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G5傳媒專業盤點
2023-10-09 15:33: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英國留學G5傳媒專業盤點,很多同學對于這個問題有疑問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的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
LSE,KCL這些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英國優秀傳媒專業強校,今天把這英國傳媒強校,包括課程介紹,申請規律,和就業情況給大家說一下。
一、專業簡介傳媒是個大專業,它的細分程度可以算是所有大專業中之最,幾乎可以和其他每個專業進行結合成為一項交叉學科,比如和金融結合的管理傳媒,和藝術結合的電影制作,和人文社科結合的CCI(創意文化產業),和理工科結合的建筑制圖……可以看出傳媒涉及的范圍之廣,不過選專業是要結合將來的就業規劃的,不同的細分專業對未來的就業的導向不同,所以在傳媒里選對專業就變得極其重要。
我結合學校所開設的專業來把傳媒行業的分支說說,首先按傳媒第一大類別是新聞專業,新聞專業之下又分為:紙媒類(Printing journalism)、廣播電視類新聞(Broadcast journalism)、新聞(Web journalism)這三個分支,像Cardiff在這三個分支上還加上了紀錄片的方向(紀錄片是歐洲傳媒的優勢,可以從BBC的紀錄片中看出其優勢所在)
上面是從新聞的性質來細分的專業,從新聞的內容來劃分的話,比如索倫特大學開的體育新聞(Sports Journalism)和音樂新聞(Music Journalism),城市大學和斯特林開設的財經新聞(Financial Journalism),布萊頓大學開設的食品新聞(Food Journalism),專而精的針對申請者。
其次傳媒的第二類大專業是傳播學專業,這門學科在社會科學里算是比較新的一個學科,綜合來看是結合社會學,心理學,新聞學的后的產物(也算一門交叉學科,具體看細分專業),比如謝菲爾德大學的國際政治傳播(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利茲大學的國際傳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萊斯特大學的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在傳播學里都算比較出名的幾個學校。
上面的專業是按傳播學理論的性質來劃分的專業,按照實用性質來劃分,傳播學可以劃分為廣告和公關兩個類別,其細分專業包含在業界聞名的威斯敏斯特的公關專業(Public Relations)、其他的還有紐卡的媒體與公關(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卡迪夫的國際傳播和全球公關(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 Public Relations)。
至于廣告來說,英國開設的學院很多,萊斯特、金史密斯都開此專業,在專業上來看,廣告和市場營銷(Marketing)通常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很多廣告專業課程也會結合著營銷的課程上進行,利物浦好像有一個專業就是營銷傳播的專業,營銷的課程還是在商學院授課。
第三類是媒體專業,比起前兩者來說,媒體行業實用性沒有那么強,更多是理論性的內容,媒體專業課程方向一般是:媒體發展史,媒體行業構架分析,媒體演變史,媒體產業現狀等等,開設媒體專業學校也不少,比如埃克塞特的歐洲媒體學專業(European Media Studies)、拉夫堡的全球媒體產業(Global media industries)、還有利茲的媒體產業(Media Industries)。現在很多學校會把管理學和媒體也結合起來,比如卡迪夫和威斯敏特的Media Management專業,這種專業上課的方式和MBA差不多,申請者一般都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
最后一類是藝術類,最典型的就是電影專業,比較傳統的電影專業是電影理論專業,KCL,UCL,布里斯托都有相關專業的開設,當然除了理論的電影專業外部分學校也開設強調實用性的專業,比如布里的電影電視制作(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金斯頓的電影制作(Filmmaking),還有的學校會把藝術設計,平面設計也歸位傳媒專業,不過這兩個專業大多數是歸為藝術學院的范疇。
