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龍江自學考試《農業推廣項目評價》章節習題(3)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社會心理: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社會交往中產生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征。
2、群體:是通過一定社會關系連接起來的人群集合體。
3、心理定勢:是指在人們的心理活動中,以前形成的心理準備狀態對后續同類心理活動的決定作用和定向趨勢。
4、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5、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
6、能力:是與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有關的個性心理特征。
7、氣質:是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
8、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了的行為方式的總和。
9、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10、情感:是人腦對于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
11、意志:是人自覺確定行動目的,并支配行動以實現此目的的心理過程。
二、填空題:
1、人的心里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2、社會心理包括4方面的研究內容即(社會環境)(社會心理活動)(社會行為)(社會行為的個體差異)
3、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
4、個性心理特征具體表現在一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
5、氣質的類型有4種,即(多血質型)(膽汁質型)(黏液質型)(抑郁質型)
6、能力根據對完成活動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7、心理定勢的類型分為(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效應)(經驗效應)(移情效應)
8、思維的特點是(間接性)(概括性)
三、簡答題:
1、群體有幾種不同的類型?
答:(1)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2)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3)聯合群體和集體
2、群體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完成群體的任務,實現群體的利益。群體通過對成員的有效組織,使其分工合作,達到群體的目標,二是滿足群體成員的需要。
3、群體意識形成的條件是什么?
答:群體意識的形成需要以下條件首先是共同的目標利益,這是形成群體意識的基礎,其次是合理的獎懲制度,這是群體穩定與發展的重要手段,還有就是自然領袖,這是群體的核心,最后是親近和友愛,這是群體意識的紐帶。
4、農民群體的特征是什么?
答:農民群體具有一般群體的功夫同特征,又具有農民群體的特殊性。有以下4方面特征(1)群體規模和性質的不確定性(2)群體成員情感聯系的緊密性(3)群體成員信息共享的制約性(4)群體中核心人物的重要性。
5、影響個性心理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是什么?
答:(1)生理素質(2)社會生活條件(3)教育(4)社會實踐
6、性格的特征是什么?
答:性格的特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1)性格的態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緒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7、農業推廣人員應進行哪些方面的思維訓練?
答:(1)發散性思維(2)側向思維(3)逆向思維(4)動態性思維(5)縱向思維與橫向思維相結合。
8、農業推廣人員應具備哪些能力?
答:(1)市場適應能力(2)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能力(3)群眾工作和組織協調能力(4)語言表達能力(5)合作共事能力
9、使用暗示法影響推廣對象要遵循幾點規律?
答:(1)要遵循感知規律(2)要區別不同對象(3)要區別不同環境條件。
10、常見的吸引法有幾種?
答;(1)利益吸引(2)新奇吸引(3)信息吸引(4)形象吸引(5)示范吸引(6)目標吸引。
四、論述題
1、意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農業推廣人員的意志培養包括哪些方面?
答:意志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行動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的行為與動物行為的根本區別所在,人在行為之前,就已經確定了行為要實現的目標,達到什么水平和效果,這是動物根本不具備的,二是以隨意運動為基礎,三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農業推廣人員意志的培養包括幾個方面,(1)意志的自覺性,是指人對行動的目的及其意義有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并能主動支配行動使之符合該目標的能力(2)意志的果斷性,是指人在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過程中能夠迅速和堅決的進行決斷的能力(3)自制性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緒并能有意識的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4)意志的堅韌性是指能以充沛的精力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難和挫折,堅定的實現既定目標的能力。
2、農業推廣者怎樣對農民的心理產生影響?
答:主要通過3種方法對農民的心理產生影響,首先是勸導法,這是影響人心里最主要、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流瀉式勸導、沖擊式勸導、浸潤式勸導。還有暗示法,是以含蓄、間接的方式傳遞思想、觀點、意見、情感等信息,使對象在理解和無對抗狀態下自然受其影響的一種方法。最后是吸引法,就是通過各種途徑來引起農民的興趣、注意、好奇等心理反應的方法,具體包括利益吸引、新奇吸引、信息吸引、形象吸引、示范吸引、目標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