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函授站、業余點、校外學習中心以及開放大學在系統外設置的學習中心等,統一規范稱為校外教學點”。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的下發可謂是恰當其時,為繼續教育辦學機構重新調整與設置校外教學點創造了可貴的“窗口期”。
一、遠程教育試點結束為新時代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綜合改革設置了新起點。
在長達20年的試點工作中,網絡教育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但基于互聯網+技術條件的不間斷實踐探索,在教學模式、網絡資源、管理機制、平臺支持等多方面也形成了有價值、可輻射的經驗。試點結束后,業余、函授、網絡三教合一,各種模式之間優勢互補,為我國推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綜合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機。從當前發布的一系列文件來看,教育部正按照“系統布局、有序推進”的思路最大化這一契機帶來的創新與改革空間。可以說,試點結束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綜合改革設置了新起點,這一新起點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品質、強韌性的治理體系來支撐。
二、指向“高質量教育”的綜合改革引導了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工作的新布局。
以“高質量教育”為追求,繼續教育綜合改革正在通過漸次推出的文件持續發力,對于當前從事學歷繼續教育的主體單位的定位進行了頂層規劃與統籌指導。中央部委所屬高校要結合高水平學科專業舉辦“少而優、小而精”的學歷繼續教育,地方高校重點舉辦“服務地方、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學歷繼續教育,等等。這些頂層規劃一方面通過文件引導高校對繼續教育的辦學定位深度思考,一方面通過招生計劃人數設限等要求有了實質性規約。治理措施體現了教育部相關司局的高度協同,既具高位引領又具現實剛性,可以說是找到了解決規模與質量失衡問題的關鍵杠桿點。在這樣的統籌指導下,各辦學主體,特別是高等院校對于繼續教育辦學定位、辦學規模、辦學專業的重新布局勢在必行。
三、新時代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必然對教育教學模式有新要求。
未來的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將是怎樣一種樣態?對此,有一些方向是非常明確的:它必然要符合我國社會的人才培養需求;要尊重成人教育規律;要整合業余、函授、網絡教育的優勢。這些方向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模式上,它應該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學習者可以通過在線上學習、線下集中與現場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獲得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它應該是教師與學習者更多互動的,學習者可以在任務驅動、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有效遷移;它應該更多為數據所賦能的,從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更加個性、精準的樣態支持學習者的發展……。無論辦學機構原本源于哪種辦學形式,面對三教歸一后的教育教學模式,都會遇到不小的挑戰,相關標準、教學流程、技術條件、師資水平都會有相應的新要求。
校外教學點一直是高校開展學歷繼續教育的重要合作單位,它的設置與管理直接關系到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有了新起點、新布局、新要求,就意味著校外教學點的設置與管理有了新起點、新布局和新要求。《通知》的下發及時且明確,通過頂層規劃,破解了各個辦學主體在調整校外教學點時所必然面臨的共性問題,避免了各自為政的調整舉措,也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辦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