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龍江自學考試《農業推廣項目評價》章節習題(1)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相對優越性:是指人們認為某項創新比被其所代替的原有創新優越的程度。
2、創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個人如何采用一項農業創新的過程。
3、創新的擴散:是指一項創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區向外擴散,擴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區,使創新得以普及及應用的過程。
4、發明:是新技術的發現。
5、創新:是將發明應用到經濟活動中,為當事人帶來利潤。
二、填空:
1、創新先驅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數、后期多數、落后者
2、無限性、有限性、周期性、創新成果
3、S擴散理論
4、投入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
5、世襲式擴散
三、簡答題:
1、創新的特性:相對優越性、一致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可觀察性。
2、農民采用農業創新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認識階段、興趣階段、評價階段、試用階段、采用階段。
3、農業創新的擴散方式:傳習式擴散方式、接力式擴散方式、波浪式擴散方式、跳躍式擴散方式。
4、農業創新的擴散過程:突破階段、緊要階段、跟隨階段、從眾階段。
5、技術的適用性具體有幾種情況:立即見效的技術和長遠見效的技術、一看就懂的技術和需要學習理解的技術、機械單純技術和需要訓練的技術、安全技術和帶有危險性的技術、單項技術和綜合性技術、個別改進技術和合作改進技術、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
四、論述題:
1、影響農業創新擴散的因素有哪些?
答:首先是經營條件的影響,農業企業及農戶的經營條件對農業創新的采用與擴散影響很大,經營條件好的農民,他們具有一定規模的土地面積,有比較齊全的機器設備,資金較雄厚,勞動力充裕,經營農業有多年經驗,他們對創新持積極態度,容易接受新的創新措施。其次是農業創新本身的技術特點的影響,主要取決3個因素,第一技術的復雜程度,第二技術的可分性大小,第三技術的適用性。再有就是看農民自身因素的影響,包括了農民的年齡、戶主的文化程度、還有家庭關系的影響。最后是其他社會、政治因素包含了這幾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第二社會機構和人際關系的影響,還有政治因素的影響,以上這些是影響農民創新擴散的主要因素。
1. 農業創新的擴散過程
答:農業創新的擴散過程是指在一個農業社會系統內,人與人之間創新采用行為的擴散,即由個別少數人的采用,發展到多數人的廣泛采用,這一過程是創新在農民群體中的擴散的過程,也是農民的心理、行為的變化的過程,典型的創新擴散過程具有明顯的規律可循,一般要經歷4個階段首先是突破階段,突破階段是創新擴散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農村社區中的創新先驅者會付出大量心血和勞動來進行各種試驗,他們一旦成功,以令人信服的成果證明,創新可以在當地應用而且明顯的時候,就實現了突破。第二是緊要階段這個階段是創新能否進一步擴散的關鍵階段,實際就是創新成果由創新先驅者向早期采用者進行擴散的過程。第三是跟隨階段,有些人剛開始可能不理解創新,一旦發現創新的成功,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主動采用,所以又叫自我推動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是從眾階段,這個階段幾乎不需要什么驅動力,而被生活所在的群體所推動,此階段的擴散速率呈不斷減小的趨勢。以上是農業創新的擴散過程,這些過程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