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周琪
7月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1.5萬余名學生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在即將奔赴新的征程之時,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周琪叮囑畢業生,要永葆“國家人”的本色、勇擔“國家責”的重任,無愧于“國科大”這三個字,要成為一個值得托付的人。
周琪說,2025年是“科教興國”戰略提出30周年的里程碑,2035年將是國家謀定的科技強國建成之時。他勉勵同學們以舍我其誰的勇氣,跳出舒適區,直面問題、直面挑戰,以強國有我的擔當,續寫先輩精神,實踐人生價值。今天他代表學校與同學們定下“十年之約”,十年后希望今天在場的同學帶著滿滿的成就再次回歸,同學們破繭成蝶之日,定當是國家科技興盛之時。
“作為國科大的校長,我經常被同行的朋友們調侃,你的7萬多名在校學生都在哪里啊?這一百多面獵獵飄揚的所旗、院旗就是答案!我們的學生們正在科研攻關的一線,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鍛煉本領、磨煉意志。”周琪說,國科大不是一所普通意義的大學,他是中國科學院的大學,更是中國的大學。在每個科技攻關前沿的實驗室內都有國科大學生的身影和貢獻。國科大以“兩彈一星”精神作為文化的根脈,把老先生們的報國情懷、報國之志化為了能量,浸潤著每一個學生。
周琪講述了我國半導體科學奠基人之一王守武院士及其家人捐贈畢生積蓄設立“王守武獎勵基金”支持國科大人才培養的教育情懷,回顧了過程工程研究所李佑楚研究員及其夫人售賣唯一住房設立“李佑楚研究員獎勵基金”支持國科大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他指出,國科大已先后設立了錢學森、郭永懷、趙九章、夏培肅、洪朝生等多位科學家冠名獎學金。從“兩彈一星”元勛,到王守武先生、李佑楚先生,無一不是有著深厚家國情懷的科學家、教育家。只有這些大先生們最清楚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中國科學院長達70余年人才培養的理念,就是在攻堅之所培養攻堅之才,在托付之地鍛造可托付之人。
周琪向畢業生們提出三點囑托,希望大家做一個值得托付的人。要傳承先輩精神,以國家需求為原點,錨定人生坐標;要敢于挑戰未知,保持自我學習能力,謀而后動,行且堅毅;要常懷感恩之心,歷經挫折艱辛,依然堅韌樂觀,向陽而生。他希望同學們不要忘記早已融入基因和血脈中的“兩彈一星”精神,不要忘記早已打在靈魂深處的許身報國的烙印,永葆“國家人”的本色、勇擔“國家責”的重任,不僅要扛起“卡脖子”難題,更要承擔起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時代重任。
做一個值得托付的人,要傳承先輩精神,以國家需求為原點,錨定人生坐標。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浩蕩的歷史洪流中,只有那些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才終能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未來大家的研究課題不會再是學校、研究所和導師指定的,而應該是大家從國家重大需求中主動凝練、主動探尋的,希望大家以舍我其誰的勇氣,跳出舒適區,直面問題、直面挑戰,以強國有我的擔當,續寫前輩精神,實踐人生價值。
要做一個值得托付的人,要敢于挑戰未知,保持自我學習能力,謀而后動,行且堅毅。畢業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國科大的求學階段只不過讓大家選擇了前進方向,建立了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大家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斷學習。生逢偉大時代,科技創新是你們肩頭最重的責任。面對全球變局與科技競爭,未來充滿挑戰,而挑戰正是淬煉成長的催化劑。希望同學們離開學校后仍不輟學習,不斷進步,與時俱進,鍛造解決真問題的真本領。希望同學們要敢于打破常規,不懼未知、不怕失敗,勇做破壁者,不做內卷者。今后無論在哪里、做什么,都不要忘記早已融入你們基因和血脈中的“兩彈一星”精神,不要忘記早已打在靈魂深處的許身報國的烙印,不僅要扛起“卡脖子”難題,更要承擔起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時代重任。
要做一個值得托付的人,要常懷感恩之心,歷經挫折艱辛,依然堅韌樂觀,向陽而生。“當你們穿上這神圣的學位服,可曾記得,幼時幫你洗衣做飯的家人、風里雨里送你上學、滿懷期望盼你回家的父母?可曾記得,在深夜實驗室里,當你沮喪氣餒,甚至萌生退意時,鼓勵你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可曾記得,組會上對你要求嚴苛,卻總在你實驗困惑時和你傾聽交流,甚至在凌晨陪你一起討論文章的導師?可曾記得,在你心情低落、情緒激蕩的時候,給予你溫暖的研究生部老師?”周琪說,感恩絕非一句簡單的謝謝,而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未來的道路,注定不會是一馬平川。我希望你們永懷感恩之心,錘煉心性,直面壓力,不躲閃、不推諉、不退縮,待人以誠、處事以寬,致大盡微、胸懷天下。無論何時何地,無愧于打在身上的國科大的烙印,縱使歷經蕭瑟寒夜,也要心向光明,成為家人、朋友、同事可信賴、可依靠的那個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