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部分知識點總結
2024-11-1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學考試復習知識點繁多很多小伙伴都很頭疼,為了方便大家學習今天小編為您總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二中部分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自學考試唐代部分知識點總結
一、初唐
1、王績:長于五律,《野望》已是五律典型。多吟詠隱居曠達之趣,寄寓激憤之情。
2、初唐四杰:(1)文學觀:反齊梁的宮廷文學,提倡剛健有骨氣的詩風,文章要有一定的經世教化的作用。(2)創作成就:A詩歌:都是中下層文人,他們拓展了詩歌的表現領域。B:對詩歌體式的成熟和完備做了貢獻如七言歌行《長安古意》體式非常大;五律王勃 C:開拓了新的詩風,以清新的詩風為文壇帶來新鮮的風氣。D:駢文 賦
3、陳子昂:(1)文學成就:以漢魏的的五言古詩為主,詩的內容比較充實,有為而作,風格質樸剛健。詩文理論代表新作:《與東方左使扎序》骨氣端詳,音情頓挫,光英郎練,有金石聲。以深刻的內容質樸剛健的風格破除六朝余襲,他的五古開啟了李白等人的五古。
4、宮廷文人:(1)上官儀:五言詩,格律工整,內容空洞。(2)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作品多歌功頌德,宮苑游宴,風格典麗精工。(3)沈宋:多奉和之作,他們的創作使五七律得以完型。
二、盛唐
1、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源于東晉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出現原因:開元社會安定,具備隱居的經濟基礎;以隱求士的終南捷徑成為時尚;佛道的思想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礎。
2、孟浩然:布衣詩人,一度隱居鹿門山,曾作九齡門客。山水田園特點:沖談自然,語淡味醇;多白描,曲盡其妙;也有一些很渾闊。
3、王維:多才多藝,詩畫樂精通。前期抒報國心,后期以隱居修禪為主。山水田園詩特點:
(1)詩情畫意的高度統一(2)音樂美,山營造意境(3)常以動襯靜 (4)既有陶潛的平淡自然,又有靈運的精工秀麗。
4、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以高岑為代表,境界開闊,雄奇悲壯。邊塞詩其實就是戰爭文學。王昌齡:七絕圣手。
5、高適:內容充實,感情飽滿意氣豪邁;語言樸實、自然、風格沉雄悲壯。
6、岑參:奇景,奇異的雪景;奇俗;寫法奇,喜用夸張,借助于想象來表現奇特;詩歌新奇俏麗,語奇體俊。高岑同處:悲壯,感激不平,善七言古詩。高:賦;岑:比興,形式更巧妙,景色令人耳目一新注重形式,配合內容表達。
7:李白(1)藝術特點:個性鮮明,抒情色彩強烈;大膽夸張生動比喻;豐富想象神話傳說展現其理想;語言自然真率;各體兼備,七絕五古成就最高。(2)思想內容:謳歌思想,抒發抱負,張揚個性與自我;懷才不遇,蔑視權貴;關心國家,抨擊時政;描繪百姓生活;友情親情;贊美山川景物。
8、杜甫(1) 思想內容:反映人民苦難,揭露社會弊端;憂念時局,關心社稷;描繪山水題畫詠物;表現親情友情 (2)藝術風格沉郁頓挫表現在:感情深沉,內容博大;意境沉融深厚;一波三折,音情頓挫;語言凝練蒼勁,句式坳折變化。(3)藝術成就:既有大氣磅礴的概括力,又有細致入入微的描寫;善融敘事抒情于一體;形式多創新(律詩做很多改造,首次使用聯章迭詠,作了很多拗體七律)
9、李杜比較:(1)李神話幻想,浪漫主義手法,從大處著筆,大開大合,情緒跳躍變化大;
(2)杜 具體,從現實出發,表現對世事關注,憂國憂民,章法有序緊密。(3)風格:詩飄逸,杜詩沉郁頓挫。(4)杜甫對后代的影響比李白深廣。中晚唐詩派竟繁,但幾乎所有派別都是對杜甫某一方面的發展揮。
10、李賀的藝術特色:虛幻荒誕、幽峭冷艷是其最顯著地特色。在以繽紛的意象暗示人物心理,注意官能感受和內心主觀的描寫和濃彩敷色方面對溫李影響頗巨。
三、中唐
1、元結:主張美刺教化,反對近體倡古體,多現實主義,反映社會矛盾,民生疾苦。散文“危苦激切,悲憂酸傷”多用反語、夸張、比喻諷刺。
2、顧況:強調美刺教化,重視文學抒情審美。著《華陽集》
