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自考《市場調查與預測》專科章節試題:定量分析與預測方法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加權平均法的關鍵是( A )。
A.確定權數 B.觀察期的長短C.各期資料的差異度 D.銷售發展的總趨勢
2、運用觀察值的對數和最小二乘法求得趨勢方程的方法叫( A )。
A.對數趨勢法 B.曲線趨勢法 C.直線趨勢法 D.季節指數法
3、時間序列分析法的特點之一是( B )。
A.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著規律性 B.時間序列數據存在不規律性
C.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著一定的趨勢 D.時間序列數據不存在一定的趨勢
4、運用時間序列法進行預測的前提是( D )。
A.時間序列資料 B.預測對象和影響因素的時間序列資料
C.準確的時間序列資料 D.準確完整的時間序列資料
5、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 )。
A.時間序列分析法只適合于近期、中期的預測
B.幾何平均法適用預測目標發展過程一貫上升或下降,且逐期環比速度大體接近的情況
C.幾何平均法的預測模型
D.加權平均法較真實地反映了時間序列的規律
6、下列方法不是以平均數為基礎的是(D )。
A.簡易平均法 B.移動平均法 C.加權平均法 D.指教平滑法
7、下列方法適用于預測目標時問序列呈現有直線增(減)變化,且逐期增(減)量不等的是( B )。
A.一次移動平均法簡單形式 B.一次移動平均變動趨勢的移動形式
C.二次曲線法 D.三次曲線法
8、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D )。
A.跨越期越多,修勻程度越好,即反映越靈敏
B.為了避免和減少滯后偏差,移動平均數所擺放位置應在跨越期的最后一個位置上
C.加權平均法用于二次移動平均法時,對歷史數據的定權應注意二次使用權數
D.指數平滑法實際上是加權移動平均法
9、下列關于趨勢延伸法描述有誤的是( D )。
A.趨勢延伸法又稱趨勢外推法,是一種常用的預測方法
B.直接趨勢延伸模型參數a和b的最佳擬合值,用最小的二乘法計算
C.對時間編號可采用最簡單形式,∑t=0編寫方法
D.直線趨勢延伸法與平滑技術的適用條件不同
10、下列適用于商品壽命周期中市場容量或普及率的預測的是( A )。
A.戈珀茲曲線法 B.二次曲線法 C.一次移動平均法 D.加權平均法
11、( A ),適用于商品壽命周期中市場容量的預測。
A.戈珀茲曲線法 B.二次曲線法 C.三次曲線法 D.對數趨勢法
12、當滿足條件:( B )時,戈珀茲曲線呈S曲線形狀,適用于描述耐用商品的市場需求變化,也是較多地應用于市場預測的一種曲線類型。B
A.a>1,且b>1 B.0<1且0<1< p=""><1且0<1<>
C.0
13、從數學分析角度,時間序列長期趨勢發展的規律性增長線的判斷依據是( C )。
A.最小二乘法 B.散點圖
C.時間序列的差分變化 D.函數表達式
14、多元回歸分析預測與一元線性回歸預測的相同點是( A )。
A.預測步驟基本相同
B.方程的自變量數量一樣
C.參數計算的過程一樣
D.統計檢驗的復雜程度一致
1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預測,是指對( C )。
A.兩個自變量關系的預測
B.兩個因變量關系的預測
C.兩個或兩個以上自變量與因變量關系的預測
D.三個或三個以上自變量關系的預測
16、直線趨勢延伸預測模型參數對時間序列資料采取的原則是( A )。
A.同等對待 B. 區別對待 C.重遠輕近 D. 重近輕遠
17、在趨勢外推法中,研究的是( C )。
A.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B.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C.時間與發展事物之間的關系 D.內因與外因之間的關系
18、( C ),是指時間序列數據在為期較長(五年、十年乃至數十年)的周期內,呈現出有規則的上升或下降的循環變動。
A.長期變動趨勢 B.季節性變動 C.循環變動 D.不規則變動
19、不規則變動又稱隨機變動。經濟現象的不規則變動,往往是由( D )造成的。
A.戰爭、政治運動 B.自然災害 C.必然因素 D.偶然因素
20、利用時間序列進行預測,實際上就是將所有對預測對象形成影響的因素,歸結為( C ),也就是承認所有影響因素的綜合作用,并在未來對預測對象仍然起作用。
A.數量 B.價值 C.時間 D.序列
21、運用算術平均法預測時,一般地說,當時間序列資料波動()時,其觀察期可以(),所用數據可以( B )。
A.大 長些 少些 B.小 短些 少些
C.大 短些 多些 D.小 長些 多些
22、利用加權平均法進行預測,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 A )。
A.長期趨勢變動 B.季節性變動 C.循環變動 D.不規則變動
23、加權平均法比算術平均法有一定的優越性,就是( D )。
A.計算方法上更簡便了
