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其實是和學校相伴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因為太重要了,所以單獨談談。
1、原則上講,對于更多普通人,我們最好選擇到東部,到大城市去讀書
首先是見世面的問題。試想,我們從一個小鄉村到了省會城市,到了北京上海,對社會、國家和世界的判斷看法都會改變,對自己的認知、發展定位也會隨之變化。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非常有必要見見世面。甚至可以說,見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第二是發展機會的問題。大學生就業,往往有就近原則,因此一個城市的就業前景,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在東部,在大城市,不僅發展機會多,而且競爭比較規范,公平公正,受人情關系干擾較少。也就是說,獲得機會的過程更為公平透明,這是北方,以及一些落后地方比較欠缺的。
第三是教育質量的不同。一般來說,對同一層次的高校而言,發達地區的教育質量也會高出一截。比如上海的高校,明顯比其他地區的同層次高校質量要高,這是和上海的整體社會發展水平直接相關的。江蘇、浙江、廣東的高校也普遍比中西部同層次高校質量要高,也是這個原因。這些年,雙非高校質量提高最快的,也幾乎都在這些地區。而質量下降比較明顯的著名高校,也是在北方和落后地區。
2、不同的人生發展定位,有不同的城市選擇策略
當然,對于這個問題,只是一個原則意見,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與發展定位,做出自己恰當的選擇,并非所有孩子都應該、需要去發達地區。一些大城市的孩子,恰恰可能需要走出去,去歷練。
比如,如果我有一個兒子,從小在北京長大,我又對他有較高的發展期望,那么對于他來說,第一位就不再是見世面,而是離開北京歷練了。如果他的分數可以上蘭州大學或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但到了東部只能上個普通211,或者更差的學校,我會毫不猶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名大學讀書。
不僅僅因為這些學校本來就非常好,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至少先解決了一個門檻問題。更因為他需要到西部去歷練、淬煉,才能讓他走得更遠。
但如果我有的是一個女兒,我只希望她有一個安穩的人生,當一個賢妻良母,那么我可能會選擇送她去長三角讀一個普通學校,更希望在見世面的同時,讓當地吳越文化熏陶一下。但如果我對女兒的定位是成為一個有偉大成就的人,那我可能會堅定送她去西部著名大學讀書,道理同上。
當然,如果我的孩子來自西部的小山村小縣城,我可能優先考慮送孩子去大城市,去東部發達地區,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等地讀書,目的是給他開闊眼界,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尤其是深圳。
但是,如果我給孩子定位的是走體制內,我可能會堅定地在西部選一所985、211,首先解決進入體制內的身份門檻問題,比如選調生資格。
上面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談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慮,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從這個角度,我更欣賞和支持那些胸懷大我,積極參與到西部落后地區建設的優秀畢業生,他們一樣能在國家的發展中找到自己的機會。
3、具體的城市選擇策略建議
在具體的城市選擇上,北京、上海毫無疑問是第一層次的,東部、南部省會以及廈門、青島、蘇州、寧波等都是值得我們重點考慮的。
有一些大區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別考慮,如華中的武漢,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慶等。這些大區中心城市因為歷史原因,高校云集,也往往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鎮,會給我們帶來全方位的收益。
除了這些城市,有一個城市我特別推薦,這就是深圳。
從大學角度看,深圳目前沒有特別突出的大學,但深圳高等教育發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深圳地方財政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超過了北京、上海的總和。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強大投入下,深圳高校在快速崛起,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推薦深圳,更重要的是發展機會多。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未來發展空間與想象空間更大。騰訊、華為、大疆等高科技企業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這座城市因為歷史的原因,更有活力、更包容,99%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這種包容文化將會給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發展機會。
2018年起,哈工大深圳校區的錄取分數超越校本部,核心的原因就是區位因素,并非教育質量的高低,而是深圳市完勝黑龍江,東三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