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意義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浙江省自考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意義
(1)研究準備
1、定義: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學習的適應性,即在學習新知識時促進或阻礙學生學習的個體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
2、學習準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
3、學習準備不僅影響新學習的成功,而且影響學習的效率。學習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新的發展為進一步的新學習做好了準備。(動態)
(2)臨界期
1、提出者: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斯
2、定義:它是個體早期生命中相對較短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些刺激特別敏感。在這段時間之后,同樣的刺激對它幾乎沒有影響。例如,2歲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4歲是形狀感知的關鍵時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3、抓住關鍵時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節中學生認知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1、代表:皮亞杰
2、內容:①兒童的認知發展伴隨著同化認知結構的不斷重構,形成了以同一順序發展的幾個時期或階段;②邏輯思維是智慧的最高表達。③從嬰兒到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知覺運動、預操作、具體操作和正式操作。
1)感覺運動期(0-2歲)
特點:情與行的分化,后期思維開始萌芽
2)術前階段(2-7歲)
特點:各種感性運動圖式開始內化為表象或意象模式,用形象符號代替外在事物;思維受直觀表象的束縛;思維特征:一切事物都是生命;以自我為中心;認知活動是相對的、不可逆的。
3)具體操作階段(7-11歲)
特點:思維是可逆的,可以進行邏輯推理;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思維還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持。
4)正式運營階段(11-15歲)
特點:思維以命題形式存在;能用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解決問題;具有抽象邏輯思維;具有補償性可逆思維 以上便是浙江自考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意義的全部內容,我們將持續為您推送2021年浙江自考復習備考、考試資訊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