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按照《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科技部基礎司和貴州省科技廳在北京共同組織專家對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進行論證。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研究院研究員陳志杰,中國工程院院士、總參謀部某部研究員周仲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研究院某所高級工程師費愛國,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凝暉,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恩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義先,重慶郵電大學教授王國胤,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陶然,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耀,河南大數據研究院教授任景莉,浙江省科技廳夏昶祺13位專家(其中院士7人)組成。科技部基礎司副處長李旭彥,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林浩、基礎研究處處長敖劍出席會議。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貴州大學進行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副校長馬建峰、楊松出席會議,貴州省科技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貴州大學相關學科帶頭人參加會議。公共大數據實驗室主任、教授李少波匯報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
當前,數據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公共大數據”是指可以公開使用與共享的政府大數據、政務大數據、公共管理與服務大數據等,是大數據變成數據要素的重要載體。對公共大數據資源進行有序高效的開發,從而轉換為可使用、可流通的數據要素,對于搶占核心技術創新的制高點、把握關鍵科技發展的主動權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建設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搶新機”的需要。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實現了數據要素、公共大數據融合應用、政務大數據“聚通用”數據融合、數據安全、區塊鏈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突破。深挖數據價值,公共大數據賦能產品提檔升級,實現數字產業化;以數字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實現產業數字化;以智慧便捷為方向,實現政府公共治理現代化。建設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加快發展壯大貴州數字經濟,更好推動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貫徹落實貴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的具體舉措,是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
專家組認為,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位明確,符合國家、貴州大數據戰略發展需求;形成了公共大數據融合與集成、公共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塊數據與區域治理三個研究方向,各方向研究內容重點突出,區域特色明顯,對區域科技創新起到了引領支撐作用。實驗室在區域內處于優勢地位,具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近5年承擔多項國家及省級重大科研任務,圍繞主要研究方向在公共大數據“聚、通、用”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實驗室形成了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的研究團隊及管理團隊;實驗室主任是具有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有較強管理和協調能力;各方向學術帶頭人學術思想活躍,在本領域有影響力;具有完善的人才培養及吸引和穩定人才的措施。專家組認為“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方案可行、操作性強,實驗室已經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人才隊伍和科研條件,同意通過建設運行實施方案。
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林浩、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感謝各位專家、領導的關心、幫助與支持。貴州大學將全力推進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努力將實驗室建成高水平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數據要素技術與規范核心研究平臺、大數據高端人才培養基地,使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與助推器,為我國大數據戰略行動提供科技支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