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我國首個海洋領域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在廈門舉行。
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表示,作為基礎科學中心的領銜承擔單位,廈門大學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將中心作為學校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力支持中心建設發展,為國家海洋強國及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據介紹,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由廈門大學焦念志院士牽頭,聯合廈門大學戴民漢院士、張銳教授、同濟大學翦知湣教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曉雪研究員共同申報的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于2021年正式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立項。中心以“應對氣候變化、支撐碳中和需求”為出發點,瞄準海洋碳匯形成過程與調控機制基礎科學國際前沿,以原創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論為交叉核心,通過生物、化學、地質等學科的深度融合,深入系統地研究海洋碳匯的形成過程、調控機理與環境效應,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反饋。
基礎科學中心正式啟動后,將加快推進相關研究工作進展,進一步吸引和凝聚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著力推動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海洋科學人才高地,建設海洋碳匯研究國際平臺,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的碳匯技術方案,為實現我國海洋經濟及技術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