3、劉長卿:詩體悟精細,字句研練,反映中唐詩歌已逐漸向纖細、工巧、委婉轉變。
4、韋應物:仿陶淵明白描,刻畫精細逼真,自然,出于陶而溶于二謝,故直而不樸,華而不琦。通過清淡幽美的出水意象,傳達作者恬淡自適和寂寞幽獨的意緒,風格澄淡精致、清朗沖和,優柔不迫,
從容舒緩。
5、大歷十才子:指大歷年間的十位詩人。合《極玄集》所載,計:李端、盧綸、吉中孚、韓雄、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同,耿諱、夏侯審十人。錢起:體格清新,理致清淡;盧綸:詩風稍為雄壯;司空曙: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6、新樂府:指貞元元和年間,由白居易、元稹倡導的,以創作新題樂府反映現實為中心的詩歌革新運動。(1)原因:政治背景,內外矛盾尖銳;文學傳統;元白推動(2)理論主張:切實社會內容;發揮教化諷興的社會功用;內容與形式統一;語言通俗化。缺憾:美感不夠。 元白詩派:中唐詩壇以元白為代表的詩歌流派,這派詩人追求寫實、通俗,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
7、白居易:前期兼濟天下,后期獨善其身。諷刺詩:主題集中,人物事件高度典型化;敘事議論結合,對比深化主題;寓言托物的手法;語言通俗。
其詩歌主張: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創作主張,詩歌應該根于生活,反映生活;強調詩歌補察時政,瀉導人情的社會功能;強調詩歌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主張詩歌的寫實與通俗化。
8、長恨歌:(1)揭露安史之亂的政治根源,講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2)第一部分寫實,政治悲劇;第二部分渲染,愛情悲劇。(3)藝術成就:構思獨特精細,濃重的抒情氛圍(層層鋪敘,環境烘托,人物行動);語言聲調和諧,反復頂針手法。
9、元稹:主張美刺見事(1)諷刺詩批判朝廷腐敗,總結安史之亂根源(2)語言樸實質樸
(3)艷情詩
10、古文運動:貞元,元和年間,要求用一種散文單句,不拘聲律的散文為倡導儒道服務主張:文以明道;要求文章發揮社會功能和抒情功能;作者道德修養對文學修養有重要作用;主張文體革新,倡導古文。
11、韓愈:(1)散文:論說文,集中體現文以明道;雜文,揭露諷刺為主,表現自己不滿情緒;記敘文,善選典型事件細節來展現人物性格;抒情文,感情強烈,藝術感染力強。(2)藝術成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眾體兼長;用筆雄奇恣肆,氣勢浩大奔放;注重文體和語言的創新
12、李商隱:以深情綿邈、意境朦朧為特點;結構跳躍曲折;意境迷離;擅長用典。貢獻:對心靈世界前所未有的表現;非邏輯的意向組合的全新表現手法;對無題、詠史、詠物詩的詩歌貢獻。
13、杜牧:借題發揮,針砭時弊,表現政治觀點;立意新穎(赤壁賦、題烏江亭)
四、晚唐五代
1、溫庭筠:花間詞派的鼻祖,多表現相思愛情,開了詞為艷科的先河。藝術成就:善用景物烘托情思;通過人物行動表現人物心理;字句多修飾,多濃艷之詞,刻畫工細。
2、韋莊:清新疏朗,少了些粉脂味。
2、花間詞:趙崇祚《花間集》,多艷情,花間詞因之得名。這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共有十八位作者,多數花間詞是用于宴會娛賓譴興。溫詞,風格濃艷;韋詞,風格疏淡清麗。
3、李煜:前期多謝宮廷生活,男女情愛,玉樓春。后期李煜為階下囚,多亡國之思,故國之戀。藝術成就:白描手法;抒情真切動人;用具體事務變現抽象情感。
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的學習技巧有哪些
1、多讀多寫,增強記憶,學習要有毅力,要能耐得住寂寞。
2、自學考試考查點的設置雖無一定的規律性,但考前復習中仍可以通過分析歷年來的考查點,總結出這些考查知識的形式、角度、能力層次和與其它知識點的聯系等方面的規律,并且總結出解決這一考查點問題的規律性的方法。
3、把近5年的真題在課本中找出來,并做好幾幾年幾月份考的標記,把做錯的,反復錯的,不會的都要標記,然后進行記憶,標記的作用是便于發現高頻考點和把握出題規律,我就是用這樣的辦法取得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