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0781 檔案文獻檢索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蘇州大學編(高綱號 0484)

Ⅰ、課程介紹

  《檔案文獻檢索》是根據檔案管理專業(專科)考試計劃而設置的一門專業課。是以培養適當辦公現代化要求的從事現行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為目標的應用性課程。

  《檔案文獻檢索》將檔案檢索的全過程作為研究對象,對檔案檢索系統的整體結構以及構成要素進行全面、系統的闡述。內容涉及檔案檢索原理,檔案檢索系統的構成和評價,檢索語言,檔案著錄標引,檔案檢索工具的功能和編制方法,檢索策略,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檔案縮微品的檢索以及利用者與檔案檢索系統的交互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闡述了檔案檢索系統的運行機理和技術方法。此外,參考了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新成果,介紹了新的理論動態和技術方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考生能夠:

  (1)掌握檔案文獻檢索的基本概念;正確領會、闡述主要觀點和基本的理論命題;比較、辨析相關和易疑似的問題。

  (2)牢固掌握檔案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熟悉基本要領、業務技能、具體要求;適應在檔案管理工作崗位的專門業務,并使之規范化;提高檔案文獻檢索的工作效能,以適應新時代的更高要求。

  (3)對檔案文獻檢索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研究、解決能力。

Ⅱ、考試范圍與要求

  第一章 檔案文獻檢索系統概述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檔案文獻檢索的含義與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構成、檢索的方式、檢索效率、檢索系統評價的一般情況,由此明確檔案檢索系統兩部分主要功能和工作過程、檢索系統評價的指標體系,掌握查全率與查準率的作用、兩者關系及不能正確反映實際檢索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檔案文獻檢索的含義與形式  (二)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構成  (三)檔案文獻檢索方式  (四)查全率與查準率  (五)影響檢索效率的因素  (六)系統評價的目的和作用  (七)系統評價的指標體系與實施

  三、考核要求

  (一)檔案文獻檢索的含義與形式

  1.識記:(1)廣義的檔案文獻檢索;(2)狹義的檔案文獻檢索;(3)存儲與查找的關系;(4)檔案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5)檔案文獻檢索的三種形式。  2.領會:(1)存儲階段的目的;(2)查找階段的目的。

  (二)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構成

  1.識記:(1)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概念;(2)存儲部分的主要功能;(3)檢索部分的主要功能。  2.領會:存儲部分和檢索部分的工作過程、主要步驟及各自的對象。

  (三)檔案文獻檢索方式

  1.識記:(1)文獻單元方式的含義及適用范圍;(2)標識單元方式的含義及適用范圍;(3)文獻一語詞短陣的含義及作用  2.領會:文獻單元方式與標識單元方式的優缺點。

  (四)查全率與查準率

  1.識記:(1)檢索效率的作用;(2)查全率的含義及公式;(3)查準率的含義及公式;(4)檢索結果經驗曲線的含義。  2.領會:檢索結果2×2表。  3.應用:如何是較理想的檢索效果。

  (五)影響檢索效率的因素

  1.識記:(1)檢索途徑的取決條件;(2)漏標與誤標的含義。  2.領會:(1)影響檢索效率的五個因素;(2)檢索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

  (六)檔案文獻檢索系統評價的目的和作用

  識記:(1)檢索系統評價的主要目的;(2)系統評價的主要作用。

  (七)檔案文獻檢索系統評價的指標體系與實施

  1.識記:(1)數據覆蓋率的含義與作用;(2)查全率與查準率的作用;(3)響應時間的含義與所受影響的各種因素;(4)可存取性的含義及作用;(5)費用的含義;(6)系統評價的五種步驟。  2.領會:(1)查全率與查準率常常不能準確地反映系統的實際檢索效率的主要原因;(2)不同利用者對響應時間需求的不同。

  第二章 檢索語言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什么是檢索語言的實質、特點、基本功能與分類,從而掌握檢索語言較之自然語言具有的特點與產生檢索語言四項基本功能的各種結構。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檢索語言的特點  (二)檢索語言的基本功能  (三)產生檢索語言基本功能的各種結構  (四)檢索語言的分類