二、課程設置傳媒專業的分支專業非常多,課程根據專業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財經新聞專業和音樂新聞專業新聞內容肯定就不同,國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受眾群體不同,歐洲媒體產業和全球媒體產業研究的對象不同,電影理論和電影制作學習方式不同……盡管在細分化專業有不同學習方向,但是它們所有專業都有共同的基礎,就比如商科里AF和BA的課程和發展方向肯定不同,但需要的共同基礎之一都是數學能力,傳媒也是一樣。
細分化的專業課程大家到具體學校官網上看course structure都有介紹,這里我不每個學校都單獨舉例,說一點,因為傳媒專業大部分為交叉學科(也就是意味著其他專業知識你也要學),比如像新聞專業下,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Studies(新聞學概念)這是最基礎的課程之一;
在傳播學里,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I/II算是傳播學的一個基礎;
媒體學是最重理論的一個專業,在利茲的Media Industries中必修的課程The Media Industries(媒體產業概括)和Media Production Analysis(媒體產業分析),在選修的課程包含一些文化史,新聞學,媒體全球化的課程。
最后藝術類的電影電視專業上課程分為理論型和實用型,其理論型的課程包括電影核心概念,選修中包括戲劇分析,藝術發展史等內容;而實用性的課程則包含制作,市場分析和數據分析的課程。
在整個傳媒的行業中,課程是小環節,畢業論文才是大環節,以KCL的Film Studies專業來說,180分的學分其中畢業論文就占了一半(90分),所以申請傳媒專業同學,做好畢業時被論文“折磨”的心理準備。(其實個人來說論文對于讀傳媒同學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大家功底就擺在那里,并且還有一年的學習基礎,真正折磨的是答辯……如果答辯不過的話,可能會拿一個diploma,國內是不怎么認可這個學位的。不過有的學校是不需要答辯的,比如LSE,當然畢業論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占1/4學分,想要拿到degree畢業論文必須通過)
三、傳媒學院
1、牛劍
牛津的傳媒專業有三個,分別是Social Data Science,Social Science of the Internet和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最后信息通訊社會學專業只針對PHD開放,前面兩個專業中,SDC(社會數據分析學)這個專業是碩博連讀,也就是MSC+PHD的模式,申請這個專業背景的學生大多來自于理工科,有較好的數學和統計學的基礎(因為這門專業會通過媒體平臺或者移動數據所產生的流量做大量的數據分析,通過數據建模等等,所以要求學生背景偏理工科類),在課程的學習中除了有基本社會學外,還有數據學,統計學,工程學等內容;Social Science of the Internet(社會學與互聯網)這個專業主要從新媒體的領域來對媒體行業做一個剖析,課程中包含有互聯網研究基本理論與方法技能,互聯網經濟學,電子政務等等,這個專業不怎么卡申請者的背景,大多數申請者為人文社科,每年理工科,醫科,語言學背景的同學也能申得到。
劍橋的傳媒專業是Sociology(Media and culture)和Film and Screen Studies,這兩個學位都是PHD性質的(社會傳媒和文化學這個專業學位是MPhil,也就相當于PHD了),前者的學習模式和牛津差不多,通過社會學的角度對于互聯網做一些定性定量的研究和分析;后面電影和熒屏學這個專業是理論性特別強的一個專業,主要是去做研究報告的(之前聽傳媒專業朋友說這個專業博士畢業的論文要交8萬字以上,而且審查非常嚴格)。對于想深入研究傳媒領域的同學來說可以考慮申請這兩個專業,如果以就業為目的導向的話,建議還是放棄吧(最主要牛劍申請條件就在那,不是隨便就能申到的)
對于牛劍傳媒申請來說,個人覺得沒有那么望其項背,雖然這兩家的商科真是非常難申,但對于傳媒來說(畢竟不是傳統熱門專業)要求會低一下,我建議本科985/211的學生(雙非不太好申),本科背景為社科專業(傳媒,理工也可以嘗試),均分在85+,IELTS在7.0(6.5),TOFEL在110左右的話,有相關的實習背景可以去申請,像我這前說的,這倆家的傳媒主要主要學歷理論和做研究,不過能考慮到申請牛劍的同學也不需要多說了,他們自己有把握。
2、LSE
