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與中山大學校長、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主任羅俊院士為中心揭牌。
該研究中心由國家航天局批復成立,依托中山大學建設和運行,是我國首個國家級的空間引力波探測研究機構,旨在推動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重大科技攻關穩步實施,加快航天領域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助力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空間引力波探測是各國科學家競逐的重要研究領域,也是大國科技競爭的一個熱點。我國在本世紀初便積極布局,開始關鍵技術攻關。而中山大學在空間引力波探測領域方面頗有建樹。
2014年,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便提出了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預期于2035年前后在約10萬公里高的地球軌道上,部署三顆全同衛星構成邊長約為17萬公里的等邊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間引力波天文臺,進行基礎物理、天體物理及宇宙學的前沿研究。
此外,中山大學于2016年4月成立天琴中心,具體負責天琴計劃的研究工作。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山大學“天琴計劃”實施以來的又一個里程碑,將匯聚更多人才和力量共同推動中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攻關和創新,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據悉,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將面向國家航天領域重大戰略需求,基于引力實驗和引力波探測領域堅實的研究基礎,系統開展引力波前沿科學研究,發展系列試驗衛星平臺和探測載荷技術,組織國內力量共同推進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加快推進航天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創新和戰略性技術創新,為我國在國際前沿科技領域發展創造積累有利條件和資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