  三、考核要求

  (一)檢索語言的特點

  1.識記:(1)檢索語言的含義與不同名稱;(2)檢索語言的實質;(3)檢索語言的組成部分。  2.領會:檢索語言較之自然語言具有的特點。

  (二)檢索語言的基本功能

  識記:檢索語言的四個基本功能。

  (三)產生檢索語言基本功能的各種結構

  1.識記:(1)檢索語言與功能的關系;(2)概念標識的含義;(3)號碼標識的含義與優點;(4)語詞標識的含義與優點;(5)代碼標識的含義與優點;(6)組配標識的含義與優點;(7)層次結構的含義;(8)等級結構的含義及應用;(9)參照系統結構的含義與作用;(10)輪排聚類結構的含義與種類;(11)標引工序的結構形式。  2.領會:(1)產生檢索語言四項基本功能的各種結構;(2)分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是檢索語言在檢索中起語言保證作用的主要方法和提高檢索效力的前提。

  (四)檢索語言的分類

  1.識記:(1)分類檢索語言的特點和種類;(2)主題檢索語言的特點和種類;(3)代碼檢索語言的含義;(4)先組式語言的含義及舉例;(5)后組式語言的含義及舉例  2.領會:檢索語言從五種角度劃分的類型

  第三章 分類檢索語言及《中國檔案分類法》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分類檢索語言的構成、特點和作用,體系分類法的基本原理與類目的劃分、排列、列類方法。理解《中國檔案分類法》的分類原則和分類體系與分面組配分類法。從而掌握《中國檔案分類法》各組成部分的功能與處理問題的辦法,學會應用各種注釋方式與標記符號、輔助符號。

  二、考核知識點

  (一)分類檢索語言的構成  (二)分類檢索語言的特點和作用  (三)體系分類法的基本原理  (四)類目的劃分  (五)類目的排列  (六)列類方法  (七)類名與注釋  (八)類目之間相互關系的顯示和處理  (九)分類標記的配置  (十)分類表的設計和編制程序  (十一)體系分類法的局限性  (十二)《中國檔案分類法》  (十三)分面組配分類法    三、考核要求

  (一)分類檢索語言的構成

  識記:(1)分類檢索語言的種類及其代表作;(2)分類檢索語言的構成要素;(3)類目的概念;(4)類號的概念;(5)注釋的概念。

  (二)分類檢索語言的特點和作用

  領會:分類檢索語言的特點和作用

  (三)體系分類法的基本原理

  識記:(1)體系分類法的含義;(2)體系分類法的主要特點;(3)分類的規則。

  (四)類目的劃分

  1.識記:(1)分類標準選擇的含義與作用;(2)分類標準使用次序選擇的含義與作用。  2.領會:對一類事物劃分可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五)類目的排列

  1.識記:(1)同位類排列次序的重要性;(2)自然序列的含義;(3)人為序列的含義。  2.領會:類目排列次序的統一性和對應性。

  (六)列類方法

  領會:各種列類方法。

  (七)類名與注釋

  1.識記:(1)類目名稱必須符合要求;(2)類目注釋的作用;(3)類目注釋的方式。  2.領會:類名涵義所受的制約。  3.應用:(1)類目名稱如何達到要求;(2)各種注釋方式的運用。

  (八)類目之間相互關系的顯示和處理

  領會:各種學科、職能之間相互關系的類目內容范圍劃分規則。

  (九)分類標記的配置

  1.識記:(1)分類標記的含義;(2)分類標記的作用;(3)標記制度的種類;

(4)特殊的標記方法。  2.領會:理想的分類標記應符合的條件。

  (十)分類表的設計和編制程序

  1.識記:(1)分類表具備的功能;(2)設計分類表時應決定的主要問題。  2.領會:修訂分類表的必要性

  (十一)體系分類法的局限性

  1.識記:集中與分散的矛盾的含義。  2.領會: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在《中國檔案分類法》中的主要表現。

  (十二)《中國檔案分類法》

  1.識記:(1)《中國檔案分類法》在我國檔案事業史上的地位;(2)《中國檔案分類法》的分類原則;(3)《中國檔案分類法》的分類體系;(4)《中國檔案分類法》的四種分類表;(5)交叉關系的處理;(6)集中與分散的處理。  2.領會:(1)《中國檔案分類法》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2)《中國檔案分類法》的主體——類目表的構成。  3.應用:《中國檔案分類法》的標記符號與輔助符號。

