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2132 信息經濟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蘇州大學編 (高綱號 0473)

  Ⅰ、有關說明

  1、《信息經濟學》是江蘇省自學考試《機關管理與辦公自動化》專業的必考課。

  2、本課程從三個方面介紹這一學科的內容:微觀信息經濟學、宏觀信息經濟學和信息系統經濟學。

  3、信息經濟學內容極其豐富,為便于自學,本大綱將整個學科的內容分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級要求。所謂“掌握”,即對該部分內容必須要理解透徹,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熟悉”是指對該部分內容能理解清楚,且要記住其中的主要內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該部分中的內容,且能記住內容的梗概。

  4、本大綱中三級要求的內容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掌握”的內容占60-70%,“熟悉”的內容占20-30%,“了解”的內容占10-20%。

  5、本課程考試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敘理題、簡答題、論述題。

  Ⅱ、課程內容和考核目標

  第一章 導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信息經濟學對象、體系和方法,以及掌握信息經濟學的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經濟學概念的產生

  2、信息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3、信息經濟學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4、當代信息經濟學發展最基本的理論工具

  5、信息經濟學的三個最基本的概念

  三、考核要求

  1、了解幾個重要人物對信息經濟學產生的貢獻

  2、了解信息經濟學產生的標志

  3、了解信息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4、了解信息經濟學存在與發展的基礎,預期理論和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理論

  5、了解當代信息經濟學發展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對策論

  6、掌握信息經濟學三個最基本的概念:不確定性、風險和信息,注意信息經濟學中的信息概念與信息論中的信息概念的異同。

  第二章 經濟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經濟信息的幾種基本形式及其效用

  二、考核知識點

  1、經濟信息的幾種基本形式

  2、經濟信息幾種基本形式的基礎、成本、效用和經濟影響

  三、考核要求

  1、掌握經濟信息的幾種基本形式:完全與不完全信息、公共與私人信息、對稱與非對稱信息

  2、熟悉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是以完全信息為假設條件而存在的,完全信息構成完全市場和完全部分的條件

  3、熟悉在不完全住處環境中,經濟代理人之間的對策結果一般難以使社會稀缺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不完全信息擴大了社會經濟成本,特別是表現為交易成本的擴大。

  4、熟悉公共信息為何降低了市場效率,私人信息則是創造偶然市場的動力。

  5、熟悉對稱信息培育對稱市場。在對稱性市場環境中,經濟代理人行為的收益主要依賴于其自身對經濟不確定性的判斷。價格競爭是對稱性市場的主要形式。

  6、熟悉非對稱信息培育非對稱性市場。非對稱性市場的特征是以非價格競爭為市場競爭的最為重要的形式。

  7、了角市場競爭是如休從價格競爭走向非價格競爭的?

  第三章 委找人——代理人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從社會契約論的角度分析,經濟社會中的任何有組織的或需要進行組織的行動都是根據某種契約來協調組織內容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這便是委托——代理問題。這一問題的核心是如何處理信息的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委找人——代理人理論的核心問題

  2、委托——代理關系的基本條件

  3、激勵機制

  4、不利選擇與道德風險

  5、阿克洛夫模型

  6、信號顯示與失靈

  7、廣告競爭效用與福利

  三、考核要求

  1、熟悉委托人——代理人理論的核心問題是委托人與代理人如何處理信息的問題

  2、掌握委托——代理關系的基本條件

  3、掌握參與約束、激勵相容構成激勵機制的兩個基本條件。租金制、勞動工資、目標產量承包和分成制構成現有激勵機制中的常見形式

  4、掌握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這兩個重要的概念

  5、熟悉阿克洛夫模型是不利選擇分析的經典模型,它說明了一個與傳統經濟學原理相反不完全信息原理,即在動態的舊汽車市場上,舊汽車市場的價格決定其銷售市場上的舊汽車質量。

  6、掌握道德風險降低了市場效率,提高了社會成本。

  7、熟悉市場信號的出現,使由于不利選擇而出現的低效率市場重新獲得市場效率。但是,信號失靈又使重新獲得效率的市場陷入了新一輪效率循環中。

  8、熟悉兩種常見的市場信號:教育文憑和市場廣告(品牌)