來說一說LSE的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在QS排名中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全球第三的專業(16年還是第二,17年被阿姆斯特丹大學超過,就成了第三)。也是G5里最“正統”的傳媒學專業,因為其他學校,比如UCL,只有Publishing和Film Studies這些分類非常窄的有關媒體的專業,而LSE的傳媒學是非常系統的,也是非常理論的。學術上來看,LSE作為英國乃至全球社科排名頂尖的院校,專業水平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地理位置上來看,之前提到威斯敏斯特的地理位置在倫敦市中心,但威敏的教學樓是分布在倫敦市各地的,所以在威敏的同學有時會抱怨奔波來去很是麻煩,在LSE就不會有這種苦惱了,LSE只有一個校區,和KCL相鄰坐落在倫敦文化中心西區的The Strand大道旁,周邊走上幾分鐘就能看到各大劇院,離Covent Garden只有10分鐘的步行距離,時時刻刻能感受到倫敦的繁華。但也有缺點,就是學校擠在市中心,完全沒有大學的氛圍,帶同學參觀也難免會有些失望。在專業學習期間有一個Media Mapping project,會分配不同的小組前往倫敦不同的地方尋找一個和傳媒有關的公司或組織,從這個project就能看出倫敦真的是英國媒體的中心,學傳媒還是推薦在倫敦。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學院除了這個主要的MSc專業,還下分了如Data and Society,Governance等分支專業,從不同的切入點探索傳媒。此外,LSE還和復旦大學、南加州大學、開普敦大學合作開辦了MSc/MA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第一年在LSE讀書,第二年前往第二所大學(很多同學會選擇南加州),畢業后能分別獲得兩所大學的學位,而且在學習中也能親身感受到世界不同國家的媒體運作模式,也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專業。
3、KCL
國王這家學院啊很傲嬌,在國內幾乎是不做宣傳的,不過它家的教學質量是真的不錯,每年申的國內學生也是扎堆,在它家的傳媒專業中,最出名的就是CCI(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先來給大家說,CCI這個專業叫文化創意,所以它和傳統的新聞,傳媒是有區別的,想學傳統式的傳媒還是不要去報CCI了吧,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必修課中有文化形態(Contested Culture: Formations),創意產業的分析(Analysing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es)等,大致講的是西方文化理論派(比如什么福柯,法蘭克福學派),選修課中包含是一些什么film,policy,審美學,visual culture等等,所以CCI這個專業毫無疑問,是偏理論的,之前在它的選修課中有一門Internship(實習)算是和結合實踐,但這幾年選修中好像沒有了,只剩下一堆理論課程。
CCI這專業上課方式是lecture+seminar的模式,lecture就是老師來講理論的課程,偶爾也會請外面的人來分享下經驗,seminar就是輪流著做presentation,再加上小組討論。這個專業在開學前每個人都有一個personal tutor,主要只考慮到畢業論文時候的事情,如果你在就讀CCI之前已經有了明確的research interest的話,可以提前和導師溝通一下,也便于今后論文的寫作方向。
再多說一點,選擇讀CCI的話做好寫寫寫的準備(不過整個傳媒業都很看重寫作能力),這個專業對寫作是有一種執念的,從雅思中寫作單項要求7分可以看出寫作算是這門專業的核心,考核方式也是以寫作的方式來定奪,必修和選修課都得寫,不過好在的是導師會組織一對一的tutorial或者一對多的workshop來討論怎么寫課程論文,總而言之就是這門專業寫作很重要。
最后從申請上來看,CCI中國申請人暴多,985/211在85分左右差不多,雙非的同學要更高一些,IELTS7.0(6.5)其中W&R7.0,S&L在6.5,要交一份2000字writing sample(官網會給寫作方向),PS在500個字以內。
對于申請這個專業的同學來說我給幾點建議:
一是英語底子要好,因為在專業的學習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閱讀和寫作,你的英語水平起碼是能支撐你讀完一年的CCI課程;二是這門專業不是傳統的傳媒和新聞,屬于一門比較新興的專業,課程內容是偏向理論性;三是提前預習一下西方的文化和哲學理論對學習這門專業很重要,最好是閱讀英文原版(里面有固有的一些專業名詞的表達),這對你的理解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4、華威
