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重慶郵電大學是國家布點設立并重點建設的郵電高校之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在信息通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大學。學校發軔于1950年,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郵政人員培訓班;在此基礎上,先后舉辦西南郵電分校、重慶郵電學校和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為重慶郵電學院,并開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復辦學。2000年由原信產部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2013年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近年來,學校抓住西部大開發、重慶大建設、信息產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行業,服務地方,加強建設,加快發展。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在職教職工21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90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1200余人。學校校友、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為名譽校長、董事會主席。學校外聘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英國、加拿大、美國、波蘭、印度等國5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學校有“國家杰青”“國家優青”“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重慶市兩江學者”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160余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重慶市名師、重慶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獲得者110余人,國家級教學團隊和虛擬教研室3個、市級教學團隊/基層教學組織42支,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個。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辦學73年來,為信息通信行業和地方培養輸送了15萬余名各類人才,被譽為“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現為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信息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重慶市軟件人才和微電子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學校主動適應信息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學校現有學院17個,本科專業6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實施專業5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16個、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5個、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點29個、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4個,涵蓋工、理、經、管、文、藝、法、教等學科門類。通信工程等10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擁有重慶市一流學科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16個、重慶市“人工智能+”學科群建設項目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及專業領域25個,經教育部批準具有推薦本科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學校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