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知識管理的企業并購文化風險預警機制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文化風險是企業并購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本文在界定知識與知識管理涵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預警體系,并分別從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和加強溝通三個方面探討了企業并購中文化風險的預警策略。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企業并購;文化風險;預警 一、企業并購的文化風險 1.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含義 文化風險是企業經營所面I臨各種風險中的一種,主要是指企業在跨組織經營過程中,由于文化問的差異以及文化交匯過程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企業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目標發生背離,甚至導致企業跨組織經營活動失敗的可能性。由于文化具有層次性,因此廣義地講,跨組織經營既可以是發生在不同國家間的跨國經營,也可以是在一國之內不同亞文化間的跨組織經營。跨國經營中的文化差異主要是國家文化的差異,一國之內同樣也存在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可以是地區文化差異、行業或職業文化差異、組織文化差異等。企業在跨組織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處于不同文化環境之中,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而導致的文化誤解、文化沖突有時會危及到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表現形式 (1)溝通風險。溝通風險,即由于文化溝通障礙和溝通誤會而導致溝通失敗的風險。由于不同組織的文化背景不同,對同一信息的理解會產生差異,甚至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如曾在中國國內有名的“白象”牌電池出口到國際市場,其品牌就直譯為“whiteelephant”,這種質優價廉的電池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狀況卻很不理想。后經調查發現“whiteelephant”在英語中還有累贅物、廢物的意思,可以設想這種品牌的電池又如何能吸引消費者購買呢? (2)管理風險。管理風險,即由于不同文化導致的管理風格的差異,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員之間和員工之間不能建立起協調關系而帶來的管理失敗的風險。尤其在跨國并購中,一國的管理模式和行為有時不能為另一種文化所接受,使得企業在內部管理上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3)商務慣例與禁忌風險。商務慣例與禁忌風險,即在商務合作中由于習慣、方式的差異而導致交易失敗以及不同文化對特定事物或現象的好惡差別而導致營銷失敗的風險。如在很多西方國家,在打高爾夫球時談論業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談業務往往是打高爾夫球賽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日本,人們卻從不在高爾夫球場上談生意,而德國人將商務和家庭生活區分開來,他們很少在下午5點以后做生意。 (4)種族優越風險。種族優越風險,即由于不同文化所表現的心理的種族文化取向不同,來自一種文化的人具有較強的種族優越感,相信自己的行為方式優于他人,有偏見地對待異族文化而產生的風險。個人與組織都可以有自我優越感。對于跨國企業來說,優越感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一些國際化企業由于相信自己在國內的經營方式優于海外競爭者,因而在海外采取與在國內相同的方式進行經營。 二、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預警體系 1.知識管理過程框架。從知識管理過程框架來看,知識需求驅動知識活動,知識資源支持知識活動,影響因素制約知識活動,知識活動的成果得到學習和應用,如圖1所示。
知識活動必須由若干執行者來實施,這些執行者可以是人(個人或團隊),可以是計算機系統,還可以是人機系統的結合。知識流把各個執行特定知識活動的執行者聯系起來,這些特定的知識活動與相關知識流便構成一個知識管理事件。一個完整的知識管理事件起始于知識需求,終止于需求的滿足,但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而半途而廢。上述三類影響因素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上制約事件發展的全過程。 2.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預警體系。從知識管理過程的框架圖可以看出,知識管理是由知識需求為驅動力,圍繞知識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過程。結合這一模型,可以建立起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并購文化風險的預警體系,如圖2所示。
在該體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信息收集。信息是風險預警管理的關鍵。按照系統的觀點,在企業并購中,將不同的子系統融合為一個系統,系統的要素、功能、結構等都要發生變化,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并購雙方的信息、物質、人員與能量等不斷地交換和溝通。通過完整的信息收集,才能準確、及時地預測到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信號,為企業進行下一步預警活動的信息分析和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2)信息評估。信息評估主要是對風險環境和因素進行分析,環境分析是指對可能或已經引起風險發生的文化、社會等環境因素的了解、評價和預測。企業要及時識別、評價在并購中文化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觀察、捕捉出現文化風險前的征兆性信息。由于幾乎所有的風險發生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兆,所以,企業應當及時捕捉這些信息,及早進行必要的防范。 (3)風險預測。科學的預測是風險管理的前提,因此,在企業并購中,要根據文化風險的成因、演變、發展和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為管理者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