專業的博士學位,并于1992年畢業。那時,陳吉寧已完成博士后,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任助理研究員。
1995年,已經在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研究所任講師的鄒驥,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學。因與陳吉寧是有著共同專業背景的清華師兄弟,同在倫敦的他們熟識起來。閑暇的時候,陳吉寧帶著鄒驥熟悉倫敦,鄒驥則常去陳吉寧家打牙祭。陳吉寧的夫人也是在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讀的本科,比陳小一屆,彼時同樣在英國帝國理工讀博士。等著飯熟的時候,鄒驥和陳吉寧喜歡端著啤酒海闊天空地聊天。鄒驥回想,英國學術氛圍濃厚,哲學、技術科學、經濟學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這種歷史底蘊也影響了他們倆。「我們的視野、思考方法都有新的提高,我認為我們都認同英國高等教育的優秀文化遺產,認同這種理性嚴謹的學術傳統。」
當時,鄒驥已轉學環境經濟學,陳吉寧則從事環境系統分析。他們交流各自學科里的理論,也討論已進入后工業發展階段的歐洲地區在環境方面面臨的現實問題。那時,中國經濟尚在中低收入水平的高速發展階段,還難以在環境領域投入巨大資金。而英國、丹麥這樣的地區已在足夠甚至過度投資的背景下爭論環境投資效果評價的問題。他們根據歐洲地區的當下情況,探討如何使這樣的巨額投資更有效,進而認為在中國的環境投資有效性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他們也會談起中國的環境教育。他們認為,環境學科人才僅僅學習經濟學或者工程學是不夠的,必須進行跨學科培養,形成複合的知識結構,學生應同時受到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的訓練。而在純理論之外,學生還必須懂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了解地區背景,如此培養出來的人才最容易做出成績。
1998年,陳吉寧離開待了十年的英國,回到清華大學,34歲的他發揮自己在外國求學和工作的背景,任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主管外事的副主任,職稱為副教授。當年暑假,清華啟動資深評審,陳吉寧成為教授。1999年7月,35歲的陳吉寧出任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主任。老教授們大多都看著陳吉寧入校、成長,對這個年輕人有好感。系里的年輕教師們也都表示很服氣。
組織對陳吉寧的評價是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治校辦學理念清晰,創新意識較強,有國際化辦學視野。具有清華人的典型特點:為人穩重、低調、務實。身材高大,戴著眼鏡,面孔白皙。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接觸過他的人給出這樣的評價:沒有架子,平易近人,做事嚴謹。
推薦閱讀:
中國人在英國 丨023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中國人在英國丨022 外交場上的“Tiger Yang”
中國人在英國 | 021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創辦人之一
中國人在英國丨020 近代民主運動的先驅之一
中國人在英國丨019 中國自由主義思想的代表
中國人在英國 | 018 人權理論家與政治活動家
中國人在英國 | 017 為二戰放棄劍橋學位的中國記者
中國人在英國 | 016 中國哲學界第一人
中國人在英國 | 015 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中國人在英國 | 014 學博中西的“清末怪杰”
中國人在英國 | 013 “一國兩制”的踐行者和捍衛者
中國人在英國丨012 現代新月派代表詩人
中國人在英國丨011 “博學鴻儒”&“文化昆侖”
中國人在英國丨010 中國的MBA之父
中國人在英國丨009 中國航天四老——“巨浪之父”
中國人在英國丨 008 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中國人在英國丨007 中國入世貿組織的功臣
中國人在英國丨006 中國現代審美學學科創建人和奠基者
中國人在英國丨005 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
中國人在英國丨004 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
中國人在英國丨003 郭嵩燾-孤獨的先行者
中國人在英國丨002 第一位留學英國的“海歸”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分享,希望能給同學們帶來參考,如果您還有中國人在英國 | 024 從帝國理工走出的市長其他方面的疑問,歡迎隨時在線咨詢客服老師。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