  (十三)分面組配分類法

  1.識記:(1)分面組配分類法的含義;(2)《冒號分類法》的作者和地位;(3)分面組配分類法的種類。  2.領會:分面分類法的特點。

  第四章 主題檢索語言及《中國檔案主題詞表》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主題檢索語言的構成、特點和性能,標題詞法、單元詞法、敘詞法的原理。理解主題詞編表選詞的原則與主題詞的規范處理。掌握《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實際功用及常見參照符號在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二、考核知識點

  (一)主題檢索語言的構成、特點和性能  (二)標題詞法與單元詞法的原理  (三)敘詞法原理  (四)主題詞的編表選詞  (五)主題詞的組配  (六)主題詞的規范  (七)主題詞間關系的顯示  (八)《中國檔案主題詞表》

  三、考核要求

  (一)主題檢索語言的構成、特點和性能

  1.識記:(1)主題檢索語言的含義;(2)主題檢索語言的構成;(3)主題檢索語言的特點。  2.領會:主題檢索語言的主要性能

  (二)標題詞法與單元詞法的原理

  識記:(1)標題詞法的含義與特點;(2)單元詞法的含義與特點。

  (三)敘詞法原理

  1.識記:(1)敘詞法的含義;(2)敘詞法的優點。  2.領會:敘詞法的構成原理。

  (四)主題詞的編表選詞

  1.識記:(1)“選詞”的含義;(2)普通主題詞與專有主題詞。  2.領會:選詞的原則。

  (五)主題詞的組配

  識記:(1)概念組配的含義及地位;(2)主題詞組配的作用。

  (六)主題詞的規范

  1.領會:主題詞規范處理的六個方面。  2.應用:主題詞規范處理的具體運用。

  (七)主題詞間關系的顯示

  1.識記:(1)參照系統的作用和種類;(2)常見的參照符號;(3)等同關系的含義;(4)等級關系的含義;(5)相關關系的含義。  2.領會:(1)主題詞等同關系的顯示;(2)主題詞等級關系的顯示;(3)主題詞相關關系的顯示。  3.應用:常見參照符號在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八)《中國檔案主題詞表》

  1.識記:(1)《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用途;(2)《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總體結構;(3)《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主要組成部分;(4)主題詞款目與非正式主題詞款目;(5)范疇索引的概念;(6)詞族索引的概念。  2.領會:《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特點。

  第五章 檢索語言的發展與應用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在檔案領域中,分類檢索語言與主題檢索語言一體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信息檢索的計算機化,導致檢索語言向計算機化方向發展。理解自然語言應用于檔案文獻檢索的必然性和應用途徑,掌握檔案文獻檢索中采用自然語言的根本原因及自然語言自身的優點。

  二、考核知識點

  (一)分類主題一體化  (二)檢索語言應用方式的發展  (三)自然語言在檔案文獻檢索中的應用

  三、考核要求

  (一)分類主題一體化

  1.識記:(1)《分面敘詞表》的功用;(2)《中國檔案主題詞表》的功用。  2.領會:(1)分類檢索語言和主題檢索語言二者生成原理的相同處;(2)從單位實踐成果得出的結論看分類檢索語言、主題檢索語言一體化的可行性。

  (二)檢索語言應用方式的發展

  識記:(1)檢索語言向計算機化方向發展的表現;(2)多種檢索語言結合使用的概念。

  (三)自然語言在檔案文獻檢索中的應用

  1.識記:(1)檢索中采用自然語言的根本原因;(2)自然語言在檢索中應用途徑。  2.領會:自然語言與檢索語言相比具有的優點。

  第六章 檔案著錄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能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檔案著錄的作用和基本要求,理解《檔案著錄規則》的編制依據和適用范圍,掌握著錄的格式、各種標識符和著錄項目細則。理解實行檔案著錄與歸檔同步完成的好處,熟悉文件檔案管理一體化流程。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檔案著錄的作用和要求  (二)《檔案著錄規則》的編制依據與適用范圍  (三)著錄項目與著錄用標識符  (四)著錄條目格式與著錄用文字和著錄信息源  (五)著錄項目細則  (六)檔案著錄的組織管理

