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廣東自考《大學語文》知識點練習(一)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知識點 001《寡人之于國也》★★★
一、單項選擇題
1.【題干】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夠使“頒白者不負
戴于道路”的是( )。
【選項】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答案】D
【解析】“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可使五十者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
時”可使七十者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可使數口之家免于饑餓。“謹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
【考點】散文——寡人之于國也》
二、多選題
2.【題干】下列先秦諸子關于治國的論斷中,出自《孟子》的有( )。
【選項】
A.治大國如烹小鮮
B.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C.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D.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
E.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答案】BDE
【解析】A 項出自老子的《道德經》;C 項出自《莊子》。
【考點】散文——《寡人之于國也》
三、詞語解釋
3.【題干】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
【答案】約束,制止。
【考點】散文——《寡人之于國也》
知識點002《秋水》(節選)★★
一、單選題
4.【題干】下列表述中,說明了《秋水》(節選)主要構思特點的是(
)。
【選項】
A.借助兩個歷史人物的對話來展開論說
B.通過景物描寫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C.由小到大逐層推進
D.援譬設喻廣征博引
【答案】B
【解析】《秋水》(節選)開頭設置了一段對河水和海景的描寫,以具體景物描寫
來隱喻河伯與海若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考點】散文——《秋水》(節選)
二、詞語解釋
5.【題干】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望洋:
【答案】仰視的樣子。
【考點】散文—《秋水》(節選)
三、簡析題
閱讀《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
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溪,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6.【題干】這段話出于文中哪位人物之口?“爾”是誰?
【答案】海神若;河伯。
【考點】散文——《秋水》(節選)
7.【題干】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人的認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點】散文——《秋水》(節選)
8.【題干】這段文字使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答案】類比論證。
【考點】散文——《秋水》(節選)
知識點 005《五代史伶官傳序》★★★
一、單選題
9.【題干】《五代史伶官傳序》論述“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時用
作論據的歷史人物是(
)。
【選項】
A.西楚霸王
B.漢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莊宗
【答案】D
【解析】后唐莊宗李存勖在消滅仇敵時,意氣風發,極寫其強盛;在大功告成,
天下平定后,又極寫其衰敗,在盛衰、成敗、興亡的對比中,闡述了本文的主旨。
【考點】《五代史伶官傳序》
知識點 006《論毅力》★★
一、多選題
10.【題干】下列《論毅力》的正反對舉中,出現于“譬諸操舟”一節中的有(
)。
【選項】
A.成與敗
B.順與逆C.強與弱
D.幸與蹇
E.近與返
【答案】BE
【解析】更譬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間風潮之或順或逆,常
相參伍。彼以堅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而后得從容以進度其順。我則或
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終不可達也。
【考點】散文——《論毅力》
知識點007《容忍與自由》★★★
一、單選題
11.【題干】《容忍與自由》的中心論點是(
)。
【選項】
A.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重要
B.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C.人類的習慣是喜同而惡異
D.容納異議,自由討論,固為學術發達之原則
【答案】B
【解析】“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才是中心論點,本文有三個分論點,第一是
從“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開始,說明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
本”!第二是分論點指出了“人類的習慣是喜同惡異”揭示出容忍難以實行的心
理根源!第三是指出“必須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的態度是錯誤的,強調
“絕對之是”根本不存在,而這三個分論點,分別用例證法舉了三個例子來闡明
道理,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考點】散文——《容忍與自由》
二、簡析題
閱讀《容忍與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一切對異端的迫害,一切對“異己”的摧殘,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
論的被壓迫,都由于這一點深信自己是不會錯的心理。因為深信自己是不會錯的,
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12.【題干】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人類難以做到容忍的心理根源是“深信自己是不會錯的”。
【考點】散文——《容忍與自由》