華威最出名的是它的商學院,不過傳媒專業在它的幾個系都有開設,其實華威和國王在傳媒領域風格差不多,都不算是主流(新聞)傳媒的專業方向,比如華威電影電視系開設的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跨學科研究中心開設的MA in Digital Media and Culture,文化政治中心開設的Creative & Media Enterprises、Global Media &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 Management、Arts, Enterprise & Development、還有戲劇表演研究專業(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在這幾個專業中,文化政治中心開的專業是往商業方向走的,其他像電影電視制作,戲劇研究不要以為實踐性很強,這些專業是純文本理論研究。
從課程方面來看,我先舉一個和商業結合的Creative & Media Enterprises專業,這個專業和KCL的CCI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研究創意文化產業的,只不過KCL更偏重與理論和研究,華威主要考慮art和business的關系,課程的核心重點在研究creative business的組織構成和商業模式,小部分課程包含了比較抽象的creativity課程,還有比較務實的創業實踐;另一個純理論的專業比如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核心課程非常理論化,諸如空間理論、分層、性別建設、后現代主義、民主等等,是為了進學術界做準備的碩士專業。
其實說華威的所有傳媒專業都是和媒體沾了些邊,專業幾乎都是交叉類型的學科,不是和marketing結合,就是和strategy掛鉤,其實這也算是華威傳媒的一大特色吧,這樣的專業來說有利有弊,利處在于在當今新聞業飽和的情況下,掌握其他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社會的要求,擁有交叉學科的知識人才更受重用,并且華威是用自己強勢專業和媒體結合;弊端在于華威的傳媒并不是主流,如果你一心是想要從事純媒體行業的工作的話(新聞媒體等)華威傳媒專業對你幫助不太大,這么來說吧,華威傳媒其實像是商業的一種“工具”(比如你想做廣告或者創意媒體業華威可以算是首選),并且華威在村里,里伯明翰半小時離倫敦一個小時,對于學傳媒的學生來說,資源啊實習啊工作機會啊都是問題。
最后來說華威的傳媒的錄取,別看傳媒不算華威的最強專業,但是錄取的條件極難,聽說和LSE的錄取差不多,像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和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這兩個專業還限招(之前每年只招25人左右),競爭算是十分激烈了。要申華威的傳媒的話,商業方向的傳媒(如Inter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 Management)申請背景最好帶一些管理層經驗,理論研究型的傳媒(如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不要求背景,但是對于戲劇歷史,美學要有一定的了解,均分在85+,然后是雅思7.0(6.5)W&R都要求在7.0,還不配語言班,并且它家的PS特別重要,很可能會因為你PS寫的不好直接拒你,最后部分專業有可能要提交1500-3000字的writing sample,具體官網專業上就能查到。
5、謝菲爾德大學
如果說華威是特例獨行,在傳媒界不開傳統的新聞專業,那么謝大就是傳媒界的“新聞哥”,因為謝大開的新聞專業又多又細,包括了廣播新聞(Broadcast Journalism)、全球新聞(Global Journalism)、國政交流(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雜志新聞(Magazine Journalism)、新聞出版學(Print Journalism)、還有宗教的一些新聞學(Religion, Conflict and the Media)等等……像華威啊KCL啊傳媒業都是對媒體業數據,架構,歷史等等方面用一些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去做理論分析,謝大的課程設置來說就顯得“腳踏實地”一些,以傳統的廣播新聞專業為例子,開設的課程有新聞研究(Researching News),記者法(Law for Journalists),道德與規范(Ethics and Regulation),權利和社會(Power and Society)等等,選修課中也是一些新聞界內實用的理論觀點,比如新聞與英國,國際新聞的危機,媒體自由論等等,這些知識對于新聞界學生來說無論是將來的就業還是工作都是受益終生的。
如果想要進BBC實習或者工作,選謝大一定是沒有錯的,英國的傳媒生都明白謝大和BBC“曖昧不明”的關系,其實就是謝大教廣播新聞的導師以前都在BBC任職多年,所以只要你認真學習,導師推薦你進BBC不是什么難事。
