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第一屆世界開放大學校長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共創未來:應對新挑戰的開放教育數字化行動”為主題,邀請英國、加拿大、印度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大學校長以及國內的44所開放大學校長共聚一堂,面向未來,共商開放大學發展方略,共謀開放大學數字化轉型,共建世界開放教育發展共同體。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方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主任夏澤翰出席論壇并致辭。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荊德剛作主旨發言,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
第一屆世界開放大學校長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方軍在致辭中指出,教育發展變革需要數字化轉型,中國的開放大學體系一直是教育數字化變革的先鋒隊,面對新形勢,開放大學注重發揮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優勢,持續推動學習資源、教學過程、考試測評、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促進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希望,中外深化合作,加強教育數字化政策對話和實踐交流,推動基礎設施聯通和數字資源共享;在教師與管理者培訓方面開展廣泛交流合作,提升能力建設;形成機制,為世界開放大學國際合作搭建新平臺。
夏澤翰指出,推動全民遠程開放教育面臨著艱巨而復雜的挑戰,全民遠程開放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所有層面采取協調一致的共同行動,特別需要通過開發數字平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學習不被中斷,同時推動終身學習。
荊德剛以《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 建設數字化大學》為題作主旨發言。他表示,面對數字化社會未來,當務之急是建設以數字技能為基礎的學習型社會。他強調,必須著力打造數字化大學,以此推進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他分享了數字化大學的初建路徑并提出了數字化大學建設的五項重點工作。一是用數字化倒逼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過程數字化;二是用數字化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綜合評價數字化;三是用數字化學習資源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習資源數字化;四是用數字化提升開放教育人才培養適應性,提升開放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五是用數字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核心素養數字化。
校長龍治剛出席參加第一屆世界開放大學校長論壇
校長龍治剛出席參加論壇,他表示,開放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深層次且需要多方協同推進的系統性變革,陜西開放大學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其中,積極落實開放大學數字化戰略行動,以“數字化”為核心,以“互聯網+大學”為路徑,按照“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原則,不斷加強技術在學校開放教育中的應用與轉化,為“建設一所鏈接世界的數字化大學”而努力奮斗,共同推動國際開放教育向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