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0 環保設備設計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268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29760 環保設備設計 河海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環保設備設計》課程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段)的一門專業課程,它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等設備設計的基礎,是上述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和補充。本課程使用教材在內容上分為四篇,共12章:第一篇(第一、二章)為環境工程設備基礎知識,其中第一章重點介紹了環境工程設備的概念、分類及環境工程設備選用與設計的基本原則;第二章介紹了常用環境工程設備材料的性能、防腐及材料的選用原則;第二篇(第三章至第七章)介紹了污水處理設備,系統闡述了流體輸送機械及設備、物理法污水處理設備、化學法污水處理設備、生物法污水處理設備;為了保證污水處理設備相關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第二篇還涵蓋了污水處理中污泥處理設備的內容;第三篇(第八、九章)介紹大氣污染控制設備,包括除塵設備原理與應用、氣態污染物控制設備原理與應用;第四篇(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介紹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設備,包括固體廢物預處理設備、固體廢物焚燒處理設備和垃圾衛生填埋設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應考者掌握和了解環保設備設計的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為畢業后從事環保設備設計、工藝設備選型以及設備開發打下較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考者應達到以下要求:1、了解環保設備設計與應用的基本概念;2、熟悉環保設備設計的基本方法;3、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及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設備的設計方法;4、熟練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及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設備中主要設備的設計方法及選型。(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本課程的前修課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化工原理等。這幾門課程可以幫助應考者更好的理解環保設備的基本知識,掌握環境治理工程的主要工藝,在實際情況中靈活選擇處理工藝流程,為在工作和研究中的具體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篇 環境工程設備基礎第1章緒論(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環境工程設備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環境工程設備的選用與設計原則。(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環境工程設備的基本概念、分類、選用與設計原則。(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環境工程設備的基本概念、分類、發展趨勢。2、掌握:通用設備的選用原則。3、熟練掌握:成套設備中單體設備的設計原則、專用設備的設計原則。第2章環境工程設備材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材料的基本性能;鑄鐵和碳鋼、合金鋼、常用有色金屬及合金、非金屬材料與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分類及選用;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腐;環境工程設備材料的選擇。(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不同種類環境工程設備材料的性能特點、分類、選用及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腐。(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材料的基本性能。2、掌握:環境工程設備材料的選擇。3、熟練掌握:鑄鐵和碳鋼、合金鋼、常用有色金屬及合金、有機高分子材料與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分類及選用;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腐。第二篇 污水處理設備第3章污水處理通用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泵的主要類型及參數、葉片泵和容積式泵;閥門(閘閥、截止閥、蝶閥、球閥、止回閥);風機及壓縮機的基本類型及規格、離心式通風機與壓縮機、軸流式通風機與壓縮機。(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污水處理通用設備——常用的泵、閥門、風機與壓縮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分類和特點。(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泵、風機與壓縮機的基本類型。2、掌握:泵的主要參數;各種泵的結構組成和特點;各種閥門的特點;離心式通風機和壓縮機的主要參數、特點和性能曲線;軸流式風機和壓縮機的主要性能參數、結構組成和基本形式。3、熟練掌握:葉片泵(離心泵、軸流泵、旋渦泵)和容積泵(往復泵、螺旋泵、計量泵)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各種閥門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離心式風機和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軸流式風機和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第4章物理法污水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預處理設備(格柵、沉砂池、調節池、隔油池)、沉淀池、氣浮設備、快濾池和離心分離設備的分類及各自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和設計計算。(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各種物理法污水處理設備的功能、分類、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設計計算方法。(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格柵、沉砂池、調節池等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類型、工作原理和應用。2、掌握:沉淀池、氣浮設備、快濾池、離心分離設備的類型及適用條件。3、熟練掌握:沉淀池、氣浮設備、快濾池、離心分離設備等主要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及設計。第5章化學法污水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電解法處理和化學氧化法處理的基本理論;電解法處理設備、化學氧化法處理設備(包括氯氧化反應、臭氧氧化反應和酸堿中和反應設備)的系統組成和設計計算。