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安徽自考馬原必背知識點(3)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①含義:普遍性,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②二者關系: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b.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類個別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的東西,而沒有包括個別
事物的全部內容和特點。
d.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③現實指導意義: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矛盾觀點,敢于承認矛盾,正確分析矛盾。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就是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世界聯系與發展的基本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矛盾,矛盾雙方既統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運動變化發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①含義: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斗爭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性質。
②二者關系:
a. 二者相互區別和相互聯系。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兩種相反的屬性。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c. 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
③現實指導意義:
a. 在分析和處理矛盾時,必須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對立。
b. 要反對只見同一不見對立或只見對立不見同一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c. 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一方面要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的先進成果,否則不利于社會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又要
警惕資本主義的干擾和挑戰,否則社會主義制度就無法堅持。
(2)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
①含義:內因,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②二者關系:
a. 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是第一位的原因。
b. 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
c. 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③現實指導意義:
a. 內因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是我們黨制定和執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對外開放方針的重要理論基礎。
b.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首先依靠本國人民。
c. 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積極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一切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增強我國自力更生的能力。
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1、聯系和發展是有規律的。唯物辯證法就是關于一般規律的科學,由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疇構成的科學體系。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狀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2、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規律:
①揭示事物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內在動力;
②貫穿于唯物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
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
④承不承認對立統一規律以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根本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