除了和BBC有這么一層關系外,謝大合作的企業非常多,諸如Sky News、The Times、BBC local radio, independent radio, ITV Yorkshire, ITV Borders還有湖南電視臺都有合作,謝大也是為新聞傳媒業輸送人才的大機器啊。
但話說回來了,謝大也不是想申就能申的,它高不可及的雅思讓很多申請者都望而卻步,以新聞專業下四個細分專業來說(Print Journalism、Broadcast Journalism、Magazine、Journalism、Web Journalism),雅思的要求到了總分7.5,單項不低于7.5的高分,按謝大傳媒人的說法,謝大要求每一個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申請者都達到local speaker的水平,一方面是為了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和article的寫作,另一方面只有英語水平過關學生才能在他們的幫助下快速成長。
除了新聞專業外,謝大的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和Global Journalism(環球新聞這個專業聽說稍微有點水)要求就低一些,國政交流專業雅思7.0,除writing7.0外,其他單項6.0即可,環球新聞也是7.0雅思,W6.5其他6.0,這兩個專業都比較適合新聞背景不足,沒有行業實踐經驗又想要投入傳媒行業的同學來申請。
最后說一下謝大對院校背景要求,傳媒專業卡的是網大前100,不過也有100-200之間能夠申請到,新聞專業看相關學術背景和行業經驗,211均分在83-85能申到,雙非在85左右也可以,環球新聞要求稍微低一點,均分80能夠申到。
6、威斯敏斯特
KCL是以理論為主,那威敏可以算是傳媒界的實踐的先鋒,在英國大部分學校傳媒都是理論或者理論+實踐的課程模式,威敏很現實,課程都以實踐性為主,其傳媒專業也是眼花繚亂,新聞,媒體,公共傳播,廣告,新媒體等等,應該說是應有盡有,在這些專業里口譯和傳媒專業算是王牌中的王牌,其他的像PR(Public Relations)也是王牌專業之一,用我在威敏讀傳媒的朋友話來說,在威敏傳媒專業中,你能學到的知識比你能想到的要多的多。
以我在威敏讀PR的朋友為例,他們的課程以實踐+理論為主,更多其實是理論和實踐結合來進行的,比如像選修課中一般以essay為主,其他會有一些課堂辯論,互聯網分析的實踐課程,兩門必修的課程PR&Media和Planning campaign實踐性很強,我感覺他在威敏讀PR是學非常傳媒業內的實用性知識,比如他自己業余時間會搭建一個小的媒體平臺,模擬公關公司的一些pitch,還會做一些品牌策劃和視頻剪輯,我想這應該和他上課模式有很大的關系,他們除了正常的上課之外,老師是很看重傳媒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所以不時的會他們“加課”,這種加課的方式和LSE的風格差不多,老師會請一些業內的大牛或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媒體人來上一些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比如品牌的策劃啊,數據的分析啊,搭建平臺等等經驗的分享,一些communication的課程還會到當地媒體公司進行授課和感受氛圍,并且這個專業和英國PRCA(公關協會)有合作,每年的一些有招聘會都老師都會通知他們去參加。
還有一點,威敏的地理位置很好,就在倫敦,這對于讀傳媒的同學來說無非又是錦上添花,雖然說在英國念書都知道要留在當地工作非常困難,但大家知道一些華人的媒體平臺或者工作圈都設立在倫敦,對于傳媒專業學生將來工作說不定能有一些幫助,如果你在華威讀傳媒的話(不是黑華威,但是華威地理位置真心吃虧)很適合潛心的做學術研究,但在各項資源方面是沒辦法和倫敦比的。
在傳媒專業上威敏是一所性價比很高的學院,所開設的課程都實踐性強,非常適合傳媒生今后的就業發展,雖然威敏綜排不高,但讀傳媒的學生不比LSE的學生差,和LSE相比它的申請難度小太多了(當然如果你申得上LSE的話肯定讀LSE,其他不說,名氣比威敏大的多),威敏基本是211/985的學生均分在75+,其他學校的學生均分在80+可以申請,IELTS在6.5(6.0)可以申請,像PR和Social Media的專業IELTS要求在7.0(6.5),像多媒體新聞學的要求好像比較高,IELTS中口語寫作都不低于7.0,有essay和面試。
還有一個學校,金匠。威敏和金匠學院(金史密斯)經常放在一起來說,其實金匠在傳媒類也不差,只不過名氣太小了(威敏在國內傳媒中有一些知名度,因為和央視有合作項目,而金匠就很低了),不過在業內金匠也是有口碑的,其最好的專業是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能在全英排上第二,全世界第八的專業,除此之外它家傳媒種類也不亞于威敏,實踐性也優秀,部分研究性的傳媒專業和LSE的風格有點類似,都是從社科的角度來作為切口來對傳媒行業進行分析,申請上來說和威敏差不多,211/985均分在75+,其他學院在80+,最好帶語言申請。