  三、考核要求

  (一)檔案著錄的作用和要求

  1.識記:(1)檔案著錄的含義;(2)檔案著錄的結果;(3)檔案著錄的作用。  2.領會:檔案著錄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檔案著錄規則》的編制依據與適用范圍

  識記:(1)《檔案著錄規則》制訂和修訂時依據和參照的標準;(2)《檔案著錄規則》的適用范圍。

  (三)著錄項目與著錄用標識符

  1.識記:(1)檔案著錄項目的含義;(2)檔案著錄的項目和小項;(3)著錄用的各種標識符;(4)使用著錄標識符的注意點。  2.應用:著錄用的各種標識符的具體運用。

  (四)著錄條目格式與著錄用文字和著錄信息源

  1.識記:(1)段落符號式的概念和實例;(2)表格式的優缺點;(3)對著錄用文字的要求;(4)檔案著錄的信息來源。  2.領會:以文件為對象的著錄條目與以案卷為對象的著錄條目的不同。

  (五)著錄項目細則

  1.識記:(1)題名與責任說明項;(2)稿本和文種項;(3)密級與保管期限項;(4)時間項;(5)載體形態項;(6)附注項;(7)提要項;(8)排檢與編號項。  2.應用:上述各項在著錄實踐中的運用。

  (六)檔案著錄的組織管理

  1.識記:(1)著錄的級別;(2)著錄信息的專指度與著錄工作的速度二者間的關系;(3)選擇著錄級別時的首要問題;(4)檔案著錄工作流程的兩種模式;(5)實行檔案著錄與歸檔同步完成的好處。  2.領會:文件檔案管理一體化流程。

  第七章 檔案標引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檔案標引方式與質量指標;檔案標引的步驟和方法;分類標引與主題標引及兩者的同異。掌握在實際工作中的主題詞的標引方法,同時了解計算機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檔案標引及檔案自動標引。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檔案標引方式與質量指標  (二)檔案標引的步驟與方法  (三)分類標引  (四)主題標引  (五)計算機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標引  (六)檔案自動標引

  三、考核要求

  (一)檔案標引方式與質量指標

  1.識記:(1)檔案標引的含義;(2)檔案標引的多種方式;(3)淺標引與深標引;(4)標引的質量指標;(5)計算標引一致度的公式。  2.領會:標引方式的選擇對標引網羅度控制有密切關系。

  (二)檔案標引的步驟與方法

  識記:(1)標引步驟的兩個方面;(2)檔案主題分析的目的;(3)五種主題因素;(4)主題分析的方法;(5)概念轉換的含義與基本方法。

  (三)分類標引

  識記:(1)檔案分類標引的準備;(2)檔案分類標引的基本規則;(3)辨別類目涵義的三個方面;(4)復分法的使用;(5)分類標引的技巧。

  (四)主題標引

  1.識記:(1)主題標引與分類標引的同異;(2)主題詞組配標引的原理;(3)主題詞組配的方式;(4)主題詞組配標引規則;(5)自由標引的含義。  2.領會:主題詞標引實例。  3.應用:在工作實踐中標引主題詞。

  (五)計算機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標引

  1.識記:計算機檔案文獻檢索系統標引工作的特點。  2.領會:計算機檢索系統與手工檢索系統的區別。

  (六)檔案自動標引 

  識記:(1)檔案自動標引的含義;(2)全文自動標引方法的三種類型;(3)采用題名關鍵詞自動標引的原因;(4)詞典匹配法的含義;(5)形式分詞法解決分詞的形歧切分和義歧切分問題;(6)對自動標引的質量控制的方法。

  第八章 檔案檢索工具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檔案檢索工具的作用、根據不同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理解常用檔案檢索工具的功能與編制方法,合理檔案檢索工具體系必須符合的基本要求。掌握幾種最常見的檢索工具的編制方法,同時了解特殊形式的檢索工具的優點和局限性。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檔案檢索工具的作用與分類  (二)常見檔案檢索工具的功能與編制方法  (三)檔案檢索工具體系  (四)特殊形式的檔案檢索工具

