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4609 審計準則大綱(高綱1619)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619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04609  審計準則               南京審計大學編(2016年)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審計準則》是審計學專業主干課程。審計準則是鏈接審計理論和實務的橋梁。本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三類主體審計準則體系的現狀,掌握審計準則的現狀及變化情況。本課程主要介紹2010年新修訂的國家審計準則、2013年新修訂的內部審計準則、2010年新修訂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共四章內容,主要包括緒論、國家審計準則與法規、內部審計準則與法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與法規。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了解審計法規體系的三個層次;了解三種審計主體常用法規;3.理解三種主體審計準則的產生和發展;4.掌握三種主體審計準則的現狀。(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審計準則》是按照審計主體對其從事的審計業務流程的規范,可操作性更強,更關注學生業務能力的培養,其他課程如《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財政審計》等是按照審計客體即審計業務進行設置的。審計準則是對上述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上述課程的基礎。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章 緒論(一)課程內容本章簡要而全面地介紹了審計法規的三個層次及其之間的關系;審計準則在審計法規中的地位;審計準則的性質、產生、意義;審計準則在審計理論體系中的地位;審計準則的修訂。(二)學習要求了解審計法規的三個層次及其之間的關系,認識審計準則在審計法規體系和審計理論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理解審計準則的性質和意義。(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審計法規的三個層次及其之間的關系;審計準則的產生。2.掌握:審計準則的性質、意義及其在審計理論體系中的地位。第二章 國家審計法規與準則(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審計法及其審計實施條例,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國務院關于國家審計相關規定以及審計署發布的國家審計準則。(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國家審計法規和準則的發展與現狀,了解國家審計的相關法規,深刻理解并掌握國家審計機關的主要職責、主要權限,掌握國家審計準則,熟悉國家審計的程序和工作流程。(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通過學習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領會國家審計機關的職責和權限。2.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內容、實施、審計評價、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運用。3.熟練掌握:國家審計法規與準則的演變與現狀;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審計計劃編制、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和審計質量控制。第三章 內部審計法規與法規(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內部審計法規和準則的發展與現狀;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9個內部審計作業準則、5個內部審計業務準則和8個內部審計管理準則。(二)學習要求理解并掌握內部審計基本準則、職業道德規范和內部審計具體準則,能夠結合實踐進行一定的分析與運用。(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內部審計法規與準則的發展與現狀。2.掌握: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3.熟練掌握:審計計劃;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分析程序;內部控制審計;績效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對舞弊行為進行檢查和報告;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調;利用外部專家服務;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等具體準則。第四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法規與準則(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注冊會計師審計法規與準則的演變與現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二)學習要求要求了解注冊會計師審計法規與準則的演變與現狀,掌握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熟悉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的出具要求。(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法規與準則的演變與現狀。2.掌握: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第1-4號。3.熟練掌握:中國注冊會計師見證業務基本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1501號、1502號、1503號、1504號、1521號。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審計法規與準則》,陳希暉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一面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示例一、選擇題如:下列舞弊行為中屬于謀取組織經濟利益的舞弊是( )。A. 偷逃稅款 B. 收受賄賂C. 故意隱瞞交易事項 D. 貪污組織資產二、多選題如:下列規范中屬于部門規章的是( )A.國家審計準則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C.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D.審計署“八不準”工作紀律 E.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三、名詞解釋如:鑒證業務四、簡答題如:簡述審計機關的主要職責。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