B.計算方法上更容易了
C.對不同時期的數據等同對待,一視同仁
D.對不同時期的數據區別對待,給予不同程度的重視
24、加權平均法預測的關鍵是( C )。
A.確定加權公式 B.確定平均的項數
C.確定權數 D.剔除一些特殊的影響因素
25、利用加權平均法預測,在給定權數時,可采用由距離預測期較遠到較近,( B )。
A.權數逐漸遞減 B.權數逐漸遞增
C.權數以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D.權數以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27、運用( A )所求得的移動平均值,存在著滯后偏差,特別是在時間序列資料呈現出線性變化時,移動平均值總是落后于實際數據的變化。
A.一次移動平均法 B.二次移動平均法
C.簡單移動平均法 D.加權移動平均法
28、二次移動平均法,就是利用了滯后偏差的演變規律,建立( A ),求得預測值。
A.線性模型 B.非線性模型 C.二次曲線模型 D.三次曲線模型
29、二次移動平均法,適用于時間序列呈現( A )變化的預測。
A.線性趨勢 B.非線性趨勢 C.二次曲線趨勢 D.三次曲線趨勢
30、在考慮長期趨勢的季節指數測定中,所計算出的中心化移動平均值,已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 B )的影響,包含著( )。
A.長期趨勢和季節性變動 不規則變動
B.季節性變動和不規則變動 長期趨勢
C.長期趨勢和不規則變動 季節性變動
D.隨機變動 長期趨勢
31、在多元回歸分析中,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線性相關程度很高時,相關系數( A )。
A.接近于1 B.接近于0 C.等于1 D.等于0
32、進行市場預測時,對時間序列中各種變動形式采取消除處理的是( D )。
A.長期趨勢變動 B.循環變動 C.季節變動 D.隨機變動
33、在實際市場預測中,適用二次曲線趨勢方程的時間序列的一階差分值( B )。
A.等于一個常數 B.呈線性變動 C.接近于一個常數 D.等于#FormatImgID_2#
34、依據數字資料,運用統計分析和數學方法建立模型并做出預測值的方法稱為( A )。
A.定量預測方法 B.定性預測方法 C.長期預測法 D.短期預測法
35、對時間序列的觀察值,將觀察期的數據由遠而近按一定跨越期求跨越期內觀察期數據平均值的預測方法,我們稱為( C )。
A.簡易平均市場預測法 B.指數平滑市場預測法
C.移動平均市場預測法 D.序時平均數預測法
36、若某季度季節指數值為98%,則說明該季度的銷售比全年季度平均銷售量( C )。
A.高98% B.低98% C.低2% D.高2%
37、一元回歸分析與多元回歸分析的主要區別是( B )。
A.因變量個數不同 B.建立回歸模型的計算量不同
C.回歸分析原理不同 D.回歸分析步驟不同
38、時間序列市場預測法,是一類( C )。
A.主觀概率預測法 B.判斷分析預測法
C.定量預測法 D.定性預測法
二、多項選擇題
1.時間序列數據的變動可分為( ABDE )。
A.長期變動趨勢 B.季節性變動 C.優先變動
D.循環變動 E.不規則變動
2.季節指數的測定,主要有( AC )。
A.不考慮長期變動趨勢的測定 B.考慮確定性變動趨勢的測定
C.考慮長期變動趨勢的測定 D.不考慮確定性變動趨勢的測定
E.不考慮風險性變動趨勢的測定
3.常采用的趨勢外推法有( ACE )。
A.直線趨勢外推法 B.回歸趨勢外推法
C.對數趨勢外推法 D.循環趨勢外推法
E.曲線趨勢外推法
4.用指數平滑法進行預測時,平滑常數a的大小反映對時間數列資料的修勻程度,即( CD )。
A.a大.修勻程度大 B.a小,修勻程度小
C.a大.修勻程度小 D.a小,修勻程度大
E.a=1時,修勻程度最大
5.在編制時間序列資料時應注意與下列哪些問題保持一致性( ABCD )。
A.計算方法 B.計量單位 C.所反映的總體范圍
D.所代表的質的內容 E.所代表的時間長短
6.屬于時間序列分析法的預測方法主要有( ABCDE )。
A.簡易平均法 B.移動平均法 C.指數平滑法
D.季節指數法 E.趨勢外延法
7.長期變動趨勢的表現類型有( ABCDE )。
A.線性上升 B.非線性上升 C.線性下降
D.非線性下降 E.水平變動
8.下列以預測目標時間序列資料呈現有單位時間增(減)量大體相同的長期趨勢變動為適用條件的是( ABC )。
A.直線趨勢延伸法 B.二次移動平均法
C.二次指數平滑法 D.曲線趨勢法
E.直觀判斷法
9.下列關于三次曲線線法的模型的敘述說法正確的( AB )。
A.模型中參數通常用最小二乘法確定
B.參數b可解釋為觀察經濟指標變化的速度估計值
C.參數b可解釋為速度變化的加速度估計值
D.參數c可解釋為加速度的變化率
E.參數c可以解釋為加速度的動態變化
10、為檢驗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預測模型的可靠性,可借助數理統計方法進行驗證,具體檢驗項目有( ABDE )。
A.方差分析 B.標準誤差分析 C. 均方差分析
D.相關分析 E.顯著性檢驗
11、實際應用中,能定量分析計算的是時間序列的( ABCDE )。
A.長期趨勢變動 B.季節變動指數 C.循環變動
D.隨機波動 E.綜合變動