  三、考核要求

  (一)檔案檢索工具的作用與分類

  識記:(1)檔案檢索工具的含義;(2)檔案檢索工具的作用;(3)按編制方式分類;(4)按載體形式分類;(5)按檢索范圍分類;(6)按功能分類。

  (二)常見檔案檢索工具的功能與編制方法

  1.識記:(1)館藏性檔案檢索工具的種類;(2)案卷目錄的含義及功能;(3)案卷文件目錄(全引目錄)的含義及優點;(4)全宗目錄的含義和編制目的;(5)類目導卡的格式;(6)手工檢索主題目錄標題詞的選擇;(7)專題目錄的含義;(8)文號索引的含義及一般采用的形式;(9)人名索引的作用;(10)檔案館指南的含義;(11)全宗指南內容包括的三個部分。  2.領會:(1)案卷目錄的編制方法;(2)案卷文件目錄的編制方法;(3)編制卡片式分類目錄的基本方法。

  (三)檔案檢索工具體系

  1.識記:檢索工具體系功能取決的因素。  2.領會:合理的檢索工具體系必須符合的基本要求。

  (四)特殊形式的檔案檢索工具

  識記:(1)明見式檢索工具的主要特點與優點;(2)表式檢索工具的種類;(3)比孔卡的設計和查找;(4)比號卡在存儲時與比孔卡的不同做法;(5)邊緣穿孔卡的主要優點。

  第九章 檢索策略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檢索策略的含義與作用。理解確認了利用者的需求,制定檢索策略的基本步驟,結合實例解釋布爾邏輯表達式的編制過程。掌握制定檢索策略中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的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檢索策略的含義與作用  (二)制定檢索策略的基本步驟  (三)檢索表達式  (四)檢索策略的反饋與調節

  三、考核要求

  (一)檢索策略的含義與作用

  1.識記:(1)檢索策略的含義;(2)制定檢索策略的主要內容。  2.領會:制定檢索策略的目的和作用。

  (二)制定檢索策略的目的和作用。

  識記:(1)制定一個好的檢索策略需要掌握的三個方面;(2)確認了利用者需求后,制定檢索策略的基本步驟。

  (三)檢索表達式

  1.識記:(1)檢索表達式的種類;(2)加權檢索的主要作用。  2.領會:結合實例解釋布爾邏輯表達式的編制過程。

  (四)檢索策略的反饋與調節

  1.識記:(1)檢索策略的反饋的含義;(2)檢索策略中決定查全率和查準率變化的因素。  2.領會:檢索策略的反饋存在于手檢和機檢兩個系統中的區別。  3.應用:(1)制定檢索策略中提高查全率的方法;(2)制定檢索策略中提高查準率的方法

  第十章 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分類。理解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實質,在檔案計算機系統中建立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地位、作用及所需做的工作。掌握各數據庫包含的內容及聯系,聯機檢索在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重要作用,同時了解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二、考核知識點

  (一)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  (二)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中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建立  (三)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分類  (四)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三、考核要求

  (一)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

  1.識記:(1)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三個構成部分及數據的重要內容;(2)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四種基本功能;(3)數據輸入、檢測與維護功能的重要性;(4)數據輸入操作的兩個方面;(5)數據檢測的內容與方法;(6)一般檢索提問的輸入形式;(7)利用統計過程的概念;(8)借閱管理的功能;(9)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安全保密功能的兩個方面。  2.領會:(1)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內容的兩部分及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實質;(2)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安全要求。

  (二)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中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建立

  1.識記:(1)檔案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地位;(2)建立檔案機讀目錄的基本要求;(3)關系模型的含義;(4)建立檔案機讀目錄數據庫需要做的工作;(5)檔案目錄數據中的主關鍵字與次關鍵字;(6)倒排數據庫的含義;(7)順序式倒排序的實現步驟與優點;(8)鏈式倒排法的優缺點。    2.領會:主文卷數據庫、主題詞數據庫、借閱管理數據庫包括的內容及主文卷數據庫的可分性。

