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跨越7公里!我國科學家研究分布式光量子計算獲重要進展
2024-10-08 14:35
央視新聞
作者: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網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基于固態量子存儲實現跨越7公里的分布式光量子計算。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該團隊李傳鋒、周宗權、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態量子存儲和量子門隱形傳送協議,在合肥市區實現了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門。

  分布式量子計算是解決量子計算可擴展性難題的一條可行路徑,它通過非局域量子門連接獨立的量子計算節點,從而整合量子網絡中的算力資源來實現量子計算規模的提升。然而,非局域量子門目前僅在數十米的尺度下實現實驗演示,無法滿足在大尺度量子網絡中整合算力資源的需求。

  在該工作中,研究團隊基于量子門隱形傳送協議來建立兩個量子節點之間的非局域量子門。兩個量子節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7公里,分別位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校區(簡稱中國科大)和合肥市大蜀山東側(簡稱大蜀山)。研究團隊首先在兩節點間使用通信波段光子和專線光纜進行了量子糾纏態的遠程分發。隨后,中國科大節點和大蜀山節點分別執行本地的兩比特量子門操作。中國科大節點采用摻銪硅酸釔晶體實現糾纏光子的存儲,直到接收到大蜀山節點的測量結果,并根據這一結果執行相應的單比特門操作。

  實驗結果表明,固態量子存儲器的糾纏存儲時間達到80.3μs,相比前人工作提升近2倍,并且糾纏存儲的時間模式數達1097個,使得非局域量子門的生成速率獲得了線性的提升。基于非局域量子門,研究團隊進一步操控,實現了量子算法的遠程分布式執行。

  該工作首次在城市距離上實現分布式光量子計算的演示,展示了基于量子存儲和通信光纜構建分布式量子計算網絡的可行性,為規模化量子計算的實現提供了新思路。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在線 2024-09-23 15:4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4-09-04 14:5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4-08-20 14:4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4-08-20 14:38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