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7 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大綱(高綱1575)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575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07037 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 南京財經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Ⅰ 課程概述與課程目標一、課程性質和特點《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體系是按信息技術、系統開發、戰略與支持系統、物流電子商務、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等的思路安排的,涉及到物流管理學、倉儲與庫存管理、運輸與配送、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內容,是一門綜合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因此,在學習中要注意處理與其他課程的銜接,既著重本課程獨特的知識內容的學習,同時通過各門知識的綜合運用提升知識掌握的系統性。通過對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的系統學習,可以了解主要的物流信息技術,理解物流信息系統的內涵,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和管理,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課程的內容主要涉及:條形碼技術、空間數據管理技術、物流信息系統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物流管理信息戰略與支持系統等。二、本課程基本要求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考生從信息和系統的觀點,分析綜合物流中的業務、管理、決策,分析物流系統的構成;掌握與物流系統相關的主要單元信息技術,以及其在物流信息系統的工作機理;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物流信息系統開發中的關鍵問題。詳細闡述系統調查、系統分析設計的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從而具備分析、設計一個實用的物流信息系統的目的。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本課程與物流管理學、采購管理、運輸管理、供應鏈管理、配送中心設計與運作、倉儲與庫存管理等課程一起,共同構成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模塊。該課程 前期課程包括:管理學基礎、物流管理基礎、運輸管理、配送中心設計與運作等課程。Ⅱ 考核目標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四個能力層次是遞升的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各能力層次的含義是:識記(Ⅰ):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有關信息技術和物流管理的相關概念,并能夠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確的表述、選擇和判斷。領會(Ⅱ):要求考生能夠領悟和理解本課程中有關信息技術及物流管理的的內涵及外延,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做出正確的判斷、解釋和說明。簡單應用(Ⅲ):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案例事實、條件,對實際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做出正確的判斷,并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綜合應用(Ⅳ):要求考生能夠結合物流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理論,對于一些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進行應用分析,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Ⅲ 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第一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概述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信息系統、信息等的概念、功能2.掌握物流信息系統的內容、分類、層次及結構3.了解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二、課程內容1.信息系統引論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引論3.信息系統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關系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 信息系統引論識記:信息系統、信息技術以及信息和數據等的概念領會:信息系統的作用、功能、類型等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比較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引論識記:物流信息系統相關概念、分類領會:物流信息系統的作用、層次及結構3.信息系統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關系領會:控信息系統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之間關系第二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條形碼技術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條碼技術、射頻技術的基本原理2.掌握條碼技術、射頻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二、課程內容1.條形碼技術2.射頻識別技術與物聯網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 條形碼技術識記:商品條碼:標示碼、附加屬性代碼;物流條碼:碼制標準、應用標準、質量標準領會:條碼的分類:一維條碼、二維條碼以及條碼的結構、基本術語、條形碼的編碼應用:條碼在物流中的應用2. 射頻識別技術與物聯網識記:射頻技術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領會:射頻識別技術與條形碼技術的異同:有誤寫入信息能力、標簽的作業范圍、市場占有率、成本、防偽功能應用:射頻技術應用:車輛自動識別、高速公路收費及職能交通系統、動物跟蹤等第三章 空間數據管理技術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空間數據管理技術、數據定位技術、全球定位系統2.掌握空間數據管理技術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二、課程內容1.空間數據管理概述2.地理信息系統3.全球定位系統和移動通信定位系統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 空間數據管理概述識記:空間數據的內涵及特征領會:信息系統的內涵、分類以及基本功能應用:空間信息系統在物流中的應用2. 地理信息系統識記: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特征、應用領域領會: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庫系統、應用人員與組織機構應用:GIS的應用:車輛路線模型、精準農業、設施定位模型分配集合模型、空間查詢模型3.全球定位系統和移動通信定位系統識記:GPS的定義和原理,GPS的衛星星座(通信衛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號接收機的相關內容領會:手機定位與全球定位系統的區別第四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概述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熟悉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2.