  (三)檔案計算機檢索的分類

  1.識記:(1)脫機批處理檢索的含義及適用對象;(2)聯機檢索的含義;(3)網絡式檢索的含義;(4)檔案縮微品計算機檢索的含義;(5)按計算機處理技術分類的種類。  2.領會:聯機檢索的特點、優秀及其在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中的地位。  3.應用:按查比關系分類中各運算符號的運用。

  (四)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1.識記:(1)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開發過程的四個階段;(2)用戶需求說明書中列出系統目標的四項基本要素;(3)可行性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4)系統設計階段需要考慮的三個因素;(5)系統維護集中的四個方面。  2.領會:系統分析的目的、地位、主要任務與主要工作方法。

  第十一章 縮微品的檢索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卷式縮微品和片式縮微品的手工檢索、半自動檢索、自動檢索方法。理解CAR系統的類型和特點。掌握縮微品計算機輔助檢索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檢索過程。

  二、考核知識點

  (一)卷式縮微品的檢索方法  (二)片式縮微品的檢索方法  (三)縮微品計算機輔助檢索系統

  三、考核要求

  (一)卷式縮微品的檢索方法

  識記:(1)卷式縮微品手工檢索方法的種類;(2)卷式縮微品半自動檢索方法的種類;(3)卷式縮微品自動檢索方法的種類。

  (二)片式縮微品的檢索方法

  識記:(1)片式縮微品手工檢索方法的種類;(2)片式縮微品半自動和自動檢索方法的種類。

  (三)縮微品計算機輔助檢索系統

  1.識記:(1)縮微品計算機輔助檢索系統的含義;(2)CAR系統的類型;(3)CAR系統的特點。  2.領會:縮微品計算機輔助檢索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檢索過程

  第十二章 利用者與檔案文獻檢索系統的交互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交互的含義、交互關系的構成方面、非委托式檢索、委托式檢索、檔案利用需求者的類型、需求表達、交互方式的選擇。理解交互在檔案文獻檢索中的意義、不同需求者的特點與不同需求及間接交互方式對檔案檢索人員的素質要求。掌握對檔案利用需求的分析、執行提問處理子系統中檢索程序的操作及間接交互方式的改進措施。

  二、考核知識點

  (一)交互的含義與意義  (二)檔案利用需求的類型及影響因素  (三)檔案利用需求的表達與確認  (四)檢索系統對于利用者的適用性  (五)交互方式  (六)交互方式的選擇

  三、考核要求

  (一)交互的含義與意義

  1.識記:(1)交互的含義;(2)交互關系的兩個構成方面;(3)非委托式檢索的含義;(4)委托式檢索的含義。  2.領會:交互在檔案文獻檢索中的意義。

  (二)檔案利用需求的類型及影響因素

  1.識記:(1)檔案利用者的三種類型;(2)公民利用需求的特點。  2.領會:(1)政府工作人員利用需求的目的、特點、希望及對檢索系統的要求;(2)科研人員利用需求的特點、要求及檔案檢索系統的難度;(3)影響利用需求的因素。

  (三)檔案利用需求的表達與確認

  1.識記:(1)需求表達與實際需求的不同概念;(2)檔案需求表達在與檔案需求之間的五種關系;(3)確切表達檔案需求受制約的因素。  2.領會:對利用者的需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3.應用:對檔案利用需求的分析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

  (四)檢索系統對于利用者的適用性

  1.識記:(1)系統對于利用者的適用首要取決條件;(2)用戶接口的含義與三種類型;(3)用戶接口的功能與主要組成部分。  2.應用:執行提問處理子系統中檢索程序的操作。

  (五)交互方式

  1.識記:(1)直接交互方式的含義;(2)直接交互方式的優點;(3)間接交互方式的含義;(4)間接交互方式的優點;(5)交談方式的含義;(6)書面方式的含義。  2.領會:間接交互方式對專職檔案檢索人員的素質要求。

  (六)交互方式的選擇

  1.識記:(1)直接交互方式的適用對象;(2)直接交互方式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3)間接交互方式的優點和服務對象。  2.應用:間接交互方式是我國檔案部門傳統的交互方式,目前需要采取種種措施進一步加以完善。