7、利茲大學
利茲那可是隱形的G6,就問你怕不怕,我覺得稱它為G6學術有一部分原因,更多原因還是因為拒人(差不多和G5在同一水平線上了)。話說回來,利茲和華威一樣,都是商科出名,傳媒專業也不弱。利茲的傳媒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傳媒學院,開設的專業分為四個方向,新聞方向的International Journalism、國際關系方向的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Political Communications、影視劇方向的Film,Photography and Media,還有開不久的新媒體方向New Media, Media Industry;另一個是和商學院結合的傳媒專業,有Corporate Communications,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和Public Relations and Society(這個專業是傳播院的,部分課程在商學院授課)。
說一下利茲媒體各專業的情況:利茲的新聞總體水平是比不過謝大的,畢竟它的新聞方向就一個專業,不過它的International Journalism倒是比謝大的Global Journalism好,從課程設置上來看比較偏實踐類課程一些,必修中包含有新聞理論與研究(Theory and Research),實踐與政策(Practice and Policy),選修中和謝大的課程差不多,包含媒體全球化,媒體技術,溝通,性別種族認識等等很多個可選模塊;開在商學院下的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這個專業偏向市場的研究,必修部分開設到了9個模塊,其課程和商業企業緊密的聯合,比如企業傳播戰略啊,營銷戰略啊,公關實踐啊,市場調研啊,營銷策略等等……選修部分也和營銷,管理分不開,可看出商科氣息很濃,媒體只是作為商業營銷的一種傳媒手段罷了;大眾傳媒這個專業(Communication and Media)基本上學習的是傳媒中基礎的知識,對申請者專業背景沒有太多要求;媒體產業(Media Industries)算是新媒體(New Media)的一個基礎,前者比較偏理論化一些,從社會,經濟,法律,人類學,傳播學,歷史,音樂,藝術等多個方面來綜合的分析媒體產業,涉及的學科的非常廣,后者偏實踐性一些,畢竟新媒體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新興產業,主要從當今社會數字化媒體和新媒體產業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角度做出理論的分析和實際的操作,個人覺得新媒體這個專業核心是批判性思想和創新技能。
利茲合作的傳媒業合作很緊密,之前我有在央視國際新聞頻道實習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的制片人就是從利茲畢業的,其他不少同事都被派到利茲進修過,其他還有BBC啊,歐睿國際,上海傳媒等都有不同的合作,畢業后就業選擇很多。
最后說一下利茲的申請,雖說利茲拒人猛,但是要求不算太高,對985/211學生均分75能夠申請,雙非在80左右,PR這個專業要求要稍高一些。其他關于背景方面要求,Communication and media,New medi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edia Industries這四個專業卡網大前300,international Journalism這個專業卡網大350,Film, Photography and Media,Political Communication,Public Relations and Society這三個專業卡在前400,雅思的話,除了國際新聞這個專業要求比較高外(7.0,單項6.5),其他專業6.5(6.0)就可以。
四、文書材料PS,CV,RL不用多說了,寫作要求和其他專業要求一樣,只是申請專業是傳媒方向而已,我在這里通過我自己申請來說幾個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是CV,AO們看文書材料基本會先看你的CV,主要看你的一些相關成績,Internship,相關案例作品(一般是廣告業)等等,覺得不錯的話再去看你的PS和RL,所以CV一定要簡單粗暴的羅列重要信息,讓AO快速抓住核心重點(申請旺季他們很忙的,要看很多文書材料);
