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自考《中國對外貿易》考試重點:第七章
2025-07-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第七章 中國對外貿易價格
重點內容:
1、中國對外貿易價格的三條原則
2、影響對外貿易價格的五項因素
第1節 對外貿易價格與國內貿易價格
第二節 中國處理國內外市場價格關系的政策
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采取國內市場價格完全割斷的政策
(一)、割斷政策的具體內容和做法
按照“內外有別,分別作價”的原則:
1、供應出口的商品國內作價執行國內市場價格(外貿收購價)
2、進口商品的內銷價格也執行國內市場價格(外貿調撥價)
3、出口商品外銷按國外市場價格水平作價(出口商品外銷價)
4、進口商品購進按國外市場價格水平作價(進口商品購進價)
(二)、割斷政策的利弊
2、有利之處
①、 ②、 ③、
3、主要弊端
①、 ②、 ③、
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采取國內市場價格掛鉤的政策
(一)、外貿經營推行代理制
1、出口代理制
2、進口代理制
(二)、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
第三節 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
一、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的變化
二、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的含義和內容
(一)、按照國際市場價格水平,本著平等互利精神作價
1、什么是國際市場價格?
①、以輸出國為中心的集散地銷售價格
主要是如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
②、以輸入國為中心的集散地銷售價格
如五金礦產品、天然橡膠、茶葉、羊毛等
③、當時當地的銷售價格
主要是中小商品 如自行車、日用雜品等
2、為什么要按國際市場價格水平作價?
①、 ②、
(二)、結合國別(地區)政策,配合外交斗爭
(三)、結合銷售、購買意圖作價
第四節 影響對外貿易價格的因素
一、商品成本因素
二、供求關系因素
三、政策性因素
四、市場條件因素
五、外貿業務因素
思考題: 在我國加入WTO的條件下,如何掌握好進出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