13.【題干】指出這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
【答案】演繹法
【考點】散文——《容忍與自由》
14.【題干】指出文中所采用的修辭手法。
【答案】排比。
【考點】散文——《容忍與自由》
知識點008《咬文嚼字》★★一、單選題
15.【題干】《咬文嚼字》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是(
)。
【選項】
A.類比法
B.對比法
C.歸納法
D.演繹法
【答案】D
【解析】在闡述論點時,《咬文嚼字》多采用歸納論證方法,往往先說結論,再
廣征博引,列舉小說、詩歌、戲劇等方面的大量實例,鑿鑿有據,且能將抽象
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講得有如日常生活經驗那般淺顯易懂。
【考點】散文——《咬文嚼字》
知識點 009《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一、單選題
16.【題干】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提到的愚蠢見識中,與古希臘哲學家、
科學家亞里士多德有關的是(
)。
【選項】
A.麒麟和火蛇是真實存在的
B.刺猬好吃油蟲
C.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
D.男性特別優越
【答案】C
【解析】“亞里士多德誤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這種錯誤,他本來是可
以避免的,而且辦法很簡單。他只消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親自數一數就行了。但
他卻沒有這樣做,原因是他自以為是。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自己并不知道;這是
我們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種致命錯誤。”
【考點】散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二、簡析題
閱讀《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如果你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就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
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說冰島位于赤道,
你就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除非你自己對數學和地里也是這樣無知,因而他
的看法竟然動搖了你的相反的見解。
17.【題干】針對“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這一問題,這段文字包含了怎樣的答
案?
【答案】避免產生愚蠢見識的措施之一是儲備和豐富自己的知識。
【考點】散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18.【題干】文中一再出現以“如果”開頭的句式,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寫作態度?
【答案】謹慎謙虛嚴謹。
【考點】散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19.【題干】指出文中反復采用第二人稱所產生的效果。
【答案】形成面對面的談話的表達風格,產生親切自然的效果,便于抒發感情。
【考點】散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知識點011《馮諼客孟嘗君》★★
20.【題干】《馮諼客孟嘗君》先寫馮諼客的“無好”、“無能”,后寫孟嘗君經營
三窟,這樣的表現方法是(
)。
【選項】
A.以小見大
B.互相映襯
C.欲揚先抑
D.首尾呼應
【答案】C
【解析】欲揚先抑,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
“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
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
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考點】散文——《馮諼客孟嘗君》
知識點012《垓下之圍》★★
一、單選題
21.【題干】《垓下之圍》中,展現項羽知恥重義性格特點的情節是(
)。
【選項】
A.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B.東城快戰,連斬數將
C.瞋目而叱,嚇退楊喜
D.愧見父老,自刎烏江
【答案】D
【解析】《垓下之圍》中,項羽因愧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寧死不辱,揭示了
項羽內心世界中知恥重義的一面,同時也表現出他走投無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
雄末路心情。
【考點】散文——《垓下之圍》
二、詞語解釋
22.【題干】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
固:
【答案】必,一定。
【考點】散文——《垓下之圍》
知識點 013《張中丞傳后敘》★★★
一、單選題
23.【題干】《張中丞傳后敘》先為許遠辨誣,再寫南霽云事跡,又記張巡軼事。
這樣的敘述方法是(
)。
【選項】A.順敘
B.分敘
C.插敘
D.倒敘
【答案】B
【解析】《張中丞傳后敘》先為許遠辨誣,再寫南霽云的事跡,并補敘了張巡、
許遠的軼事,所敘事件緊緊圍繞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主題,屬于分敘的敘述方
法。
【考點】散文——《張中丞傳后敘》
24.【題干】下列《張中丞傳后敘》細節中,展現了南霽云性格特征的是( )。
【選項】
A.背誦《漢書》
B.記百姓名姓
C.拔刀斷一指
D.操紙筆立書
【答案】C
【解析】《張中丞傳后敘》中幾個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如張巡從容鎮
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許遠寬厚謙和、為國讓賢,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
烈。
【考點】散文——《張中丞傳后敘》
二、詞語解釋
25.【題干】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
逆遁:
【答案】事先逃跑
【考點】散文——《張中丞傳后續》
知識點 014《種樹郭橐駝傳》★★★
一、詞語解釋
26.【題干】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
拳:
【答案】屈曲,不舒展。
【考點】散文——《種樹郭橐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