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騰訊會議的方式舉行了第2期“智匯重慶”學術沙龍。本期學術沙龍的主題是“創新文化旅游消費場景,建優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和旅游產教聯盟成員單位有關人員,部分師生代表參加沙龍活動。
沙龍活動中,我院鄉村振興戰略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龔娜副教授分享了聯動推進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發展的資政建議:一是建議相關區縣要進一步提升打造“書中邊城·畫里秀山”“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 等新興旅游品牌,大力培育文化演藝、非遺觀光、會議博展、體育競技、康養休閑等文旅融合新業態,開展“夢回武陵”文旅形象代言人和文化傳承人評選活動,策劃“多姿武陵山、多彩苗鄉韻”文旅品牌并推向全國。二是建議相關文旅企業要進一步聯動推進文旅產業鏈條建設,強力推進文旅產業與現代特色農業、綠色資源加工業“接二連三、一體推進”,大力提升渝東南優質的繭絲綢、茶葉、中藥材、辣椒、黃連等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美譽度,包裝成特色旅游商品,推進文旅與商貿融合,在特色文旅推廣平臺上銷售綠色農特產品,在重點旅游節點布局新型智能消費體驗中心、體驗館,打造沉浸式、場景式、體驗式文旅消費新標桿,推進文旅與生態資源的協同發展,聚焦生態旅游產品、旅游服務產品和無污染工業品的生產制造,著力推動渝東南生態資源向生態產業和生態資本有機轉化,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三是建議市級相關部門要聯動推進民族地區文旅公共服務建設,推動 5G 對重點旅游區域的深度覆蓋,提升云數據中心、融媒體技術云平臺、交通信息中心平臺整合應用水平,推進“云游武陵”智慧文旅工程建設,推進旅游環境的智能化微改造、精提升,建設智慧停車及充電、智慧導識標牌、流量監測管理設施,積極利用抖音、小紅書等新型互聯網交流工具,講好、傳播好武陵風情和武陵故事,發展云旅游、云演藝、云娛樂、云展覽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態,提升文旅資源和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水平。
重慶旅游投資集團投資發展部部長李波分析認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需要在成渝地區聯合申報投資項目、聯合開發旅游產品引流的同時,進一步在資本層面加大合作。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巴蜀文化的內涵,凸顯區域文化特質。要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政策支持,充分發揮高校、企業的積極作用,強化科技賦能和創意研發,創新消費場景,聯合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沙龍活動中,重慶長壽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副主任陳渝,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博士茍安經,重慶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肖澤平,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副教授殷開明,重慶星銳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朋恒聰,相關文旅部門領導、學校教授、行業企業家,也圍繞“創新文化旅游消費場景,建優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題,分享了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體會,分析了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現狀和問題,就創新成渝地區文化旅游消費場景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