  9、熟悉廣告競爭效用與福利

  第四章 最優信息經濟決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經濟代理人如何實現最優信息經濟:一是代理人如何通過信息搜尋實現最優信息經濟,一是經濟決策者如何通過對最優信息系統的選擇實現最優信息經濟,這是信息經濟學研究的一項主要課題。

  二、考核知識點

  1、經濟代理尋求最優信息經濟決策過程的兩個方面

  2、信息搜尋實現最優信息經濟的基礎是什么

  3、價格離散與不完全市場的關系

  4、最優信息系統的選擇實現最優信息經濟的基礎是什么

  5、測度市場發育成熟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6、達到最優搜尋的條件

  7、如何進行信息系統的比較和選擇

  8、什和騍最優信息系統

  三、考核要求

  1、熟悉經濟代理人尋求最優信息經濟決策過程的兩個方面:搜尋和選擇最優信息系統

  2、掌握價格離散概念,了解價格離散率模型

  3、掌握信息搜尋實現最優信息經濟的基礎;價格離散

  4、了解搜尋模型和最佳搜尋次數

  5、熟悉價格離散是不完全市場的重要特征

  6、掌握最優信息系統的選擇實現最優信息經濟的基礎:信息系統價值與成本之差的離散

  7、熟悉測度市場發育成熟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價格離散率

  8、掌握最優搜尋在搜尋的預期邊際效用等于邊際成本時達到

  9、了解信息系統的比較,是建立在對決策系統、信息系統和決策規則的逐一比較基礎上進行的

  10、掌握最優信息系統的本質

  第五章 信息資源配置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信息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信息結構問題,什么樣的信息結構,決定了具有什么樣的信息資源配置模式與效率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

  2、什么是信息結構?最常見的信息結構形式有哪些?

  3、信息結構與信息資源配置模式與效率的關系

  4、什么是市場失靈?

  5、價格體系與信息資源配置的關系

  6、信息資源有效配置與失錄,即信息效率問題

  7、信息資源宏觀配置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信息結構問題

  2、掌握什么是信息結構?最常見的信息結構形式有哪些?

  3、了解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信息

  4、熟悉價格的信息內容與價格體系的信息傳遞功能

  5、了解信息結構與信息資源配置模式與效率的關系

  6、掌握市場失靈的定義

  7、了解價格體系與信息資源配置的關系

  8、了解信息資源有效配置與失靈,即信息效率問題

  9、了解信息資源宏觀配置:信息資源豐裕系數模型,信息資源配置的宏觀結構

  第六章 信息市場機制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三種代表必珠信息市場模型,認識到它們均假設市場信息是不完全的,且都屬一種特殊商品,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既是由于信息的兩個主要經濟特征決定的,也是由于信息成本的四個主要經濟特征決定的。熟悉信息成本、價值和價格等相關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三種代表性的信息市場模型

  2、信息的商品特征

  3、信息生產與需求

  4、信息成本特征

  5、信息成本的影響

  6、信息價值

  7、信息價格與風險價格理論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三種代表性的信息市場模型

  2、熟悉信息市場的基本條件

  3、掌握信息的兩個主要經濟特征

  4、了解信息生產與需求

  5、熟悉信息商品的供給與需求有何特殊性

  6、掌握信息成本的四個主要經濟特征

  7、了解信息成本的主要經濟特征是如何影響經濟行為的問題

  8、熟悉信息價值及多元性問題

  9、了解信息為何有價

  10、熟悉風險價格理論

  11、了解信息商品價格中的風險水平

  第七章 信息系統的經濟分析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成本、經濟效益及其評價等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2、信息系統成本構成

  3、信息系統成本測算

  4、信息系統效益及其分類

  5、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特征

  6、信息系統經濟效益評價方法及其分類

  三、考核要求

  1、掌握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構成及特征

  2、掌握信息系統的成本構成,它們分別具有何種特征

  3、掌握信息系統成本測算方法

  4、熟悉各種信息系統成本測算方法的優缺點

  5、熟悉信息系統效益及其分類

  6、熟悉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特征

  7、熟悉信息系統經濟效益評價方法

  8、熟悉應用生產函數法計算或分析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

  9、掌握信息系統的貢獻程度

  10、了解信息系統綜合評價體系及其指標、特征,并如何應用這個評價體系分析實際信息系統的總體效益。此外,還應了解該本系的優缺點。

  第八章 信息系統的價值與營銷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和了解信息系統產品的價值、信息系統的價格和信息系統的定價策略等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系統產品的價值

