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和第二學士學位有什么區別?雙學位與輔修的區別?
2024-12-2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自考本科和第二學士學位的區別:報考條件、報考錄取、學位授予、畢業分配。雙學位與輔修的區別:輔修是發輔修證,雙學位是發學位證,輔修證的價值比較低,類似于選修課;而雙學位證就等同于你在自己專業畢業之后拿的學位證 ,雙學位要把全部專業課修完加上畢業論文,輔修只要修一部分主要的專業課就行了。
一、自考本科和第二學士學位有什么區別?
自考本科申請學位的條件
(一)必須獲得我校面向社會開考主考專業及自考助學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并在畢業一年內提出申請,以畢業證書年月為準,超過一年不予受理。
點擊進入: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二)參加成人學士學位外語考試,且成績合格;或者在籍期間參加CET-4(大學英語考試)或PETS-3(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試,成績合格。
(三)各科成績平均分不低于65分,任意三門專業核心課程(見專業計劃)平均分65分(學校不同要求不同)。
(四)在本科學習期間畢業論文答辯成績為良或優。
第二學士學位在層次上屬于大學本科后教育,與培養研究生一樣,同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一種途徑。第二學士學位授予資格,需經教育部審批,只有教育部批準設置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高等學校才有權頒發第二學士學位證書。限在部分辦學歷史較久,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本科院校中試行。
2020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備案結果,名單顯示,全國各地高校共3426個專業可招收第二學士學位。
報考條件
1、在校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在籍學生。2、經過入學考試,考試合格后可直接入學。
3、經過國家組織的統一考試,取得合格成績。在通過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理論和實踐課程的考試后,即可取得大學本科的畢業證書,符合條件的學生可申請學士學位證書
報考錄取
攻讀第二學士學位,均須本人自愿(在職人員報告,要經本單位批準),并經過必要的資格審查與入學考試、考核,擇優錄取。每年的報名時間約在11月前后,考試時間約為1月~4月,由各學校自行靈活安排,與研究生的報考基本一致。考試的內容除了必要的數學、政治外,應是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錄取后,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補助標準及其它待遇,按照碩士研究生待遇的有關規定執行。
學位授予
凡是已修完一個學科門類中的某個本科專業,拿到學士學位證書,再攻讀另一個學科門類中的某個本科專業,成績合格準予畢業的,可授予第二學士學位。如果國家有特殊需要,經教委批準,在同一學科門類中,修完一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后,再攻讀第二個本科專業,完成要求,成績合格者,也可授予第二學士學位。值得注意的是,在的高教改革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寬知識面,允許跨專業選修課程的學生,不能按攻讀第二學士學位對待,不得授予第二學士學位。在學習期間沒有按規定完成學習任務,不再延長學習時間,亦不實行留級制度,可發肄業、結業證明。
畢業分配
在校攻讀第二學士學位,修業期滿,可獲得由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但須在證書上注明第二學士學位學科門類和專業名稱。
獲得第二學位者,原則上根據國家需要,按第二專業分配工作。在職人員修業期滿不論是否獲得第二學士學位,均回原單位安排工作。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畢業后工作起點工資與研究生畢業工資待遇相同;未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仍按本科畢業生對待。若在校期間由于種種原因中途終止學習的學生,屬在校的,按第一學士學位專業畢業分配;屬在職人員,仍回原單位工作。
二、雙學位與輔修的區別?
輔修和雙學位都發證,輔修是發輔修證,雙學位是發學位證,輔修證的價值比較低,類似于選修課;而雙學位證就等同于你在自己專業畢業之后拿的學位證 ,雙學位要把全部專業課修完加上畢業論文,輔修只要修一部分主要的專業課就行了。
雙學位含金量高,需要考試和寫論文才能畢業,而輔修只用修滿學分。
難度上面,雙學位的學習強度,和畢業難度都更大一些。
根據各個學校的規定,每所學校能夠考雙學位,或者能夠輔修的專業是有限的,只能在學校提供的專業中選擇。
再者,雙學位都是在晚上,或者周末上課,你需要在這種零碎的時間里,學完別人一學期學到的內容,還必須通過期末考試,壓力和難度可想而知。每年都有很多同學想修雙學位,但真正能夠拿到學位證的卻寥寥無幾。
具體的學習安排,開設課程等,每個學校的方式不一樣。每年學校會有統一報名,如果你感興趣,一定要去主動聯系輔導員或班助。
三、自學考試優勢:
1、學費少
2、不限制學習時間
3、所有科目考完即可申請畢業
4、畢業后專業知識過硬就業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