(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電解法和化學氧化法處理的基本理論及電解法和化學氧化法處理設備的系統組成和設計計算。(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電解法處理和化學氧化法處理的基本理論。2、掌握:電解槽、氯氧化反應設備、臭氧氧化反應設備的類型和系統組成。3、熟練掌握:氯氧化反應設備、臭氧氧化反應設備各組成系統的功能、結構和設計計算。第6章 生物法污水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典型好氧生物處理法(常規活性污泥法、續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厭氧生物處理法主要結構單元的原理、設備及其應用。(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活性污泥法主體構筑物、曝氣與鼓風曝氣設備、生物膜法系列工藝與設備、SBR系列工藝與專用潷水器、厭氧法系列工藝與設備的特點及設計計算、設計方法。(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傳統生物法水處理工藝及改進工藝的特點。2、掌握: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裝置的結構與分類;厭氧生物反應器的特點。3、熟練掌握:曝氣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統的設計計算;曝氣性能指標的含義;鼓風曝氣設備的特點和應用范圍;SBR工藝中潷水器的功能要求和特點。第7章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中的排泥設備、污泥輸送設備、污泥濃縮設備、污泥脫水設備、污泥加熱干化與焚燒設備。(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污水處理廠各種污泥處理設備的分類、組成和工作原理。(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污水處理廠污泥中水分存在狀態及各污泥水分脫除工藝的特點。2、掌握:排泥設備和污泥輸送設備的類型、特點和應用。3、熟練掌握:各種污泥濃縮設備、污泥脫水設備的優缺點、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第三篇 大氣污染控制設備第8章 除塵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機械除塵器、濕式除塵器、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設計和應用。(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各種除塵設備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設計和應用。(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各種除塵器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和應用。2、掌握:各種除塵器的主要性能指標、除塵效率及影響因素。3、熟練掌握: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和除塵器的設計計算。第9章 氣態污染物控制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用于氣態污染物控制的典型方法原理和應用。(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吸收法凈化設備、吸附法凈化設備、燃燒法凈化設備、生物處理設備和光催化設備的工作原理、類型和應用。(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各種氣態污染控制設備的類型和工作原理。2、掌握:各種氣態污染控制設備的結構和特點。3、熟練掌握:填料塔、篩板塔、移動床吸附裝置、流化床吸附裝置的設計和應用。第四篇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設備第10章 固體廢物預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固體廢物預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固體廢物破碎設備、固體廢物的壓縮設備和固體廢物分選設備。(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各種固體廢物破碎設備、固體廢物的壓縮設備和固體廢物分選設備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固體廢物預處理的基本理論。2、掌握:各種固體廢物預處理設備的類型和特點。3、熟練掌握:各種固體廢物預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第11章 固體廢物焚燒處理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法、預處理及供料設備、直接焚燒設備、熱解氣化焚燒設備和灰渣處理設備。(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法、預處理及供料設備、直接焚燒設備、熱解氣化焚燒設備和灰渣處理設備的特點。(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生活垃圾焚燒的基本知識。2、掌握:直接焚燒和熱解氣化焚燒設備的類型和特點;灰渣處理設備的組成。3、熟練掌握:流化床焚燒爐的特點、工藝流程和應用。第12章 垃圾的衛生填埋設備(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垃圾衛生填埋場系統、襯墊防滲系統及相關設備、滲濾液集排與處理系統、填埋氣的收集與處理系統、垃圾衛生填埋作業機械。(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垃圾的衛生填埋系統的組成及相關設備。(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垃圾衛生填埋場的結構及功能。2、掌握:襯墊防滲系統、滲濾液集排與處理系統、填埋氣的收集與處理系統的作用與類型。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是: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2、掌握:要求應考者應該掌握的課程中的知識點。如簡答名詞和概念等有關內容。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如基礎知識和應用等。(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環境工程設備與應用》,馬放、田禹、王樹濤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自學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及問答題等類型(見附錄)。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題型舉例一、單項選擇題如:.沉淀池運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A.保證各項設備安全完好B.及時調控各項運行控制參數C.保證出水水質達到規定的指標D.A、B和C二、名詞解釋如:環保設備三、簡答題如:向心輻流式沉淀池中導流絮凝區的作用是什么?四、問答題如:普通活性污泥法改進工藝有哪些?哪些工藝具有同步脫氮除磷工藝?其特點是什么?五、計算題如:某紡織廠印染廢水經預處理后,擬采用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廢水的設計流量為150m3/h(包括廠區生活污水),BOD5為300mg/L,預處理可以去除30%。小試取得的設計參數為:污泥負荷率為0.4kg BOD5/(kg.MLSS.d),出水BOD5≤20mg/L,曝氣池中污泥濃度為4000mg/L。試設計曝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