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考哪些科目?掛科了怎么辦?
2025-11-0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考入學門檻低,很多想提升學歷的朋友都會選擇這條路。作為目前報考人數最多的成人學歷教育形式,自考的課程設置和考試規則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下面詳細說說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以及遇到考試沒通過該怎么辦。

自考本科考哪幾門
公共基礎課是所有自考本科考生的必修內容,通常包含3到5門課程,比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概論》《英語二》。理工類專業還會涉及《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或《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課程。這些科目相當于“通用技能”,為后續專業學習打基礎。
專業課程則根據報考專業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需要完成8到10門課程。這些課程會分為必修和選修,必修課必須全部通過才能畢業。比如工商管理專業可能包含《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等核心課程,而計算機專業則會有《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技術類課程。
考試沒通過怎么辦
自考的考試次數相對靈活,每年開考2-4次,每次考試前都會公布課程安排。如果某門課程沒通過,只要下次考試還開考這門課,就可以繼續報名。特別要注意的是,自考課程報名沒有次數限制,意味著你可以反復參加同一門課程的考試,直到通過為止。
如何科學選擇考試科目
大多數專業需要通過13-16門課程,按2-2.5年拿證的節奏計算,平均每年要通過6-8門課程。考慮到在職考生時間有限,建議采取“穩扎穩打”策略:首次報考時選擇2門專業課+2門公共課,這樣既能保持學習連貫性,又不會因為科目太多影響備考質量。
對于臨時抱佛腳的考生,可以優先選擇難度較低的公共課,比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類記憶型科目。北京等地區允許一次報考8門課程,但建議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分配,畢竟通過率才是最終目標。畢竟自考不是速成班,科學規劃才能提高成功率。
自考的課程設置和考試規則看似復雜,但只要抓住公共課和專業課的搭配規律,再配合合理的備考計劃,拿到畢業證其實并不難。建議關注官方發布的最新政策,及時了解考試動態,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方案。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