  2、信息系統的價格

  3、信息系統的定價

  三、考核要求

  1、了解信息系統的價值

  2、熟悉信息系統價值的特殊性

  3、了解信息系統價值的價格間的背離、形成原因及如何合理評價這種背離值

  4、熟悉信息系統價格的構成要素

  5、了解市場供求關系對信息系統價格的影響及其影響的特點

  6、了解信息系統的定價策略

  7、熟悉住處系統產品利潤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8、熟悉如何應用成本加成定價策略確定住處系統的價格

  第九章 信息經濟測試與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和了解國內外信息經濟測度概況、信息經濟的基本特征、以及信息經濟與信息社會理論

  二、考核知識點

  1、馬克盧普信息經濟論

  2、波拉特信息經濟論

  3、國內外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4、信息經濟的基本特征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經濟測度與理論分析的兩種代表性理論、二者對信息要經濟研究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2、了解馬克盧普信息經濟論

  3、熟悉波拉特信息經濟論

  4、熟悉一級信息部門和二級信息部門的含義,如何測度及其劃分標準

  5、了解國外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6、了解國內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7、熟悉信息經濟分析的基本對象有哪些

  8、熟悉信息經濟的內含、基本特征

  9、了解信息經濟與工業經濟的比較

  10、了解信息經濟與信息社會理論

  第十章 信息產業基本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信息產業的構成與分類、信息產業的基本特征等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產業概念

  2、信息產業分類體系

  3、信息產業的基本構成

  4、信息產業的主要特征

  5、信息產業的發展規律

  6、信息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三、考核要求

  1、掌握信息產業的定義

  2、熟悉信息產業的基本構成

  3、掌握信息產業的主要特征

  4、了解信息產業分類體系的主要流派

  5、熟悉產業劃分的兩個特征

  6、熟悉理論界對信息產業劃分的兩種值得思考的觀點

  7、了解信息產業發展的規律有哪些?

  8、熟悉什么是軟化率?

  9、了解信息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10、熟悉什么是信息產業政策?基本內容是什么?

  11、了解信息產業政策的福利影響有哪些?

  第十一章 信息化與經濟發展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和了解信息化及其測度、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系,以及國民經濟信息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化的測度

  2、信息化的基本內涵

  3、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系

  4、國民經濟信息化

  5、信息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的主要表現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化的測度、國際通用測算法:波拉特方法和信息化指數法

  2、掌握信息化的基本內涵、構成要素及其發展方向

  3、了解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系

  4、掌握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涵義

  5、熟悉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6、熟悉信息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的主要表現

  7、了解信息化進程的三個現象

  8、掌握什么是信息產業化和產業信息化?

  9、了解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十二章 國際信息經濟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熟悉和了解信息產品及服務的比較優勢、世界信息經濟的發展、國際信息貿易和信息貿易政策等相關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

  1、信息產品的比較優勢

  2、信息服務的比較優勢

  3、世界信息經濟的發展

  4、世界信息經濟結構

  5、國際信息貿易

  6、信息貿易政策

  三、考核要求

  1、了解國際信息經濟的基本理論研究領域

  2、熟悉信息產品的比較優勢

  3、熟悉信息商品的國際貿易與普通產品的國際貿易形成比較優勢的基礎或在比較優勢的來源上有何異同?

  4、熟悉信息服務的比較優勢

  5、熟悉信息服務的比較優勢如何適應用于比較優勢法則?

  6、了解世界信息經濟的發展及其特點

  7、了解世界信息經濟結構

  8、掌握國際信息貿易的概念、范疇

  9、了解國際信息貿易理論在分析框架上與一般國際貿易理論有何區別?

  10、了解國際信息貿易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11、了解國際信息貿易政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12、信息貿易政策與國家信息產業政策有何聯系,如何制定有效保護國內信息市場,又能有效地提高國內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信息貿易政策?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