其次是PS,所有申請傳媒的學生語言功底一定要好,這語言功底里就包含了你的寫作功底,而這種寫作功底和商科專業的寫作有一些差異,像商科申請中文書材料要體現文章的整體架構和邏輯性,并且你得對你未來規劃有清楚的認識(因為商科就業導向性很強),而傳媒類的文書更要體現一種大局觀,也就是說你對從各個領域(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學等等)來對媒體這個行業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如果AO們覺得你文書中對傳媒認識的很狹隘的話,可能會給拒信(就是你的專業啊情況啊不太符合我們這個專業這樣);
最后RL,你能找到導師或者教授給你寫最好,找不到也只有自己寫,說一下如果是工作性質的RL,比如你在電視臺實習過這樣Internship可以作為第二份RL提交。傳媒和商科不同,商科的Internship如果不是在知名的企業(比如四大啊,花旗匯豐)AO們根本不在乎,但是傳媒類的“功利性”沒那么強,當然如果你在央視或者湖南這種大臺里干過實習那肯定是為申請加分的。
最后說一下部分學校和專業可能會有writing sample(比如KCL),也是考察你的寫作功底一項,我的建議是你最好去看看導師或者教授的發過的論文,從他們的學術論文中獲取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方向。總而言之,傳媒這條道路寫是它的靈魂,在一年的學制中做好至少幾十萬字的寫作吧。
五、就業概況傳媒的就業選擇比起其他專業來說選擇的范圍十分的廣泛,我結合我自己對就業的規劃從以下幾個點為咱們傳媒生來剖析以下整個行業。
1、明白自己專業的本質。這么來說,傳媒是個大專業,在這個大專業有許多分支,不同的分支對你未來的就業導向有很大的差異,就像新聞和廣告在傳媒界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工作,我建議大家在選擇專業前最好有相關專業的實習經驗,了解此行業需要的技能再做選擇。舉個例子,比如你對新聞學很感興趣,寫作將是你的核心之一;對公關感興趣,communication和policy你至少要了解;對廣告感興趣,市場營銷是廣告的本質……明白這些后你才能有目的和針對性的來學習傳媒。
2、學習的知識很廣泛。傳媒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交叉性學科,綜合性十分強,一個專業中往往會涉及到很多學科的知識,我拿新聞學舉個例子:新聞學的范圍很廣,包括政治新聞,財經新聞,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等等……如果你喜歡政治新聞,政治經濟,公共政策的知識就很重要;財經新聞的話經濟學金融方面知識的了解;社會新聞得懂一些社會學的內容;娛樂新聞會涉及到傳播和公關方面的知識……其他傳媒專業也是這個道理,沒有這種長遠的見識,傳媒是學不走的。
3、研究導向和就業導向。這個和選校有關,我有不少這些專業畢業出來的朋友后除了一些走繼續走學術路線和申PHD的同學,剩下從事的行業和傳媒都沒有太大的關系,主要由于傳媒這一行業不像商科需要有很強的理論知識的支撐,傳媒這個行業的決定性因素是經驗和人脈,這么來說吧,從事傳媒這行不摸爬滾打三五年來積攢經驗和人脈根本混不下去,在碩士階段選擇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很可能會導致就業起點太難(因為理論的知識對傳媒指導意義很小,相當于要從頭學起)。實踐類的傳媒專業可能更方便就業一些,畢竟在學校能夠學到視頻拍攝、剪輯等一下子就可以在傳媒公司上手的內容,而理論型的同學們很多都去了外企做marketing的工作,如果明確地想在媒體做production類工作的話,當然還是推薦選擇更為實踐性的專業了。這里說個故事,我的朋友之前在英國某學院學media&culture,大部分課程完全是理論課程,回國后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媒體方面人脈和經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后來到了某機構做了培訓講師……所以說媒體這行吧,理論知識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長期的經驗積累。
4、回國還是留英。先說留英的問題,在英國留學的同學都知道要留英工作非常難,特別一年的學制更沒辦法讓你在英國找到高大上的工作(很多留英學生都是餐廳服務員,或者在學校旁開中超),不單是媒體,整個行業的狀況都是這樣。主要英國就業崗位不像我們國家那么多,人家當地就業資源都成問題還不要說提供給海外學生了,很多讀傳媒到BBC實習的同學能懂在英國就業的難處……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非常優秀的話無論在英還是回國就業都是企業搶著要你,就業也不成擔心的問題。
關于“英國留學G5傳媒專業盤點”以及相關內容,這篇文章中國教育在線小編先介紹到這里了,如果你還想關注更多,那么可以繼續接著關注其他文章了解。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