掌握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方法3.了解物流信息系統的項目管理。二、課程內容1.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2.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3.物流信息系統的項目管理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識記: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領會:可行性分析的內容、作用以及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應用:軟件開發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形模型、螺旋模型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識記: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向對象方法領會: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主要思想、優缺點及應用領域3.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項目管理識記:項目管理以及項目的質量管理的內涵領會:信息系統的開發方式以及各自的優缺點識記: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初始級、可重復級、已定義級、已定量管理級、優先級領會:項目的時間與進度管理:活動定義、活動排序、活動持續時間估計、進度計劃制定第五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分析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理解和掌握系統構思、領域分析的內容2.熟悉領域狀態模型分析及UML的內容體系結構二、課程內容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分析描述工具的比較3.子系統的劃分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識記:空詳細調查的內容以及調查的方法領會:信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需求分析的方法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分析描述工具的比較領會:UML的描述模型3.子系統的劃分識記:子系統劃分的原則和方法、邏輯模型驗證的方法領會:系統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第六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設計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系統平臺設計的內容2.熟悉系統總體結構設計3.了解物流信息系統的詳細設計、數據庫設計二、課程內容1.系統平臺的設計2.系統總體結構3.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設計4.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設計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系統平臺的設計識記:系統平臺設計的內容領會:網絡規劃的內容、實施及測試;系統數據庫平臺的比較、實施及測試應用:系統的軟件平臺的選擇:操作系統的選擇,開發工具的選擇2. 系統總體結構識記:系統總體結構的內容領會:系統模塊的設計:結構化系統設計思想、結構圖應用:系統功能的設計:主要用來描述系統的功能塊,說明參與者和功能之間的關系,不解釋系統的內部結構3.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設計識記:概念數據模型的內涵、特點領會:數據庫的規范化與非規范化應用:數據庫建模工具的比較4.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設計識記:系統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七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與運行管理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與運行管理過程二、課程內容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與轉換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維護、評價以及管理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與轉換識記:系統實施、系統轉換的內涵領會:軟件復用的原則、軟件測試的方法分類以及數據庫轉換應用:系統的軟件平臺的選擇:操作系統的選擇,開發工具的選擇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維護、評價以及管理識記:系統維護、間接經濟效益、系統的安全管理內涵領會:系統維護的類型及主要內容、軟件三要素第八章 物流管理信息戰略與支持系統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與決策支持的相關概念2.熟悉掌握物流管理系統支持在物流管理信息戰略中的模型與分析方法3.了解物流決策支持的特點與系統組成、物流決策與預測的定量模型、物流決策支持系統的空間分析、支持物流決策的信息分析技術、物流系統模擬技術二、課程內容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3.物流管理支持系統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識記: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和企業戰略的內涵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識記: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領會:系DM與OLAP的區別和聯系3.物流管理支持系統識記:概物流管理支持系統的內涵、分類,物流預測內涵;系統動力學內涵領會:數物流決策支持系統的空間分析層次第九章 物流電子商務一、學習目的與要求1.了解物流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式、基本功能、關鍵問題和優劣指標2.熟悉物流電子商務標準二、課程內容1.物流電子商務2.物流電子商務的標準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物流電子商務識記:物流電子商務提出的背景、基本概念、模式領會:物流電子商務的基本功能、物流電子商務的關鍵問題、物流電子商務的優劣指標2. 物流電子商務的標準識記:物流的基本標準:術語標準化、物流設備標準化、物流商品和企業的全球唯一碼領會:物流電子商務的EDI:概念、特點、功能、組成、實施條件IV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第二版)》,夏火松主編,科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版。二、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四、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重點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試卷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示例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數據庫分類中,屬于大型數據庫的是( )。A. Access B. DbaseC. Foxbase D. Oracle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二維條碼可表示的信息有( )。A.漢字 B.照片C.大型數據文件 D.簽字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物流信息系統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5分)簡述軟件復用的三個基本原則。五、論述題 (每小題10分,共30分) 信息系統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