12、二次曲線法適用于時間序列觀察值的變動屬于下列哪些情況的趨勢形態的預測?( AB )。
A.由高而低再升高 B.由低而高再降低
C.由低而高 D.由高而低
E.比較穩定
13、在編制時間序列時,應注意的問題是( ACE )。
A.時間序列中各項數字所代表的時間長短應該一致
B.時間序列中各項數字所代表的時間長短可以不一致
C.時間序列中各項數字的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應該一致
D.時間序列中各項數字的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可以不一致
E.各項數字所反映的總體范圍以及前后所代表的質的內容應該一致
14、時間序列分析法具有以下特點:(ADE )。
A.根據過去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的發展
B.根據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預測未來的發展
C.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著規則性
D.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著不規則性
E.撇開了市場發展的因果關系去分析市場的過去與未來的聯系
F.遵循著市場發展的因果關系去分析市場的過去與未來的聯系
15、時間序列的長期變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種( ABCDE )。
A.按照線性變動呈上升趨勢
B.按照線性變動呈下降趨勢
C.按照非線性變動呈上升趨勢
D.按照非線性變動呈下降趨勢
E.水平變動趨勢
16、運用時間序列進行市場預測,一般的步驟包括:( BCDE )。
A.編制時間序列 B.繪制歷史數據曲線圖
C.確定時間序列變動類型 D.選定預測方法,模擬運算
E.質的分析與量的分析相結合,確定預測值
17、簡單平均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 ABC )。
A.算術平均法 B.幾何平均法 C.加權平均法
D.調和平均法 E.以上都對
18、移動平均法最常用的是( ABCE )。
A.算術移動平均法 B.一次移動平均法
C.二次移動平均法 D.幾何移動平均法
E.加權移動平均法
19、二次移動平均法的預測步驟為( ABE )。
A.選擇跨越期n
B.求一次、二次移動平均值
C.根據最接近預測期的一次移動平均值建模型,并預測
D.根據最接近預測期的二次移動平均值建模型,并預測
E.根據最接近預測期的一次及二次移動平均值建模型,并預測
20、在不考慮長期變動趨勢的情況下,求得季節指數進行預測的方法主要有( CD )。
A.簡單平均法 B.加權平均法
C.按月(季)平均法 D.全年比率平均法
E.幾何平均法
21、直觀法是直線趨勢法中的一種,又叫( CD )。
A.直接觀察法 B.直接觀圖法 C.隨手作圖法
D.目估手畫法 E.以上都對
22、在直線趨勢法中,X是代表時間序列的時間,對時間的編號的方法可以是( ACD )。
A.從0開始順序編寫 B.從1開始順序編寫
C.以公元年號編寫
D.當數列為奇數項時,編寫成-n,-(n-1), -(n-2),…-2,-1,0,1,2,…n-1,n
E.當數列為偶數項時,如10項編寫成-5,-4,-3,-2,-1,1,2,3,4,5
23、定量預測法的特點是( ABCD )。
A.預測先決條件是數據資料齊全 B.采用的工具是統計方法和數學模型
C.量與質的分析相結合 D.預測精確度較高
三、判斷題
1、時間序列分析法只適合于近期和短期的預測。( T )
2、時間序列發展趨勢呈水平樣式,趨勢大致保持某一平穩水平時,移動平均數與跨越期長短關系較大。( F)
3、時間序列數據呈現固定周期季節性變動,一般以半年為周期,且重復出現周期性變動。( F )
4、加權平均法的關鍵是確定權數。(T )
5、隨跨越期增長,修勻效果愈強,預測值越平滑,只能遲緩地對實際值的變動做出反應,敏感程度愈強。( F )
6、移動平均法,適合于不同項目的短期預測。( T )
7、a取值大小與修勻程度大小成正比。( F )
8、直線均勢延伸法與平滑技術的適用條件不同。( F )
9、不規則變動是指時間序列呈現出不具有長期趨勢規律或不具有季節性變動的一種變動。( F )
10、幾何平均數,就是將觀察期n個數相乘,再被n來除。( F )
11、二次移動平均法不是一種獨立的預測方法,它必須在一次移動平均法的基礎上,再進行第二次移動平均。( T )
12、用二次移動平均法時,在對序列數據分別給定權數,求得一次移動平均值以后,再求二次移動平均值時,就不要再使用權數了。( T )
13、在坐標圖上描繪出歷史數據的散點,是提高預測精確度關鍵的一步。( F )
14、用最小二乘法擬合的直線而確定的預測值,其精確度要高些,誤差要小些。( T )
15、二次曲線法,適用于時間序列觀察值的變動屬于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的趨勢形態的預測。( F )
16、在實際預測中,如果原始數據的移動平均值的一階差分的環比系數趨近于一個常數,即可運用戈珀茲曲線模型進行預測。(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