Ⅲ.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 關于考核目標的說明

  本大綱在列出考試內容的基礎上,對各章規定了考核目標,包括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可以使自學應試者進一步明確考試內容和要求,有目的地系統學習教材;使考試命題能夠明確命題范圍,準確地安排試題的知識能力層次和難易程序。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對所列各知識點具體內容,依不同能力層次,區分為三個遞進等級的考核要求。其各自的含義是:

  1.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作正確認知的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2.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進一步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3.應用: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的解決有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其中,“簡單應用”是指在領會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一兩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綜合應用”是指在簡單應用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是高層次的要求。

  二 自學方法指導

  自學應試者應做到;樹立全面系統學習的指導思想,立足大綱所列考核內容,把握各能力層次的考核要求。

  1.全面系統學習各章內容,記憶應識記的基本概念、名詞和專門工作的基礎知識,梳理、領會基本的理論問題,弄懂實際運作的內涵。

  2.注意前后內容之間的聯系,區分相近的概念,辨析相類似的問題。

  3.對應用層次的考核內容,注意領會其道理;對領會層次的考核內容,注意識記其概念。

  4.在全面系統復習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深入學習和把握重點章節的重點內容。

  5.檔案文獻檢索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達到既掌握檔案文獻檢索的基本理論,又具備檔案文獻檢索工作實際技能的目的。

  三 對社會助學者的要求

  1.社會助學者應根據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認真鉆研指定教材,明確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要求,對自學應試者進行切實有效的輔導,引導他們防止自學中的各種偏向,把握社會助學的正確導向。

  2.要正確處理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關系。努力引導自學應試者將識記、領會同應用聯系起來,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轉化為應用能力。在全面輔導的基礎上,培養和提高自學應試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正確處理一般和重點的關系。課程內容有一般和重點之分,二者互相聯系,不是截然分開的。社會助學者應指導自學應試者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掌握全部考試內容和考核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突出重點。總之,要把全面學習和重點學習結合起來,防止只抓重點,猜題和押題等不正確的做法。

  四 關于命題考試的要求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應根據大綱所規定的學習目的和考試內容來確定范圍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擴大和縮小考試范圍,考試命題要覆蓋到各章,并適當突出重點章節,體現本課程的內容重點。

  2.因本課程指定教材《檔案文獻檢索》參考了近年本國內外的許多新的研究成果,有些新成果在本世紀前期尚未能在我國檔案檢索工作中得到實踐,故一些新的理論動態和技術方法暫只作一般了解的要求。

  3.本課程在試題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要求,比例一般為識記占30%,領會占40%,應用占30%。

  4.試題要合理安排難度結構,試題難易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個等級。在每份試卷中,不同難易度試題的分數比例一般為:易占20%,較易占30%,較難占30%,難占20%。必須注意,試題的難易程度與能力層次不是一個概念,在各能力層次中,都會存在不同難度的問題,切勿混淆。

  5.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一般有:填空題、判斷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附錄:

  題型舉例

  一、填空題:

  1.查全率與查準率之間存在著關系。

  2.自然語言應用于檔案文獻檢索中時,主要側重于形式。

  二、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中打“×”、錯誤的打“√”。)

  1.檔案文獻檢索是指查找已存儲的檔案信息。    (  )

  2.比孔卡是在卡片的邊緣打孔。          (  )

  三、名詞解釋題:

  1.檢索策略

  2.案卷文件目錄

  四、簡述題:

  1.簡述檔案文獻檢索系統評價的主要指標。

  2.簡述聯機檢索的優點及在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中的地位。

  五、論述題:

  1.試述產生檢索語言基本功能的各種結構。

  2.試述間接交互方式對專職檔案檢索人員的素質要求。

  六、案例分析題:

  1.指出下列著錄條目格式中的不當之處,改正為規范格式。

6-8-501-2300108C1605264.3關于必須嚴肅處理黨員干部中違法亂紀案件的通報/中紀發(1982)3號.-19820108.-長期.-2頁。  陳壽陽 開除黨籍 接受賄賂 貪污公款本文通報了江蘇省機械進出口公司副經理陳壽陽,接受外商賄賂,貪污公款,受到開除黨籍,建議撤銷行政職務,由司法機關依法懲辦。
改正為:

  2.針對某些同位類排列次序的不當之處(略),能否改正為規范的序列。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