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大自考報名點?
2024-09-2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四川廣安大自考報名點:四川省教育考試院(https://zk.sceea.cn/);四川自考報名:首先要先進行網上注冊,登錄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有一個自考注冊選項,選擇網上注冊。自考報名注冊就是填寫下自己的基本信息,一定要確保自己的信息無誤,另外手機號在自考考完之前不要更改,否則后期接收驗證碼不是很方便,而且更換手機號很麻煩。
一、四川廣安大自考報名點?
廣安自學考試報名網址:四川省教育考試院(https://zk.sceea.cn/);
廣安市聯系電話:0826-2337730;
四川廣安大自考報名點地址:廣安市城南金安大道二段208號。
地市代碼 | 地市名稱 | 聯系電話 | 聯系地地址 |
01 | 成都市 | 400-102-0985 | 成都市東城根上街桂花巷34號 |
03 | 自貢市 | 0813-2202090 | 自貢市自流井區公園路2號 |
04 | 攀枝花 | 0812-3365806 | 攀枝花市炳草崗建設街 |
05 | 瀘州市 | 0830-3109974 | 瀘州市江陽區陽光路1號5號樓 |
06 | 德陽市 | 0838-2204549 | 德陽市長江西路二段19號 |
07 | 綿陽市 | 0816-2366139 | 園藝山玉泉西街(新檢察院北樓一樓左側) |
08 | 廣元市 | 0839-3305616 | 廣元市東壩苴國路 |
09 | 遂寧市 | 0825-2281756 | 遂寧市遂州中路580號 |
10 | 內江市 | 0832-2024254、2051159 | 內江市市中區廣場路179號 |
11 | 樂山市 | 0833-2435685 | 樂山市中區嘉祥路1號 |
13 | 南充市 | 0817-2227425 | 南充市順慶區萬年西路2號 |
15 | 宜賓市 | 0831-2381446 | 宜賓市南岸敘府路西段雙院街81號 |
16 | 廣安市 | 0826-2337730 | 廣安市城南金安大道二段208號 |
30 | 達州市 | 0818-2399233 | 達州市通川區朝陽東路226號 |
31 | 雅安市 | 0835-2239493 | 雅安市上壩建新路145號 |
32 | 阿壩州 | 0837-2822352 | 馬爾康縣達爾瑪街2號 |
33 | 甘孜州 | 0836-6695902 | 康定縣政府大院 |
34 | 涼山州 | 0834-3300143 | 西昌市長安中路14號 |
37 | 巴中市 | 0827-5266205 | 巴中市江北大街東段(市教育局三樓) |
38 | 眉山市 | 08338298854 | 東坡區教育局招考辦 |
39 | 資陽市 | 0832-6631539 | 資陽市嬌子大道南山巷市教育局內 |
二、四川自考怎么報名?
四川自考報名流程:
1.四川自考老考生:老考生報名比較簡單,因為之前已經注冊過了,所以不需要重新注冊和現場確認,直接報名,選擇自己想要報考的科目,繳費就可以。關于選擇科目,最好選擇一些稍微簡單一點的,比較難考的科目可以留在最后,這樣備考的時間會更長,通過的幾率比較大。
2.四川自考新考生:新考生比較麻煩,首先要先進行網上注冊,登錄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有一個自考注冊選項,選擇網上注冊。自考報名注冊就是填寫下自己的基本信息,一定要確保自己的信息無誤,另外手機號在自考考完之前不要更改,否則后期接收驗證碼不是很方便,而且更換手機號很麻煩。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信息系統報考操作指南:
第一步:登錄,考生在登錄界面輸入有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密碼(新、老考生均以自行設置的密碼為準,若未修改,則默認為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號碼后6位),驗證碼后進入系統。
第二步:報考,若考生有多個準考證,在下圖示意位置點選需要報考的準考證進行報考。
注意:同一個準考證下如果需要報考多門課程請一起報考。
第三步:選擇考區,同一個考生只能選擇同一個縣區參加考試。
第四步:繳費,考生可以點擊繳費按鈕,進入繳費界面后根據提示付款,付款完成后,報考成功。在繳費下單之前,考生可以點擊《撤銷報考》按鈕,撤銷已報課程,重新選擇。
其他說明:
推薦使用谷歌、火狐瀏覽器。請不要在同一瀏覽器同時登陸多個不同賬號。
三、自考報名條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戶籍的公民,不受年齡、職業、學歷的限制,均可就近報名并參加考試。外省在我省工作學習的人員,也可就近報名參加考試。
2、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或備案的各類高等學校的專科畢業生,可直接申請報考本科段(獨立本科段)。
3、考生專科(基礎科段)、本科段(獨立本科段)可同時兼報,但在領取本科畢業證書前必須先獲取專科畢業證書。
4、實踐性學習環節考核、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畢業考核等,須按規定在本專業涉及實踐課程理論考試全部合格后才能報考。
5、提倡在職人員按照學用一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選擇報考專業。對某些行業性較強的專業(如公安管理、醫學類專業等)將根據專業考試計劃的要求限制報考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