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福勝解讀《關于嚴格規范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他表示這一文件的出臺為推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綜合改革奠定了基礎,從頂層設計角度有針對性地解決校外教學點存在的瓶頸問題。
一、嚴格規范,統籌校外教學點治理
各類學歷繼續教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形勢下,受教育對象逐漸趨同,運行模式上卻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校外辦學機構某些不規范行為造成了社會對辦學質量的質疑。教育部以“嚴格規范”統籌推動校外教學點治理,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為學歷繼續教育在規劃軌道上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石。
首先,定位上更加明晰。《通知》沒有否定校外教學點的地位和作用,而是要求高校更加重視校外教學點建設的必要性,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規范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必須從質量的角度、品牌的高度落實校外教學點要“管的住、管理好”,使得校外教學點的定位更加明晰、作用更加凸顯。
其次,名稱上更加明白。把成人教育的函授站、教學站,網絡教育校外學習中心和開放大學在系統外設置的學習中心,統一規范命名為“校外教學點”。這一名稱的規范有其特定的內涵:既明確了機構處于主辦高校校園以外的空間位置,又明確其教育教學的職能,也避免了社會認知的混淆。
再次,流程上更加明確。《通知》明確規定從招生、學籍管理、收費、教學過程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政策性強,操作上可行。同時以附件形式制定了“校外教學點設置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明確了流程和要求,從而保證從源頭上的規范操作。
二、明確責任,完善校外教學點治理體系
《通知》明確了分級管理體制下,教育行政部門、高校、校外教學點等相關者的責任,進一步優化了校外教學點治理體系,構建了分工合作、責任明確、協同落實的新格局,必將推動校外教學點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切實提高學歷繼續教育辦學質量。
第一是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監管責任。明確了教育部以頂層設計推進宏觀管理政策、統籌指導推動校外教學點的治理規范和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承擔本區域內校外教學點的政策制定、統籌規劃、備案管理和監督檢查的責任。分級監管的要求有利于全國一盤棋,整體推進和落實校外教學點的建設和監管。
第二是高校辦學的主體責任。高校承擔著校外教學點建設和管理主體責任,對學歷繼續教育辦學質量負責。高校要嚴格落實教育行政部門文件要求,按照標準從政策性、長遠性和針對性加強對校外教學點的設置、調整與管理,對校外教學點進行動態調整、加大投入、完善制度、保證規范和發揮作用。
第三是校外教學點的執行責任。作為高校學歷繼續教育在校外的依托和服務延伸,校外教學點承擔著執行責任,發揮著學歷繼續教育“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校外教學點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主管高校的各項制度,規范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和各項服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