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規格與培養目標
培養規格:本科;兩年制三年業余學習,最短學習年限不低于兩年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方面知識,能勝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管理領域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位目標:管理學學士。
二、課程模塊設置
本專業共設置7個模塊,分別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拓展課、通識課、綜合實踐、補修課。
三、課程設置
本專業同時設置人事系統方向。
1.公共基礎課
該模塊最低中央電大考試學分為13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0學分。
(1)統設必修課: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英語Ⅱ(1)、英語Ⅱ(2)、計算機應用基礎(本),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共13學分。
(2)選修課:學位論文指南、學位外語(行管)。
2.專業基礎課
該模塊最低中央電大考試學分為12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2學分。
(1)統設必修課:政府經濟學、公共政策概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共12學分。
(2)選修課:無。
3.專業課
該模塊最低中央電大考試學分為20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32學分。
(1)統設必修課:西方行政學說、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領導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城市管理學,共20學分。
(2)選修課:公共管理學、地方政府學、行政倫理學、電子政務、社會學概論、組
織行為學、軍事信息管理。
人事系統方向選修課:電子政務、地方政府學、行政倫理學等。
4.專業拓展課
該模塊最低中央電大考試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2學分。
(1)統設必修課:無。
(2)選修課:社會保障學、中外政治思想史、憲法學、信息管理概論、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國際政治、簡明中國古代史。
人事系統方向選修課:信息管理概論、憲法學、中外政治思想史、社會保障學。
5.通識課
通識課模塊最低畢業學分為2學分。通識課設置及通識教育是電大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因此通識課模塊課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電大畢業證書的學生,若再次注冊學習電大相關專業,原修專業已注冊過的通識課程,在新修專業中不得再次注冊學習(在教務管理系統中此類課程將不能實現注冊),此模塊的最低畢業學分通過修讀本模塊的其它通識課程獲得。
6.本專業綜合實踐包括社會調查和畢業作業,統設必修,共8學分,由市級電大根據中央電大制定的實踐環節、教學大綱及省電大相關規定組織實施。該環節不得免修。
7.補修課
補修課是對于在注冊試點本科(專科起點)專業學習中,部分不具備相同專業專科學歷的學生必修的課程,補修課程的學分是按規定需要補修的學生必修的學分和畢業審核的必要條件。本專業(方向)需補修的課程是: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學,共8學分。
8.本專業政府經濟學、公共政策概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為學位課程。
9.統設必修課程嚴格執行統一課程名稱、統一課程學分標準、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選修課程參加中央電大或省級電大考試。
10.課程實踐環節成績記入課程的學習成績,未完成實踐環節者不能取得本課程學分。
11.相似課程不宜兼修,如兼修,只計其中一門課程的學分。
12.專業規則表中各課程開設學期是根據專業知識結構提供的課程先修、后續關系確定的,供學生選課時參考。中央電大、省電大據此提供各學期的教學支持服務。
四、畢業規則
本專業各模塊最低畢業學分依次是:
公共基礎課模塊:13學分
專業基礎課模塊:12學分
專業課:24學分人事系統方向專業課:30學分
專業拓展課:4學分
通識課:2學分
綜合實踐:8學分
補修課:8學分
本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71學分(需補修的學生為71+8學分)。本專業各模塊最低畢業學分之和為63學分,人事系統方向各模塊最低畢業學分之和為69學分,各模塊中央電大考試學分之和為45學分。
本專業學位申請的規則是:達到畢業要求,三門學位課程成績達到7 0分(含7 0分),畢業論文成績為75分,同時通過學位外語考試,具體要求見學位授予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