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自考作文開頭?
2024-12-2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文章要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中,推動時代前進、體現時代特征與發展方向的精神。主題應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提出的迫切的問題,反映先進的思想。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的專業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社會開考的專業,另一種是面向高校開考的應用型專業。
一、大學語文自考作文開頭?
確定文章主題有哪些原則
文章要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中,推動時代前進、體現時代特征與發展方向的精神。主題應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提出的迫切的問題,反映先進的思想。
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真相和本質。主題要如實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不停留于表象,應深刻地提示事物內部的規律性。
要考慮作者的主觀條件。這主要是指作者必須熟悉與了解寫作對象,作者要有起初的感受和強烈的寫作熱情。
提煉主題,就是運用各種思維方式,深入發掘文章材料的固有意義,以形成某種獨特的思想或事理。
提煉主題要做到:1、立足全部材料,從占有的全部材料中提煉出正確的思想觀點。2、開掘事物本質,摒棄表象,開掘事物的內在含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作者應站在時代的高度,洞察事物本質,加深開掘深度;作者還要考慮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等各種不同文章的表達功能,從不同側面去開掘事物本質。3、選取新穎獨特的角度,探求事物的新意。新的角度是指新的觀察角度(從不同的側面開掘主題)和新的認識角度(表達出作者獨到的見解)。
簡述材料與主題的關系
材料是提煉和形成主題的基礎。
1、主題在分析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提煉并得到確定,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題是第二性的。
2、材料是表現深主題的手段,主題由一定的材料來表現或證明。
3、材料的取舍和組織受主題的制約。在主題未形成時,材料對主題提煉起決定性作用;主題一經確定,又成為取舍或安排材料的最主要的依據,材料的取舍、詳略、變換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防止材料與主題相脫節。
選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符合表現主題的需要。
1、選材為表現主題服務,不可與主題相游離、相悖謬。
2、要真實、確鑿。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真實性,一是指本質上反映事物的真實。材料的確鑿指材料既準確無誤,又用得恰當貼切。
3、要典型。典型材料是個性與共性統一、具體性與普遍性統一的材料。它是具體的、個別的、又能體現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普遍意義。
4、要新穎、生動。材料力求具體形象,富有親切感與懸念性,是鮮為人知的新發現,并適應文體的特點(記敘文材料具體形象、感染力較強;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具有邏輯說服力;說明文材料要揭示對象的特征。
結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完整性。
1、文章各局部應組成完美統一的整體;各局部要相對齊備,不可無故殘缺;各個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要適當。
2、連貫性。指文章各部分在內容脈絡上互相貫通,在語言形式上有緊密銜接與合理過渡,文脈不可紊亂與斷隔。
3、嚴密性。文章各部分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聯系,不可互相矛盾或互不相關。全文具有內在凝聚力。
4、靈活性。文章結構富于變化,生動活潑,不死板、呆滯。
二、自學考試的專業如何選擇?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的專業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社會開考的專業,共計68個,專業代碼以A、B、H開頭的專業,其中A表示專科,B表示專升本,H包括面向社會的專科和專升本兩種類型(面向社會開考專業考試計劃匯編2016年版);另一種是面向高校開考的應用型專業,共計124個,專業代碼以Y、Z、W開頭的專業,其中Y表示專升本,Z表示專科,W包括面向高校開考的專科和專升本兩種類型(應用型專業考試計劃匯編2016年版)。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專業并決定學習方式。
完全自學的考生選擇專業為面向社會開考專業,面向社會開考的專業除監所管理、護理等個別專業有特殊報考要求外,其余專業均面向全體社會考生開考。社會考生需自行購買教材和大綱,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每年4月、10月按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考試課程安排表參加考試,考生報考面向社會開考的專業(專業代碼A、B、H開頭)應選擇縣(市、區)招考辦報名注冊并由縣(市、區)招考辦負責考籍管理。
應用型專業由省招考委批準舉辦自學考試助學的高等高校向自考生開設的,參加應用型專業學習的考生需向助學高校交納助學費,由助學高校向考生提供學習指導和輔導。考生報考面向高校開考的專業(專業代碼Y、Z、W開頭)應選擇擬報考高校自考辦報名注冊并由高校自考辦負責考籍管理。
三、大學語文試卷項目及分數如下:
1、單選
這一部分總共20道題,每題1分,共計20分。
這一部分主要就是一些文學常識,例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論點、主要內容、表現手法、修辭手法、文章體裁等等,也是最容易拿分的部分,那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不失分。
根據這部分考核的范圍,我們應該多去閱讀一些中外名著,對作者要詳細的了解,在閱讀中學習作者的修辭手法等。文學常識是需要慢慢的積累,而不是一蹴而就。
2、多選
這一部分共5道題,每題2分,共計10分。
相對比單選來說這部分的試題就要難一些,因為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而多選題主要是檢測考生的知識是否全面,是否認真學習而設計的,答題只能根據自己對教材知識點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較法、排除法一一甄別。
3、詞語解釋
這部分共5道題,每題2分,共計10分。
以古文中的詞語為主,兼考現代文的疑難詞語.答題必須在理解全句的基礎上,對應直譯,然后落實某一個詞的意義,務必準確、簡潔、切不可寫幾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魚目混珠。要求考生復習時比較細致.總體而言,這也是比較容易拿分的題目。
4、簡析題
簡析題共5道題,每題6分,共計30分。
考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一般的出題方式是先給出一段文字(字數一般不會超過200字),然后根據文段來設計問題。考試文段主要是現代文(包括現代小說、戲劇、散文、科技說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說、戲劇片段、古體詩現代詩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題、內容、藝術手法、修辭手法等等,出題方式比較靈活,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閱讀鑒賞能力。答題應采取還原課文,句不離段的思維方法,結合課文的“提示”啟發思路。一定要弄懂內容,摸清提問的角度,針對性回答。答案總的要求是越簡明準確越好,而不是內容答得越多越好。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中的簡析題中的(36)是古文片段《過秦論》;(37)是古文片段《馬伶傳》;(38)現代文片段《牡丹的拒絕》;(39)古詩《早雁》(40)現代文片段《麥琪的禮物》考試內容相當全面,要求考生對各種文體都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
5、作文
自古以來作文都是重頭,所以作文的分數為30分,出現大的失誤,將導致考試不及格,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養、語文水平、綜合分析和運用的能力。作文總的要求:主題鮮明、材料充實、結構清晰、表達得體、語言通暢、標點正確、書寫工整、行款規范。寫作時要注意把事實材料和理論材料、綜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結合起來,搭配使用。這樣既可避免角度單一,缺少變化,又可滿足作文的字數要求。歷屆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體混淆、文不對題、論點和論據脫節、字數不足、內容未寫完、字跡潦草等,這些應引起重視,加以避免。根據歷年總結經驗,考生要拿高分有幾條必須注意:
一是要書寫工整.字跡對閱卷老師的影響是潛在的,但卻異常重要,無論你寫得多好,如果字跡潦草,你的作文成績必將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開頭和結尾,要分段,每段開頭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寫法,這樣可以做到層次分明,老師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亂,尤其是不習慣分段的考生必將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詩歌外,考試時不限文體,考生一定要寫自己擅長的文體。如果是寫議論文,開篇一定要鮮明地提出論點,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寫記敘文,切忌平鋪直敘,結尾要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